- 年份
- 2024(6997)
- 2023(10386)
- 2022(9441)
- 2021(9233)
- 2020(7652)
- 2019(18244)
- 2018(18010)
- 2017(34183)
- 2016(18716)
- 2015(21167)
- 2014(21093)
- 2013(20950)
- 2012(19220)
- 2011(17331)
- 2010(16995)
- 2009(15672)
- 2008(15284)
- 2007(12768)
- 2006(11119)
- 2005(9765)
- 学科
- 济(74986)
- 经济(74898)
- 管理(54707)
- 业(52368)
- 企(45329)
- 企业(45329)
- 方法(37956)
- 数学(33276)
- 数学方法(32953)
- 财(19875)
- 农(18525)
- 中国(18496)
- 学(16112)
- 业经(15416)
- 地方(14348)
- 务(13714)
- 财务(13655)
- 财务管理(13634)
- 贸(13316)
- 贸易(13311)
- 企业财务(13060)
- 易(12878)
- 制(12721)
- 理论(12197)
- 和(11878)
- 农业(11723)
- 技术(11129)
- 环境(10707)
- 融(10248)
- 金融(10246)
- 机构
- 大学(261901)
- 学院(258175)
- 管理(107141)
- 济(101927)
- 经济(99708)
- 理学(93922)
- 理学院(92872)
- 管理学(91207)
- 管理学院(90756)
- 研究(86017)
- 中国(63435)
- 京(55594)
- 科学(53664)
- 财(46301)
- 所(43058)
- 农(39864)
- 研究所(39309)
- 业大(38797)
- 中心(38688)
- 财经(37698)
- 北京(35434)
- 江(35326)
- 经(34495)
- 范(33928)
- 师范(33651)
- 农业(31328)
- 院(31260)
- 州(29370)
- 经济学(29249)
- 财经大学(28508)
- 基金
- 项目(181297)
- 科学(142645)
- 基金(132616)
- 研究(131489)
- 家(115379)
- 国家(114428)
- 科学基金(98743)
- 社会(81709)
- 社会科(77338)
- 社会科学(77317)
- 基金项目(71411)
- 省(69346)
- 自然(66141)
- 自然科(64631)
- 自然科学(64616)
- 自然科学基金(63475)
- 教育(60262)
- 划(59132)
- 资助(55151)
- 编号(53739)
- 成果(42977)
- 部(40225)
- 重点(40045)
- 创(37545)
- 发(37010)
- 课题(36021)
- 科研(35032)
- 创新(34902)
- 教育部(34545)
- 大学(33996)
- 期刊
- 济(106517)
- 经济(106517)
- 研究(76288)
- 中国(46097)
- 学报(41504)
- 管理(38642)
- 科学(38354)
- 财(34960)
- 农(34924)
- 大学(31196)
- 学学(29143)
- 教育(28091)
- 农业(24829)
- 技术(21506)
- 融(21035)
- 金融(21035)
- 财经(18011)
- 经济研究(17210)
- 业经(16752)
- 理论(16056)
- 经(15127)
- 实践(15018)
- 践(15018)
- 图书(14971)
- 问题(13429)
- 业(12914)
- 科技(12586)
- 技术经济(12445)
- 现代(11569)
- 版(11405)
共检索到373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军 刘卓然
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修正信息份额模型对2015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的期现价格互动关系进行回溯性研究,结果显示:沪深300股指期货已具备完善的价格发现功能;常态下,价格发现是一个期现市场价格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期货市场贡献较大权重;异常波动事件的发生削弱了现货对期货价格的反馈机制,使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主导价格发现,造成市场微观结构失衡,助长异常波动的蔓延;股指期货交易限制性措施通过抑制期货市场上的过度投机,实现了市场微观结构的再平衡,阻止了股市异常波动的进一步扩大。为此,应充分认识股指期货市场的贡献与价值,制定股指期货交易限制措施"松绑路线图",拓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种类,以助力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限制性交易措施 期现价格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互动关系 引导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祥友 王瑶 何帅 代宏霞
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为研究对象,从交易规模方面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从交易价格方面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速度,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检验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强度,据此分析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与价格发现的时变特征及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与价格发现均呈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交易竞争能力与价格发现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交易竞争能力的动态性角度解释了其价格发现能力的时变性,从股指期现货市场的深层价量关系方面剖析了股指期现货市场微观结构。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交易竞争 价格发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成武 陈蕾
依据持有成本法和高频数据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期现货价格偏差度和期货定价偏离度越来越小,正向套利机会和反向套利机会从初期频繁出现演变为偶然出现。单次套利平均收益越来越小,套利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沪深300股指期货逐渐进入成熟期,为推出上证50指数期货、股指期权等其它衍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持有成本 期现套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春发 李达
本文采用协整等分析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标的进行投资组合研究,给出了动态投资组合的操作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选择的投资组合具有较好的系统均衡性和较高的收益率。同时对静态选择的50只股票组合、基于模型动态选择的7只股票的投资组合以及单个股票投资进行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的模拟实证分析,采用OLS回归模型估计法、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基于协整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方法、GARCH模型方法、简化的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不同模型方法下的套期保值比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套期保值比 投资组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自坚 史本山
文章运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对CPPI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资产部分进行套期保值,利用ECM-GARCH模型估计最优风险套期保值比率,按照最优套期保值比例对CPPI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资产部分进行套期保值。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能够在保证收益的条件下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曾廷敏 林祥友 王勇
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5分钟高频交易价量数据,分析股指期货合约的价量特征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率与成交量、相对成交量和相对持仓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与持仓量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与预期成交量和未预期成交量都显著正相关,且未预期成交量的正向影响更大;与预期持仓量和未预期持仓量都显著负相关,且未预期持仓量的负向影响更大;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变化对股指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正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冲击比负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冲击的影响更大,即未预期成交量和未预期持仓量为正时对价格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津
文章以2011年5月31日至2012年6月12日的当月连续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为数据分析基础,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波动关系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股指现货指数之间的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沪深300股指期货是沪深300股指指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沪深300股指指数不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股指期货 现货指数 波动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桂荣 孔令伟
在对套期保值理论和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基于协整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样本股投资组合进行套期保值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该投资组合的套期保值率在90%以上,套期关系高度有效。由此可以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发挥了规避现货市场系统风险、套期保值的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扬 郭晨凯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数据,得到基于OLS模型以及ECM-GARCH模型的套保比率,并将"幼稚型"策略、OLS套保法以及ECM-GARCH模型套保法的套保有效性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策略下,运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系统性风险。其中OLS套保法以及ECM-GARCH模型套保法的套期保值比率均小于1,可以节约套期保值资金占用成本,且套期保值有效性均高于"幼稚型"策略,最高值达76%。
关键词:
沪深300股指期货 套保比率 套期保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贺鹏 杨招军
本文利用OLS、ECM、ECM-GARCH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生指数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率进行了估算,并在风险最小化框架下对它们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哪种股指期货,不考虑期现货间存在的协整关系会使估算的最优套期保值率偏高,影响套期保值效果;其次是虽然在样本内外,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比恒生指数期货的好,但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的稳定性比恒生指数差。此时,ECM-GARCH和OLS模型分别为样本内外投资者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时的最佳选择;对于恒生指数股指期货,最优模型是ECM。
关键词:
套期保值效果 最优套期保值率 股指期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文旌 王曦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使得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而期货具有对冲不确定性的重要功能,投资者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为了研究股指期货的模糊性变化对套期保值的影响,本文基于不确定概率下的期望效用理论框架(EUUP),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高频数据测度股指期货的模糊性,发现中国股指期货存在时变和持续的模糊性特征;进一步研究模糊性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影响,结果表明:模糊性对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两种套期保值绩效的影响方式不同,其中模糊性对动态对冲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模糊性对动态夏普比率的波动程度影响显著为负。基于此,应完善股指期货交易环境,优化股指期货投资者结构,加强风险监管力度。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模糊性 不确定性理论 套期保值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东君 李源
基于风险最小化原则,运用OLS模型、B-VAR模型、VECM模型以及ECM-GARCH模型,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相关7只ETF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研究,并为证券监管机构、机构投资者等提供相应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吴莉莉 胡蓉
利用沪深300指数及其期货当月主力合约的5分钟高频数据,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分析不同价格趋势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研究表明:第一,在上涨趋势中期货收益率单方面引起现货收益率变化,现货收益率不是引导期货收益变化的原因;但是,在下跌趋势中现货收益率与期货收益率具有相互引导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二,无论在上涨阶段还是下跌阶段,期货市场都在价格发现能力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第三,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短期内偏离均衡时,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向均衡方向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永生 李庆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基金净值进行套期保值,规避其价格风险。并且选取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广发沪深300指数基金进行套期保值,得到套期保值后的基金价格波动性比不进行套期保值的基金价格收益率得到了提高,波动性降低了39.6%,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