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1)
2023(9064)
2022(7992)
2021(7461)
2020(6401)
2019(15368)
2018(14734)
2017(27369)
2016(15663)
2015(17748)
2014(17872)
2013(18030)
2012(17475)
2011(16001)
2010(16223)
2009(15250)
2008(15540)
2007(13834)
2006(12022)
2005(10957)
作者
(48525)
(40961)
(40725)
(38911)
(26073)
(19890)
(18728)
(16095)
(15671)
(14663)
(14258)
(14244)
(13327)
(13223)
(13070)
(12939)
(12683)
(12215)
(12178)
(12007)
(10442)
(10311)
(10087)
(9627)
(9284)
(9236)
(9173)
(8997)
(8347)
(8341)
学科
(72503)
经济(72448)
管理(38043)
(36801)
方法(32004)
数学(28610)
数学方法(28335)
(28211)
企业(28211)
地方(19919)
(19358)
中国(18320)
(18262)
(17096)
贸易(17093)
(16612)
(16183)
业经(12942)
农业(12665)
(12161)
地方经济(11507)
(11182)
(10571)
(10430)
金融(10427)
环境(10397)
(9749)
银行(9706)
(9430)
财务(9415)
机构
大学(234083)
学院(231825)
(96176)
经济(94241)
研究(87634)
管理(82925)
理学(71297)
理学院(70280)
管理学(68870)
管理学院(68419)
中国(64054)
科学(57272)
(51112)
(47081)
(47044)
研究所(43415)
(42270)
(40974)
中心(39278)
业大(38184)
农业(37395)
财经(33652)
(33089)
师范(32681)
(31443)
北京(31286)
经济学(30501)
(30445)
(28405)
经济学院(27752)
基金
项目(156361)
科学(121851)
基金(112842)
研究(109725)
(100772)
国家(100002)
科学基金(82979)
社会(68611)
社会科(64982)
社会科学(64957)
(62027)
基金项目(60047)
自然(54681)
自然科(53271)
自然科学(53248)
(53076)
自然科学基金(52314)
教育(50276)
资助(46570)
编号(43490)
重点(37295)
成果(35959)
(35776)
(34929)
(31614)
课题(31381)
科研(30785)
计划(30496)
创新(29890)
教育部(28772)
期刊
(105705)
经济(105705)
研究(66966)
中国(44473)
学报(43900)
(41465)
科学(38649)
(32681)
大学(31483)
学学(29765)
农业(28170)
管理(27383)
教育(22784)
(19870)
金融(19870)
技术(19061)
经济研究(17072)
财经(16715)
业经(16578)
(15669)
问题(14876)
(14397)
(13917)
资源(12948)
(12714)
技术经济(11837)
国际(11734)
统计(11261)
世界(11063)
图书(11034)
共检索到34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汤昌盛  张芳  冯颂  戴芳群  王彦涛  
根据2015年6月(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渔业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93种,其中底层鱼类56种、中上层鱼类7种、头足类10种和甲壳类20种,以底层鱼类和甲壳类为主。优势种包括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鱼山渔场及舟山渔场近岸区和长江口渔场离岸区群落多样性较高,舟山渔场离岸区和大沙渔场南部多样性较低。渔业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鹏飞  戴芳群  陈云龙  单秀娟  金显仕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鹏飞   戴芳群   陈云龙   单秀娟   金显仕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文明  杨刚  张涛  赵峰  庄平  
为了解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状况,分析其是否受河口工程建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6月对该水域展开底拖网数据调查,通过分析其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来了解群落结构现状。结果显示,夏季该水域共出现游泳动物68种,种类组成主要以节肢动物和鱼类为主。优势种分别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主要为小型、低营养层次和短生命周期的物种。调查水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群落结构总体不稳定,受环境扰动较大。聚类和排序分析显示调查水域站位大致可分为两组,并且两组组间物种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R=0.825, P<0.01),主要是受到盐度和水温的影响。总体上看,近年来长江口深水航道和滩涂围垦等工程的建设可能对横沙浅滩及邻近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李圣法  任一平  程家骅  
利用2000~2002年在长江口渔场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该水域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域的渔业生物群落以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占有绝对优势;甲壳类和头足类为其次要组成部分,处于生态劣势。群落生物量以秋季最大,春季最小。渔业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以及均匀度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与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的洄游有关。渔获物组成春冬季之间、夏秋季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一鸣  秦玉涛  刘材材  季晓  邓邦平  刘守海  
本研究基于2011—2014年夏季对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对其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年际变化分析。4年间分别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0、58、78和83种。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在2011—2013年间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长江冲淡水区的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明显高于长江口内。2014年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均显著回升。生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基本稳定,2012年略低,而之后呈现整体回升的趋势。优势种包括丝异须虫、双形拟单指虫和钩虾,2013年未出现优势种,其余年份则以多毛类为主。年际间群落结构变化较大,且群落组成呈逐年丰富的趋势。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长江口环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67月共6个航次在长江口近海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开展的定点调查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该海域沙海蜇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末夏初,沙海蜇幼体首先出现在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弱的江苏省中南部近岸和长江口北部外海水域;随着水温回升,逐渐向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强的海域和黄海冷水团控制的南黄海中央深水海域扩散,吕四近岸的出现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外海出现率持续保持在高水平;7月下旬,随着沙海蜇伞径达到高峰值,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呈现全面暴发的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欢欢  张崇良  薛莹  徐宾铎  于海庆  任一平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振波  李凡  曲业兵  张焕君  徐炳庆  王田田  
为了解夏季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现状,根据2010年6月、7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2种,全部为硬骨鱼类,隶属于7目、21科、32属。6月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7月为矛尾虾虎鱼、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短吻红舌鳎和斑尾刺虾虎鱼。7月调查鱼类生物量和丰度均较6月大幅增加,分别由3.6kg/h和459ind./h增加到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谷  孙栋  林施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存  徐韧  何培民  刘材材  秦玉涛  季晓  董鹏  
2011年8月对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海域16个站位进行了综合调查,低氧区主要位于底层,溶解氧最低值为1.85 mg/L,核心低氧区面积约为1 028 km2。对采集的82个浮游植物样品采用Utermhl方法分析,鉴定出4门37属82种,硅藻占优势,优势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性和广盐性为主,细胞丰度介于6.31×103~7.80×106cells/L,平均值为7.59×105cells/L,分布特征是从近岸到外海、表层到底层呈降低的趋势。发现核心低氧区、非核心低氧区和非低氧区内浮游植物种类无明显差异,但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依次...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李纲  金成法  
根据1998年8月东海调查资料,计算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磷酸盐的再生量和垂直通量,并运用垂直扩散-对流模式计算磷酸盐再生速率。研究海域垂直流速分别为ω1=1×10-3cm/s和ω2=5×10-3cm/s时,磷酸盐的再生速率分别为6.10μmol/(L·a)和30.51μmol/(L·a),磷酸盐在水体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27.61d和5.51d。磷酸盐的平均再生量为0.74μmol/L,再生的磷酸盐成为浮游植物所需磷的主要来源,是该海域夏季磷酸盐的主要补充途径之一。磷酸盐的再生量和再生速率在沿岸水域比外海要大,呈现由近海向外海逐渐减小的趋势。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典型上升流区磷酸盐的平均垂直通量为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琴  赵峰  宋超  张涛  庄平  姜涛  杨健  
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技术(EPMA)对长江口崇明和邻近吕四凤鲚(Coiliamystus)耳石Sr和Ca的微化学进行了分析。定量线分析和Sr含量面分布图谱显示,凤鲚耳石核区的Sr/Ca比值存在Sr/Ca<3、37这3种类型,分别对应的耳石核心面分布同心环区域颜色为蓝色、绿色和黄-红色,据此推断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凤鲚孵化场存在3种,即淡水孵化场、河口半咸水孵化场及海水孵化场。凤鲚个体耳石从核心到边缘的Sr/Ca比值变化波动极为显著,有对应淡水生活的低值阶段(Sr/Ca7,最大为7.81±0.91),可将凤鲚的生境履历类型分为4种类型:淡水–河口半咸水型、河口半咸水定居型、河口半咸水–海水型和淡水–河口半咸水–海水型。长江口邻近海域吕四凤鲚有淡水和河口半咸水孵化个体,其生境履历类型包括淡水–河口半咸水型、河口半咸水–海水型和淡水–河口半咸水–海水型,而长江口崇明岛海域有海水及河口半咸水孵化个体,其生境履历类型包括淡水–河口半咸水型、河口定居型及淡水–河口半咸水–海水型,这反映了长江口崇明岛及邻近海域吕四2个海域凤鲚个体间的共性以及差异性。通过本次研究,首次证明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凤鲚存在3种孵化场及4种生境履历类型,准确反映了凤鲚个体组成及其生活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晓东  徐兆礼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的季节变化、水团对丰度分布的影响、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以及其生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主要受盐度影响。夏季平均丰度最高(10.42 ind/m3),主要集中在长江口羽状锋(122°40′~123°30′E)处,冬季丰度最低(0.00 4 ind/m3)。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最主要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林楠  凌建忠  
利用2015年4—7月在长江口邻近水域的调查数据,对春夏季该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共采获62种、35839尾仔稚鱼,分别属于14目、30科、45属。各月种类数范围为22~36种,从4月到6月,先是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至6月达到高峰期,7月则大幅降低。各月的丰度范围为11.45~114.31 ind/(100 m3);丰度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加。各月主要种类数范围为5~13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优势种主要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小公鱼属(Stolephorus sp.)、六丝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鳀(Engraulis japonicus)、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属(Callionymus sp.)等。优势种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较大的更替性。种类数以20 m以浅水域最多,不同水深范围的月变化有一定的差异性。20 m以浅海域的种类数与表层水温的关系在4—6月为显著正相关(r=0.997,P<0.05)。从春季到夏季,仔稚鱼高丰度区从浅水区向深水区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