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9)
2023(19033)
2022(16170)
2021(15170)
2020(12561)
2019(29059)
2018(28433)
2017(54291)
2016(29581)
2015(33606)
2014(33542)
2013(33400)
2012(32123)
2011(29304)
2010(29904)
2009(28328)
2008(28512)
2007(25685)
2006(23182)
2005(21629)
作者
(87123)
(72332)
(72239)
(69238)
(46615)
(34776)
(32995)
(27942)
(27624)
(26305)
(24947)
(24359)
(23546)
(23458)
(23146)
(22584)
(21476)
(21348)
(21150)
(21046)
(18421)
(18132)
(17690)
(16847)
(16545)
(16407)
(16187)
(16147)
(14739)
(14536)
学科
(136367)
经济(136228)
管理(85260)
(80993)
(64257)
企业(64257)
方法(51171)
数学(44441)
数学方法(44012)
中国(43551)
(39858)
(36762)
地方(32298)
(29246)
业经(28168)
(27619)
(27496)
贸易(27475)
(26688)
(25468)
银行(25418)
(24537)
(24455)
金融(24453)
农业(23956)
技术(21146)
(20288)
财务(20247)
财务管理(20178)
环境(19443)
机构
大学(431972)
学院(429650)
(192008)
经济(188089)
研究(161187)
管理(156519)
理学(131399)
理学院(129798)
管理学(127826)
中国(127070)
管理学院(126992)
(95365)
(94170)
科学(93817)
(83902)
研究所(75003)
(72662)
中心(71715)
财经(71245)
(67656)
(64495)
北京(61389)
经济学(60481)
业大(58694)
(57529)
(57077)
师范(56977)
农业(56699)
经济学院(54263)
(53375)
基金
项目(265306)
科学(207993)
研究(196487)
基金(191566)
(167019)
国家(165592)
科学基金(139490)
社会(126034)
社会科(119436)
社会科学(119406)
(101872)
基金项目(98917)
教育(89701)
(86679)
自然(86514)
自然科(84445)
自然科学(84417)
自然科学基金(82936)
资助(80299)
编号(78431)
成果(67172)
(61804)
重点(60736)
(60127)
课题(56584)
(55787)
国家社会(52603)
创新(52554)
教育部(51515)
(51013)
期刊
(227006)
经济(227006)
研究(144691)
中国(97391)
(75519)
(67346)
学报(65590)
管理(61096)
科学(60970)
(50981)
金融(50981)
大学(49820)
教育(49182)
学学(46406)
农业(45398)
经济研究(37872)
财经(36943)
技术(36551)
业经(34192)
(31974)
问题(29922)
(28019)
国际(26243)
(25089)
世界(23301)
技术经济(22919)
统计(20735)
理论(20132)
图书(19991)
商业(19486)
共检索到699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经济运行出现明显分化,美国经济率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也日趋复杂,国际原油、铁矿石和其他非农大宗商品的价格急速走低,世界迎来了20年来最为难得"正向供应冲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改革的有序起步,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时期。作为"正向供应冲击"的主要受益国,我国应加速推进改革,优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5年第四季度既是中国经济冲刺"十二五"收官的关键时期,也是面向"十三五"的重要准备期和过渡期,在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体制改革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蓄势待发。而同在这个时期,美国启动了加息进程,经济政策整体回归常态化,并为其新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创造了重要条件。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分化,表现不一,但国际产能合作、资产风险管理和质量效益导向,是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4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可能在2014年10月正式退出,并可能于2015年二季度前后首次加息。同时,日本与欧洲正在积极采取宽松的政策或措施,稳定经济和国内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我国在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货币政策应该对此提早做好政策储备。2014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5%,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温和改善。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4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从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实践看,政策调整从酝酿到实施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经济主体可以提前获知未来政策的调整讯息(news),并针对这些讯息进行即时的反应,而标准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并未对此类反应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财政政策讯息冲击,考察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讯息冲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忽视讯息冲击将低估财政政策的真实效应。这些真实效应既包括总量变化,又包括结构变化。例如:引入政府购买和劳动所得税的讯息冲击总体上提高了产出和就业水平,并使劳动时间、投资、产出等在政策实施前就产生正向偏离,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而引入资本所得税的讯息冲击导致产生负向偏离,经济出现短暂衰退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卷入其中,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的表现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物价水平骤升骤降;进出口形势复杂,贸易顺差出现波动,贸易增长进入不稳定期;工业生产增速缓慢,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大幅度降低;但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收支状态稳定,货币供应量增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机制得到强化;财政收入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为推动经济增长,我们提出了宏观经济实现"√形"复苏的方案,认为现阶段应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凤  张淑芹  
笔者通过构建含有多冲击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不同财政政策环境下的社会福利大小,并以我国1997年至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模型检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技术冲击、财政支出冲击及税收冲击对社会福利和产出、消费、投资、就业、通胀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均增加了社会福利,采用财政支出工具进行经济调控能得到最大的福利效应,消费税的福利效应次之,资本税的平均福利效应最小。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表明,财政支出冲击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劳动税冲击具有高度波动性。财政支出冲击及税收冲击对于社会福利和投资的影响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3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的表现令人联想到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复苏都不具有长期性,衰退和复苏频繁反复,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对需求能力的轻信和对供给贡献的忽视而导致宏观经济失去平衡。认识到这一点并着手纠正此前的偏差,世界经济就有可能沿着"提升供给贡献"之路进入到全面复苏并加速发展的"第二季"。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提升供给贡献方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是实践的亮点,而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出理论界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供给贡献,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做出战略性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2年二季度,世界经济再度放缓,尤其是后危机时期实现强劲增长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步入经济下行区间,给世界经济增添了更难驱散的厚重阴霾。当前,美国经济表现为:消费疲弱下的无就业增长;欧洲经济表现为: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和制度性风险循环下的衰退;日本经济表现为:灾后重建刺激下的温和回暖;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表现为:外需不振内需不足下的增速放缓。权威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为此,各国不得不对经济进行调整,将世界经济引入深度调整阶段,但是从调整的方式和内容来看,仍未把握住关键。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和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目前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3年,世界经济步入"拐点"。传统因素和新经济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叠加,矛盾也变得突出和尖锐。从世界经济的特征来看,总体上表现为两个"全面":一是美国经济进入全面复苏轨道,经济开启新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明显;二是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需着力应对经济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增长换档期叠加的挑战。我国财政形势保持稳定,局部风险得到控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指导下,新积极财政政策的布局基本完成,据此设计了"财政十二条"政策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2年是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深度转型期,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启动了宽松货币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扰动,也给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结构性矛盾的凸显期,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重要抓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6年第四季度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演了一幕充满跌宕和意外的"剧情"。在其背后,是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孤立思想的蔓延,若不加以反制和引导,在世界经济进入增长"拐点"阶段的关键时点,将会导致全球化进程的倒退、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从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来看,以资产溢价、制造业回流和新产业勃兴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在强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并导致全球经济形成再失衡的局面。中国受到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增速出现了小幅下降,矛盾凸显、风险增大,"L"形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6年第四季度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演了一幕充满跌宕和意外的"剧情"。在其背后,是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孤立思想的蔓延,若不加以反制和引导,在世界经济进入增长"拐点"阶段的关键时点,将会导致全球化进程的倒退、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从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来看,以资产溢价、制造业回流和新产业勃兴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在强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并导致全球经济形成再失衡的局面。中国受到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增速出现了小幅下降,矛盾凸显、风险增大,"L"形底部运行的第一阶段压力巨大。政府财政保持平稳健康的局面,积极财政政策逐步从增加支出转为增支、减税和政府信用并举,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5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我国GDP同比增长7.0%,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保持平稳,某些领域出现改善迹象。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0%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5年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0%和7.1%,全年GDP同比增速为7.0%左右。这一预测的核心基准假设为:下半年房地产增速稳定在5%左右,消费增速稳定在11%,出口名义增速为5%,基建投资增速为20%。下半年财政政策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任务:(1)继续妥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保障基建投资财政资金来源;(2)适度扩大年度赤字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什么是财政冲击?如何设定财政冲击?宏观经济总量对财政冲击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响应?这些冲击效应又是如何传导的?本文对该领域的前沿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且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财政冲击究竟是挤入还是挤出私人消费;消费和就业、消费和实际工资的运动方向是否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