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2)
- 2023(9010)
- 2022(7625)
- 2021(6898)
- 2020(5404)
- 2019(12458)
- 2018(12024)
- 2017(22003)
- 2016(11764)
- 2015(13262)
- 2014(13451)
- 2013(13646)
- 2012(13457)
- 2011(12565)
- 2010(12988)
- 2009(12214)
- 2008(11777)
- 2007(10442)
- 2006(9847)
- 2005(9510)
- 学科
- 济(75392)
- 经济(75343)
- 业(27714)
- 管理(26869)
- 地方(24425)
- 中国(23331)
- 方法(19180)
- 农(18858)
- 企(17618)
- 企业(17618)
- 数学(16669)
- 数学方法(16586)
- 地方经济(15535)
- 业经(15022)
- 农业(14042)
- 学(13421)
- 发(11697)
- 制(11611)
- 融(11573)
- 金融(11573)
- 贸(10767)
- 贸易(10756)
- 银(10689)
- 银行(10674)
- 行(10463)
- 财(10271)
- 易(10263)
- 环境(9990)
- 教育(8926)
- 发展(8615)
- 机构
- 大学(177087)
- 学院(176768)
- 济(86843)
- 经济(85069)
- 研究(76095)
- 管理(60216)
- 中国(56879)
- 理学(49361)
- 理学院(48648)
- 管理学(47930)
- 管理学院(47576)
- 科学(42070)
- 京(39714)
- 所(39053)
- 财(37587)
- 研究所(34734)
- 中心(32505)
- 农(29968)
- 江(29041)
- 财经(28273)
- 经济学(27981)
- 院(27351)
- 北京(26384)
- 范(26043)
- 师范(25810)
- 经(25527)
- 经济学院(24697)
- 州(23176)
- 省(22930)
- 农业(22750)
- 基金
- 项目(105968)
- 科学(83041)
- 研究(80761)
- 基金(74750)
- 家(64796)
- 国家(64208)
- 科学基金(53684)
- 社会(52782)
- 社会科(50055)
- 社会科学(50048)
- 省(41988)
- 基金项目(38272)
- 教育(36295)
- 划(34852)
- 编号(32075)
- 自然(30951)
- 发(30751)
- 资助(30731)
- 自然科(30150)
- 自然科学(30142)
- 自然科学基金(29588)
- 成果(27072)
- 发展(25502)
- 展(25087)
- 重点(24932)
- 课题(24456)
- 部(23238)
- 国家社会(22285)
- 创(21594)
- 性(20394)
- 期刊
- 济(114041)
- 经济(114041)
- 研究(68050)
- 中国(47381)
- 农(29315)
- 财(27720)
- 管理(25107)
- 学报(24997)
- 科学(24588)
- 教育(24416)
- 融(21056)
- 金融(21056)
- 农业(20173)
- 大学(19468)
- 经济研究(19259)
- 学学(18044)
- 业经(16908)
- 技术(16684)
- 财经(15109)
- 问题(14122)
- 经(13318)
- 贸(11789)
- 世界(11481)
- 国际(11279)
- 业(10623)
- 技术经济(10506)
- 经济问题(9210)
- 商业(8798)
- 经济管理(8759)
- 改革(8551)
共检索到310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重创新、调结构、扩内需的内生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多种因素分析预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新型城镇化将强力拉动内需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2年的7.12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艳芬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趋势还将持续,发展的差异性也依然存在。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反弹将仍趋强劲,欧元区和日本则会有较大的潜在风险;新兴经济体虽然仍会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速将慢于之前;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内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正在改善,预计经济增长普遍会超过上年水平。由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时机和地缘政治风险将会继续成为大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兴动
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包括经过转型的旧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增长点。出口:两位数增长时代已明显终结,但出口依然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虽然中国已经失去了低端产品甚至中低端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但中国仍然在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方面占有优势。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比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贵得多,但相比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劳动力仍然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技术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耀 郑鑫
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是困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根源,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投资、国有经济、地方政府及国家援助的高度依赖。培育西部地区内生增长动力将为发挥西部后发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重要的转折点,"十二五"时期将是西部地区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内生增长动力 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振 谢家智 高庆鹏
本文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思想,修正了外生技术进步假设,建立了一个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封闭模型。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部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速度,实现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但是,受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配置资本内在机制的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在部门之间会出现流动性失衡,而这种失衡最终会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研究还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促进二元经济的良性转化,但受生产要素配置比例的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受农业部门资本存量增长速度和非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的限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二元经济 内生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丹丹 付才辉 吕朝凤
将不完全契约和内生制度引入包含R&D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内生增长框架下研究不完全契约条件下重工业赶超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性发展战略将通过影响契约制度而降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完全契约的宽泛实施会扩大其对长期增长率的负影响。基于交互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重工业偏向性赶超战略会降低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即过度的偏向性赶超战略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契约执行效率是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中介机制。政府应逐渐将重工业偏向性发展战略向全面发展战略转化,不断完善契约制度、提高契约执行效率,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缓解区域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芳
文章整理计算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物质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等数据,分产业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结果发现:对于第一产业,金融通过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渠道并不显著;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渠道、物质资本积累渠道、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均不显著;第三产业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并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通过将环境质量作为内生要素同时引入生产函数与效用函数,构建三个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环境污染外部性、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开发以及内生技术进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模型的基本结论表明,在环境污染的约束下,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和决定性因素。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的最优发展战略,政府可以通过扶持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清洁生产技术进步和制定严厉的环境标准,以及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来达到这一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回顾"十一五",民营经济与整个中国经济一样,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同样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同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民营经济虽然遭受的冲击最早、困难最大,但民营经济以其天生的优势、固有的抗逆性,充分运用其内在应变机制,积极主动应对,顶住了冲击,克服了困难,率先走出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永杰
"十一五"民营经济出现十大发展变化,已占经济半壁江山,这得益于国家实行了更加公平的法律政策,但在社会舆论上仍存在四大争议,在实际发展上仍面临三重障碍;"十二五"民营经济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在经济中将三分天下有其二,要从六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真正形成平等竞争新格局,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使其为民富国强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五年规划 增长动力 民营经济 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永中
本文分别建立了引入金融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文章首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其次,分别在资本外溢、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代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探讨了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最后,概括总结全文观点。本文认为,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只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既有水平效应又有增长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东峰 王静文 殷成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使我国大城市地区普遍实现了建成区空间的大规模扩张过程。以2004年我国大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动力的现状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大城市在普遍呈现出建成区空间快速增长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多元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等各种因素共同驱动了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张的现实进程;在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道路交通条件改善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影响较为复杂、尚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研究建议,致力于空间紧凑型城市建设、适当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强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岳强 刘广鑫 王鹤鸣
基于IGT方程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总量、铜、铝、锌、铅、镍及锡资源消耗的宏观规律,计算了有色金属总量及各金属的年脱钩指数和五年平均脱钩指数,分析了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有色金属总量、铜、铝资源消耗整体上呈拟指数递增函数增长,锌和镍资源消耗近似呈线性等速增长,铅和镍资源则出现明显拐点,呈先加速增长后减量降低的发展规律;有色金属资源总量消耗在"九五"及"十五"期间未实现脱钩,而在"十一五"至"十二五"后期实现了相对脱钩,其平均脱钩指数分别为-0.33、-0.27、0.58及0.59;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实现有色金属资源的脱钩发展,应对资源消耗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并着力提高有色金属的资源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