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5)
- 2023(8529)
- 2022(6632)
- 2021(5858)
- 2020(4667)
- 2019(10802)
- 2018(10530)
- 2017(18554)
- 2016(10562)
- 2015(12151)
- 2014(12292)
- 2013(11887)
- 2012(10840)
- 2011(9949)
- 2010(9817)
- 2009(9123)
- 2008(9040)
- 2007(7778)
- 2006(7089)
- 2005(6678)
- 学科
- 济(43584)
- 经济(43534)
- 管理(24363)
- 业(23615)
- 企(18138)
- 企业(18138)
- 方法(15960)
- 中国(15037)
- 数学(13883)
- 数学方法(13671)
- 农(13484)
- 学(13449)
- 业经(10648)
- 地方(9960)
- 财(9456)
- 农业(9201)
- 制(7813)
- 发(7766)
- 和(6824)
- 环境(6776)
- 贸(6518)
- 贸易(6513)
- 银(6328)
- 融(6312)
- 金融(6312)
- 易(6279)
- 银行(6279)
- 发展(6161)
- 展(6149)
- 行(6041)
- 机构
- 大学(152124)
- 学院(149659)
- 研究(65250)
- 济(57018)
- 经济(55742)
- 管理(50195)
- 中国(48612)
- 科学(45137)
- 理学(42342)
- 理学院(41657)
- 管理学(40586)
- 管理学院(40346)
- 农(36302)
- 所(36081)
- 京(35224)
- 研究所(33384)
- 农业(28975)
- 中心(28753)
- 业大(27443)
- 财(25510)
- 院(24545)
- 江(24261)
- 北京(22373)
- 范(22294)
- 师范(21918)
- 省(20890)
- 科学院(20549)
- 财经(19544)
- 研究院(19280)
- 室(19003)
- 基金
- 项目(106541)
- 科学(82379)
- 基金(76212)
- 家(71523)
- 国家(70997)
- 研究(70131)
- 科学基金(57661)
- 社会(43180)
- 省(41528)
- 社会科(40705)
- 社会科学(40690)
- 自然(39839)
- 基金项目(39739)
- 自然科(38854)
- 自然科学(38837)
- 自然科学基金(38098)
- 划(37168)
- 教育(31183)
- 资助(30843)
- 编号(26736)
- 重点(26325)
- 发(24232)
- 计划(23198)
- 部(22355)
- 成果(21629)
- 科技(21386)
- 科研(21382)
- 创(20977)
- 课题(20320)
- 创新(19891)
共检索到23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隋琪 夏斌 谢寒冰 崔毅 陈碧鹃 崔正国 丁东生
根据2014年春季和冬季对渤海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水域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和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春季无机氮含量水平高于冬季,NO2--N、NH4+-N平均含量分别是冬季的1.94、3.49倍,NO3--N的平均含量相差不明显,而PO43--P平均含量低于冬季,约为冬季的80%。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冬季无机氮含量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略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无机氮含量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活性磷酸盐含量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DIN含量基本呈近岸高于中部的分布趋势,而PO43--P含量呈近岸低于中部的分布趋势,受黄河...
关键词:
渤海 营养盐 评价 富营养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由丽萍 赵玉庭 孙珊 苏博 马元庆 王立明 齐延民 李佳蕙 董晓晓
根据2018年5、8月莱州湾的生态调查资料,采用营养盐限制法则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等方法,对莱州湾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_4~(3-)-P)和硅酸盐(SiO_3~(2-)-Si)的平面分布、结构及限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5、8月莱州湾的DIN浓度范围为1.64~106.36 μmol/L,平均值为24.18 μmol/L,5月明显高于8月;PO_4~(3-)-P浓度范围为0~2.010 μmol/L,平均值为0.182 μmol/L,8月明显高于5月;SiO_3~(2-)-Si浓度变化范围为0.97~78.93 μmol/L,平均值为18.30μmol/L,8月明显高于5月。DIN、PO_4~(3-)-P、N/P高值区主要位于莱州湾西部的小清河口和黄河口附近海域;SiO_3~(2-)-Si、Si/N、Si/P高值区主要位于湾底部、龙口-莱州近岸海域。对营养盐结构的分析表明,莱州湾存在明显的磷限制和枯水期的硅限制,陆源输入是莱州湾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营养盐结构限制平面分布表明,春季莱州-招远养殖区和夏季东营-潍坊养殖区易引发赤潮,夏季莱州-招远养殖区初级生产力受到一定限制,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白怀宇 李秋芬 张艳 陈碧鹃 韩倩 夏斌 曲克明
根据2014年11月,2015年1月、3月和7月在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得的海水营养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评价了海水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显示,该海域无机氮平均含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对不同养殖区域分析,宁海海藻养殖区和西沪港海带养殖区的无机氮浓度除冬季1个站位点外均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50 mg/L),活性磷酸盐浓度在春、秋两季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045mg/L)。全年各水层的N/P比值均高于Redfield比值,磷相对缺乏。根据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营养水平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型。
关键词:
象山港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富营养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会 陈碧鹃 江涛 朱琳 夏斌 韩倩 古彬 崔毅 柴超
根据2014年10月、2015年3月、5月和8月在桑沟湾养殖水域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营养盐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秋季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NO_2-N的平均含量最高,秋季NO_3-N的平均含量最高,春季NH_4-N的平均含量最高,冬季PO_4-P的平均含量最高。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各季节DIN总体水平均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和夏季PO_4-P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和冬季PO_4-P总体
关键词:
桑沟湾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分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昊 辛梅 陈碧鹃 朱琳 夏斌 张艳 孙雪梅 陈聚法 曲克明
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9月(夏季)和11月(秋季)青岛市文昌鱼(Branchidermus fasciatus)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溶解无机氮(DIN)平均含量夏季高于秋季,NO_(2-)N、NH_(4-)N平均含量分别是秋季的1.98倍、1.44倍,而NO_(3-)N和PO_(4-)P平均含量低于秋季,分别是秋季的88.8%和47.6%。夏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_(4-)P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_(4-)P总体水平劣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夏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趋势;秋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呈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夏季N/P比值略高于Redfield比值,而秋季N/P比值较低于Redfield比值,DIN相对缺乏。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2017年保护区海域夏季和秋季营养水平较低,均属于贫营养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俊 过锋 张艳 陈聚法 马绍赛
依据2009年2、5、7、8、9、11月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月际变化明显,其含量基本与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呈正相关,即丰水期营养盐含量高,枯水期营养盐含量低;(3)胶州湾湿地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属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4)胶州湾湿地海水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属中度污染;(5)大沽河入海径流是胶州湾湿地海水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海水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海水富营...
关键词:
营养盐 分布 富营养化 胶州湾湿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海 张海景 项凌云 刘材材 秦玉涛
基于2012年4月杭州湾南岸宁波慈溪附近水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生态群落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化水域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悬沙浓度低的水域是浮游植物高密度水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两者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调查水域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春季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优势种种数(2种)相对较少,并呈现出单一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平均丰度高,多样性指数均值低(1.05)的特征。虽然浮游动物群落...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富营养化 杭州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芳 康建成 周尚哲 郑琰明 吴涛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2年发布的全球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及温盐数据库资料(WORLD OCEAN DATABASE 2001),研究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的三维时空过程。结果表明:表、底层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均从西向东减少,底层水至东海大陆坡—冲绳海槽又出现高值;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向东海入侵路径在底部呈现营养盐浓度高值带;表层营养盐的浓度普遍低,尤其是黑潮流经区表层海水,表层浓度次高值仅在长江口外海区季节性的出现。东海外海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分布变化和海域营养盐的输入量、海水温度、营养盐的物理扩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物活性及温、盐跃层强弱有关,东海...
关键词:
东海 硝酸盐 磷酸盐 渔业资源 时空分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
关键词:
渤海 COD 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贡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继红 王巍 韩婷婷 刘顶海 方建光 蒋增杰 刘新杰 张新军 连岩
根据2006年4月和2011年4月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桑沟湾水域春季水温、盐度及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34-)、活性硅酸盐(Si23--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目前大面积赤潮暴发的可能原因。结果显示,2011年的氮、磷、硅浓度都高于2006年同期调查结果,分别是2006年的5.6倍,1.3倍和3.2倍。氮磷比高达(66.33±47.16),硅磷比为(35.12±21.44),硅氮比为(0.82±0.77),严重偏离Redfield比值。块状分布明显,氮、磷、硅的空间分布情况相似,都是在湾口的东南部(褚岛外海)有高值区,向湾内递减;在湾底的西北部赤潮的始发区,有...
关键词:
营养盐 赤潮 海水养殖 桑沟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楼倩 郭春晶 代涛涛 袁桂香 钟家有 韩柳 符辉
为了解环鄱阳湖区典型养殖水体夏季富营养化状况,于2014年7月和8月对环鄱阳湖区48个标准化精养池塘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及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随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总氮污染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水体最为严重,总磷污染最严重的水体主要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高锰酸盐指数与Chl-a含量均以泥鳅养殖水体最高;所调查的精养池塘水体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纲16目40科61属95种,各养殖水体中均以蓝藻门(Cyanophyta)为最优势种群,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次优势种群;不同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53~63.98)×10~6 cells/L和9.24~55.04 mg/L,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最大,而泥鳅养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不同养殖类型水体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12~2.78,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普遍偏低,且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单一优势种,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不均匀;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典型养殖水体已经达到严重富营养化程度,且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除此之外,随着水体中各类污染物质浓度升高,浮游植物群落丰富度随之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将趋于简单和不均匀,从而出现单优物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林安 王莉波 江志法 鲁水 朱志清 李冬玲
利用2015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4个季节在东海区标准断面调查所得的资料,通过对5项营养盐综合分析研究了营养盐表层、10 m层、底层的含量变化及其随季节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等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表明:无机氮、磷酸盐及硅酸盐含量均值最高都在底层,几乎都呈现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趋势。2015年东海区营养盐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对于磷酸盐和无机氮的含量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硅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东海营养盐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往往受长江冲淡
关键词:
东海区 分布特征 无机氮 磷酸盐 硅酸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蒋红 崔毅 陈碧鹃 陈聚法 宋云利
通过对1982、1992、1998年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近20年来渤海的营养盐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活性磷酸盐含量与80年代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硅酸盐含量处于波动状态,80年代硅酸盐含量处于较高水平,90年代初处于较低水平,到90年代末又有所回升。无机氮含量基本呈逐渐升高趋势。渤海的营养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N/P比值升高,Si/N比值下降。渤海水域氮限制的状况正在逐步向磷限制方向演化,若按此趋势演化,必将造成磷和硅限制。近年来黄河断流减少了主要由风化过程产生的硅的入海量,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总量并未改变,是造成上述变化趋势的主导因子。但对于一些近岸...
关键词:
营养盐 变化趋势 渤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丽莎 魏西会 张海波 李春川 唐洪杰
根据2016年1月(冬季)和6月(夏季)渤海中部叶绿素a(Chl a)、营养盐等数据,对Chl a和营养盐的季节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l a和营养盐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雷 徐兆礼 陈胜 蔡圣伟 吕宝强 鲍旭平
依据2007年4月和8月在乐清湾28°05′~28°35′N、121°00′~121°20′E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对乐清湾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这些分布特征与营养盐、潮流场、污染源和叶绿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乐清湾E值和A值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都是由内湾向外湾数量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态磷酸盐(D IP)和溶解态无机氮(D IN)与E值、A值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0 0),因而是污染乐清湾水体的主要因子。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乐清湾地形、潮流、污染源和叶绿素特征决定的,在乐清湾海域,沿外湾东部的海槽是乐清湾中湾和外湾涨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