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9)
- 2023(14709)
- 2022(12461)
- 2021(11716)
- 2020(9813)
- 2019(22941)
- 2018(22369)
- 2017(42569)
- 2016(23365)
- 2015(26922)
- 2014(26978)
- 2013(26862)
- 2012(26077)
- 2011(23955)
- 2010(24392)
- 2009(23193)
- 2008(23391)
- 2007(21218)
- 2006(19061)
- 2005(17704)
- 学科
- 济(114535)
- 经济(114427)
- 管理(63110)
- 业(58958)
- 企(46373)
- 企业(46373)
- 方法(44660)
- 数学(39214)
- 数学方法(38762)
- 中国(32075)
- 农(28611)
- 财(25591)
- 学(24687)
- 地方(24593)
- 贸(22567)
- 贸易(22556)
- 易(21931)
- 制(21657)
- 业经(21528)
- 农业(18586)
- 银(18146)
- 银行(18097)
- 融(17756)
- 金融(17754)
- 行(17470)
- 和(15831)
- 策(15521)
- 环境(15501)
- 地方经济(15145)
- 体(14777)
- 机构
- 大学(351780)
- 学院(347777)
- 济(157042)
- 经济(153849)
- 研究(134009)
- 管理(125059)
- 理学(105303)
- 理学院(104001)
- 中国(103633)
- 管理学(102124)
- 管理学院(101479)
- 科学(79718)
- 京(77038)
- 财(71924)
- 所(70567)
- 研究所(63568)
- 农(63127)
- 中心(59767)
- 财经(55620)
- 江(54609)
- 经(50407)
- 业大(50282)
- 北京(50009)
- 经济学(49958)
- 农业(49793)
- 院(47282)
- 范(46649)
- 师范(46155)
- 经济学院(44699)
- 州(42570)
- 基金
- 项目(217240)
- 科学(169816)
- 基金(158421)
- 研究(156850)
- 家(139600)
- 国家(138464)
- 科学基金(115769)
- 社会(100336)
- 社会科(94969)
- 社会科学(94940)
- 省(81676)
- 基金项目(81365)
- 自然(73651)
- 自然科(71905)
- 自然科学(71874)
- 教育(71584)
- 自然科学基金(70629)
- 划(70486)
- 资助(67604)
- 编号(61667)
- 成果(52987)
- 重点(50017)
- 部(49576)
- 发(48444)
- 课题(44323)
- 创(43497)
- 国家社会(42257)
- 教育部(42077)
- 科研(41662)
- 创新(40978)
- 期刊
- 济(184243)
- 经济(184243)
- 研究(113946)
- 中国(75239)
- 学报(57934)
- 农(57899)
- 财(55359)
- 科学(52620)
- 管理(48214)
- 大学(43442)
- 学学(40619)
- 农业(39063)
- 融(38037)
- 金融(38037)
- 教育(37247)
- 经济研究(30710)
- 技术(29219)
- 财经(29160)
- 业经(25884)
- 经(25383)
- 问题(24088)
- 贸(23267)
- 国际(21823)
- 业(21657)
- 世界(20248)
- 技术经济(18729)
- 统计(17979)
- 版(16696)
- 图书(16423)
- 理论(16052)
共检索到559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由于深层次结构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微刺激效果的严重递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宏观季度调整模式,经济增速可能勉强达标。2014年系列宏观参数持续超预期的波动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标志着中国"新常态"进入到新的阶段。2014年第4季度和2015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上扬,并将步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把握结构调整和全面改革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的力度,以强化底线管理,增强宏观经济的可控性。
关键词:
微调预调力度 宏观参数 结构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宏观经济政策 短中长期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经济有下滑趋势以及真实利率趋高所导致的内生性通货紧缩的危险。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做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提高银行系统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多重目标使可选择的政策组合的空间十分狭小。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1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总需求。2对投资减税以促进有效供给。3财政增支减收之不足部分可考虑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出卖以上市公司国有股为抵押的可转换债券;二是特批少数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发城市基础设施(如地铁)建设专项债券。4适当增加货币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张平 张晓晶 汪红驹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但基础尚不牢固。2013年增长有望超过8%,略好于2012年。展望未来5~10年,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潜在增长率水平将会趋缓至"七上八下"格局。根据对GDP的非农就业弹性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关系的分析,2013-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若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就能保障城乡就业稳定。这意味着,未来5~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应当从重经济增长速度,切实转变到全面提升质量、微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上,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应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来。相应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从侧重需...
关键词:
结构性减速 供给管理 稳速增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革
2011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小幅波动,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经济增长率预计可保持在9.5%左右,仍处于稳定增长水平。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第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基础;第二,宏观调控要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供给管理为主,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第三,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刺激力度,货币政策操作重点要放在支持企业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增强经济活力以及引导通胀预期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特点,对2013年和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可以呈现略高于8%的适度回升的良好态势;未来五年,经过努力,有望使中国经济在8%~9%的适度增长区间内,走出一种较为平稳的、锯齿形缓升缓降的良好新轨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稳定,结束了2011年以来连续回落的趋势,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危险,但实际复苏进程停滞从而形成新的经济波谷。2017年,中国经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需求管理的反周期操作,重新启动和加速经济复苏进程,有效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以及时实现中国经济周期从萧条到繁荣的形态转换。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增长与波动 需求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叶淏尹 房誉
2012年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外围环境中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是我国本身的增长源泉受到挑战,我国的劳动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而房地产由于其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是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目前从长远利益出发我国对房地产市场回归合理价值的调控正在继续,这也将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压力。此时我国的政策选择就应当重点兼顾保增长、抑通胀和控房价三个部分,采用定向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和降低成本的供给管理政策。
关键词:
房价 宏观调控 供给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唐华 施祖麟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运行特点(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美国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出口有重大影响。考虑到美国经济减速还可能影响其他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徐燕 纪敏
1994—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凌涛,徐燕,纪敏·199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是经济增长放慢而通货膨膨升高·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膨上升虽有需求拉动影响,但主要是受成本推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以及财政金融等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指出了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预测,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洁 韩洁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影响2000-2001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因素给以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其中包括恢复性因素、外部因素、政策性因素以及结构性因素等。
关键词:
经济复苏 宏观经济运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少维
1997~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胡少维一、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997年以来,在“稳中求进”、总量适度从紧以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