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1)
- 2023(15445)
- 2022(13103)
- 2021(12073)
- 2020(9889)
- 2019(22409)
- 2018(21787)
- 2017(40742)
- 2016(21739)
- 2015(24358)
- 2014(23703)
- 2013(23482)
- 2012(22278)
- 2011(20789)
- 2010(21047)
- 2009(19630)
- 2008(19260)
- 2007(17444)
- 2006(16165)
- 2005(15126)
- 学科
- 济(108213)
- 经济(108108)
- 业(57541)
- 管理(57308)
- 企(42971)
- 企业(42971)
- 方法(35484)
- 中国(33840)
- 农(30172)
- 数学(30101)
- 数学方法(29838)
- 地方(27640)
- 业经(23241)
- 财(23139)
- 农业(21375)
- 学(21035)
- 贸(20936)
- 贸易(20919)
- 易(20276)
- 制(19612)
- 银(17768)
- 银行(17734)
- 融(17623)
- 金融(17621)
- 行(17291)
- 地方经济(16663)
- 发(15718)
- 环境(15275)
- 理论(14457)
- 和(14374)
- 机构
- 大学(318674)
- 学院(318059)
- 济(143686)
- 经济(140962)
- 研究(122302)
- 管理(112057)
- 中国(94156)
- 理学(94087)
- 理学院(92906)
- 管理学(91460)
- 管理学院(90849)
- 科学(70786)
- 京(69401)
- 财(65537)
- 所(62925)
- 研究所(56522)
- 中心(53093)
- 农(51891)
- 财经(50766)
- 江(49342)
- 经济学(46183)
- 经(46090)
- 范(45148)
- 北京(45025)
- 师范(44702)
- 院(43516)
- 业大(41598)
- 经济学院(41159)
- 农业(40239)
- 州(39407)
- 基金
- 项目(198761)
- 科学(156706)
- 研究(148569)
- 基金(144408)
- 家(126350)
- 国家(125282)
- 科学基金(105400)
- 社会(97346)
- 社会科(92306)
- 社会科学(92288)
- 省(75410)
- 基金项目(73452)
- 教育(67814)
- 划(64504)
- 自然(63627)
- 自然科(62134)
- 自然科学(62113)
- 自然科学基金(61042)
- 资助(59721)
- 编号(58943)
- 成果(50202)
- 发(48774)
- 重点(45887)
- 部(44764)
- 课题(43170)
- 国家社会(41618)
- 创(40987)
- 发展(39761)
- 展(39132)
- 教育部(38786)
- 期刊
- 济(175732)
- 经济(175732)
- 研究(107940)
- 中国(72217)
- 农(50258)
- 财(49087)
- 学报(48982)
- 科学(46731)
- 管理(46370)
- 教育(39285)
- 大学(37524)
- 学学(34948)
- 融(34754)
- 金融(34754)
- 农业(34340)
- 经济研究(29901)
- 技术(27346)
- 财经(27272)
- 业经(27046)
- 经(23862)
- 问题(22748)
- 贸(21004)
- 国际(19487)
- 世界(19050)
- 业(18757)
- 技术经济(16574)
- 图书(15024)
- 坛(14611)
- 论坛(14611)
- 现代(14537)
共检索到516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刚
在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与高速增长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后,当代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要在2020年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彻底根除极端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步发展目标。决战极端贫困,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之完整地贯彻落实到脱贫的具体实践中,思路清晰,政策适宜,措施得当,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保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鸿明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问题。从中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属于经济起飞后成熟前迈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生产的领导部门、生产资源的利用发生变化,而且,经济增长据以展开的资源约束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和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只有以实现经济的自我持续增长和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优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实现出口导向战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并辅之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等,才有望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结构转型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卫东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我国在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及产学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明宇
文章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内涵,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韩国、新加坡、阿根廷(1))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两组国家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所面对的转型陷阱,中国应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是增速的放缓;聚类结果也表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背景与韩国同阶段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韩国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因此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文章建议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层面进行改革,以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徐建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按年均汇率计算已经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转型阶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文艳 唐一鹏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忽视质量的教育发展是造成拉美国家经济长期停滞的主要因素;在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特定阶段,确保青少年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充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充足与公平理念所在。着眼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时期,必须就"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研究,找准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定位,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口红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新发展理念 政治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包亚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个人消费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其一,消费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以及生态的需要。这也是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消费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采取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三,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以发展生产为根本条件的。公平分配和统一市场是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的基本及重要条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洪军 陈柳钦
本文批判了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的“唯资本论”,指出发展中国家要跨越贫困陷阱 ,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摆脱对低效制度的路径依赖 ,而具有利他主义行为特征的政治企业家是推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贫困陷阱 制度创新 政治企业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卫东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通过分析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和产学合作等基本经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孙德峰
本文试图从金融的角度出发,探寻有助于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力量。具体来说,本文在一个简单的熊彼特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金融部门,详细考察了信用约束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收敛以及非收敛陷阱的可能影响,然后从相反的角度归纳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可以系统性地提高经济收敛速度。第二,金融发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促进创新的策略"所引致的经济收敛程度。第三,金融发展可以撬动非收敛陷阱,将其推后,并同时将增长最大化均衡点提前,拓宽可供企业进行策略转换的过渡区间,即从"促进模仿的策略"转向"促进创新的策略"的过渡区间。第四,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策略内生转换点前移,避免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亮 陈霞
2010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2010)"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战略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