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0943)
- 2022(9262)
- 2021(8431)
- 2020(6689)
- 2019(15199)
- 2018(15111)
- 2017(27221)
- 2016(15159)
- 2015(17424)
- 2014(17884)
- 2013(17627)
- 2012(17158)
- 2011(16027)
- 2010(16521)
- 2009(15547)
- 2008(15252)
- 2007(13849)
- 2006(13000)
- 2005(12428)
- 学科
- 济(83560)
- 经济(83466)
- 管理(38990)
- 业(35182)
- 中国(26932)
- 地方(26294)
- 企(25963)
- 企业(25963)
- 农(21272)
- 方法(20841)
- 业经(17906)
- 数学(17434)
- 数学方法(17227)
- 学(16990)
- 地方经济(15981)
- 制(15651)
- 财(14964)
- 融(14636)
- 金融(14629)
- 银(14468)
- 银行(14449)
- 农业(14419)
- 行(14118)
- 发(13207)
- 贸(12783)
- 贸易(12770)
- 易(12209)
- 体(11768)
- 环境(11526)
- 理论(10816)
- 机构
- 学院(224106)
- 大学(222160)
- 济(100204)
- 经济(97961)
- 研究(91127)
- 管理(76094)
- 中国(71414)
- 理学(61777)
- 理学院(60923)
- 管理学(59864)
- 管理学院(59434)
- 科学(52552)
- 京(49987)
- 所(47961)
- 财(47440)
- 研究所(42440)
- 中心(40692)
- 农(38751)
- 江(37847)
- 财经(34954)
- 北京(33283)
- 范(33133)
- 师范(32813)
- 院(32479)
- 经(31304)
- 经济学(30894)
- 州(30512)
- 农业(29589)
- 业大(29194)
- 省(29058)
- 基金
- 项目(131890)
- 科学(102239)
- 研究(101197)
- 基金(91149)
- 家(78993)
- 国家(78259)
- 科学基金(64838)
- 社会(63762)
- 社会科(60243)
- 社会科学(60232)
- 省(53123)
- 基金项目(46468)
- 教育(45705)
- 划(44299)
- 编号(41820)
- 资助(37795)
- 自然(37646)
- 成果(36704)
- 自然科(36663)
- 自然科学(36654)
- 自然科学基金(35952)
- 发(35560)
- 课题(31698)
- 重点(30760)
- 发展(29278)
- 展(28827)
- 部(28321)
- 创(26537)
- 国家社会(26065)
- 性(25903)
- 期刊
- 济(134751)
- 经济(134751)
- 研究(81463)
- 中国(58904)
- 农(38320)
- 财(36263)
- 学报(33325)
- 管理(32084)
- 教育(31864)
- 科学(31156)
- 融(28343)
- 金融(28343)
- 农业(25756)
- 大学(25300)
- 学学(23386)
- 经济研究(21845)
- 技术(21757)
- 业经(21271)
- 财经(18485)
- 问题(17235)
- 经(16221)
- 贸(14622)
- 国际(13921)
- 世界(13425)
- 业(13114)
- 技术经济(12087)
- 图书(11976)
- 坛(11378)
- 论坛(11378)
- 经济问题(11068)
共检索到394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鸣
2015年建成的东盟共同体将主要由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部分组成。迄今,东盟经济共同体推进势头良好,其发展无疑对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一个新的机遇。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本文分析了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态势,认为在未来3年里建立一个具有雏形意义的经济共同体是可能的,它将从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开始,即在贸易关税削减为零的基础上,形成货物、服务、投资和技术工人的较低程度的自由流动,并最终形成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成功之路除了需要处理好与10+3和10+1的关系、与"环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关系,与APEC的关系这三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乔之 张勇长
2003年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一致同意了在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AC)的雄伟蓝图。届时,东盟将成为由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构成的东盟共同体。而在2004年11月通过的《万象行动宣言》中,东盟又对这一构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并将付诸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产生的背景,阐析其发展的路径选择,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伟
2012年第21届东盟峰会上,与会的东盟十国领导人决定将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最后期限设为2015年12月31日,成立近半个世纪的东盟即将在2015年底迎来其一体化进程中又一里程碑意义的节点。东盟共同体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战略目标和合作背景,规划细则也在历次峰会中得到了持续完善。以建立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为核心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在东南亚地区复杂多样的现实背景下,将面临着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栾林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甚先 陈曦
自80年代初开始,中非货币经济共同体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其主要归因于外债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中非货币经济共同体外债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得出缓解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同时为发展中国家规避和解决债务危机提供相应的启示。本文首先对影响中非各国外债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展开描述性分析,然后在世界银行提供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Panel Data Models对1980—2001年中非六个国家22个年度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为中非货币经济共同体外债危机是涉及到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管理多种因素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所以,建立一个缓解债务清偿、增加融资渠道和...
关键词:
CEMAC 对外债务 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锡镇
2007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回顾东盟所走过的历程,总结它在推动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模式和做出的突出贡献,展望未来,历史向东盟领袖提出了建立东盟共同体这一新的目标时面临新的挑战。东盟唯有继承和革新——既要继承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但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和新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调整某些原则和机制。东盟组织在未来的改革中可能发生一些变化,但不太可能成为“超国家”组织。东盟在推动共同体建设中核心国也将发生变化,由于印尼国内情况的变化导致核心地位有所下降。近年来在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方面,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发挥了核心国的作用。
关键词:
东盟方式 东盟共同体 地区一体化 核心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余昺雕,李秀敏
90年代以来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在多种动力的推动下 ,突飞猛进地发展。但目前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素。要克服这些障碍 ,加快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就必须调整该地区的大国关系 ,建立多层次的、小范围的区域合作组织 ,并针对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特点 ,将经济发展与合作放在首位 ,走“以经促政”的道路 ,最终实现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共同体 动力 障碍 前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未来世界、东亚经济失衡结构的扭转,需要另辟蹊径。在东亚,中国和日本都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对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具有决定性作用。若中日两国携手共同推动,建立东亚统一大市场,形成经济共同体,构建一个区域性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则未来东亚经济发展必将发生根本改变。本文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和视角,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东亚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自己个人对构建东亚区域经济共同体的设想,这对我们科学研究和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实践具有建设性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克新
在是否要建立“亚太经济共同体”的问题上,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发生过三次交锋,这显示出APEC要求变革的信息,同时体现了APEC成员在争夺亚太事务主导权以及制定贸易规则上的利益冲突。随着中国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外部政治环境的变化,中国需要考虑如何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上采取更加符合国家利益的取向,从而协调与地区内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在经济上使APEC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APEC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掌握主动权。
关键词:
亚太经济共同体 APEC 对外经贸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中、日、韩三国创建经济合作体是必要的、可行的 ,这是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潮流所决定的 ,也是三国在地理、人文和经贸关系上的密切性所要求的。“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建立存在着有利因素 ,也不能忽视那些障碍因素 ,如体制、经济矛盾、历史等问题 ,但这些并不能也不应该阻碍经济合作体的建立 ,相反 ,应利用目前的大好时机 ,将其提到历史日程上来。
关键词:
“中、日、韩经济合作体” 可行性 必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敦球
卢武铉的对朝政策和思想是其赢得总统选举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对朝政策基调是促进南北进一步和解 ,确保半岛和平与稳定。促进实现南北经济共同体是卢武铉建立南北相互信任 ,实现南北和解的重要手段 ,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来自朝鲜、韩国内在野党以及美对朝政策的挑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峥 袁益梅
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对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的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统筹原理、领导科学理论、统一价值论、目标管理理论、效益原理、效益统一原理、资源依赖理论,提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构建路径:强化合作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打造中国特色职教国际品牌、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共建数字基础设施。
关键词:
职教共同体 中国—东盟 国际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先武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分析为研究视角,概述了“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要义;阐释了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及其所仗依的重要的“东盟规范”和“东盟方式”;分析了东盟建构自己的“安全共同体”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及其根本解决办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葛红亮 鞠海龙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访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新理念、新指南,同时或可为南海问题和南海局势的发展带来新环境、新框架。中国不仅要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为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展开互动营造更为良好的政治氛围,而且还应积极与东盟就南海议题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正面应对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考虑,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促使南海由争端的焦点变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纽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