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12)
2023(21674)
2022(18745)
2021(17631)
2020(14794)
2019(34663)
2018(34415)
2017(64584)
2016(35895)
2015(41213)
2014(41741)
2013(40884)
2012(38298)
2011(35008)
2010(35627)
2009(32928)
2008(32607)
2007(29265)
2006(26069)
2005(23785)
作者
(107306)
(89234)
(88809)
(84668)
(56931)
(43120)
(40642)
(34990)
(34104)
(32357)
(30260)
(30181)
(28747)
(28540)
(27881)
(27832)
(26884)
(26468)
(25824)
(25615)
(22551)
(22349)
(21875)
(20623)
(20136)
(20000)
(19968)
(19962)
(18363)
(17775)
学科
(153607)
经济(153440)
管理(97763)
(92897)
(75130)
企业(75130)
方法(65071)
数学(56592)
数学方法(55711)
中国(45812)
(40391)
(35942)
(35551)
地方(33644)
业经(32431)
(28370)
(27313)
贸易(27293)
农业(26964)
理论(26526)
(26418)
教育(25260)
(24097)
银行(24019)
(23190)
金融(23186)
(23049)
(22586)
技术(22068)
环境(21760)
机构
大学(523619)
学院(519216)
(207321)
经济(202556)
管理(193628)
研究(184642)
理学(165664)
理学院(163633)
管理学(160308)
管理学院(159367)
中国(136705)
科学(115451)
(114585)
(96191)
(96141)
(89795)
研究所(87215)
中心(82464)
(79857)
业大(78187)
财经(75562)
(75030)
师范(74282)
北京(73849)
农业(70414)
(68333)
(66300)
(64124)
经济学(62320)
师范大学(60082)
基金
项目(338501)
科学(264005)
研究(246288)
基金(241029)
(211520)
国家(209689)
科学基金(177367)
社会(151379)
社会科(143131)
社会科学(143092)
(133670)
基金项目(126014)
教育(117900)
自然(116109)
(113867)
自然科(113338)
自然科学(113305)
自然科学基金(111243)
编号(102020)
资助(101699)
成果(85453)
重点(77427)
(74714)
(74632)
课题(73016)
(69087)
科研(64767)
创新(64447)
教育部(63591)
大学(62965)
期刊
(236253)
经济(236253)
研究(162569)
中国(110994)
学报(85938)
(81322)
科学(77485)
教育(77370)
(73661)
管理(72719)
大学(64747)
学学(59880)
农业(55796)
技术(49449)
(46957)
金融(46957)
经济研究(37980)
业经(37646)
财经(37375)
(32093)
问题(30469)
(29466)
图书(27513)
技术经济(26068)
统计(25843)
(24858)
(24295)
理论(24130)
科技(23348)
商业(22962)
共检索到798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李文平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拉开了我国高校扩招的序幕。在扩招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文凭贬值、学历泡沫、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走势低迷,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在未来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若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应保持怎样的发展速度?为了得出科学结论,我们基于未来适龄人口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趋势,利用时间序列法外推高等教育规模纵向发展模型,将获得的结果与横向人口、经济因素相联系进行回归分析,以5年为一个预测单位,拟合出滚动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013-2030年高等教育规模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1.76%内,2027年左右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到203...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百才  刘云鹏  封清云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规模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和适龄人口变化,对甘肃省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规模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甘肃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2008年达到最高峰,以后逐年下降。未来十年,甘肃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速度先慢后快,2015年以前下降平缓,之后下降幅度加快,2015年和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30%和40%。从甘肃和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应对人口因素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需要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引入高校竞争机制,因地制宜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程瑶  章冬斌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本文对2020年前我国适龄人口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高等教育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1.1%~5.5%之间为宜。到2020年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将开始向普及化阶段迈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瑶  章冬斌  
2020年前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应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为宜?本文对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逻辑增长曲线模型、趋势模型估测了2020年前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等因素,今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考虑适度控制规模,逐步放缓增长速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玲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2004年与2011年横截面数据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逐渐加强,但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与滞后的问题并存,同时发现,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省份的经济发展潜力更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要加大国家层面对各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二要保证高等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利  闵维方  
无论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还是从成年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实际值与模拟值相比较 ,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 1 993至 1 998年的高校招生数据 ,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潜在规模 ,发现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际规模水平与潜在规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哲武  
本文强调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存量积累方面的作用的同时认为:当前,在经济转型向纵深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对经济的增长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但与众多发达国家及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的同时,更多体现的是外延式的扩大,而非内涵式的发展。由此,出现了高等教育梯度结构不合理、学历贬值及劳动力市场出现合并均衡等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阮成武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象和主体都是人。“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一切高等教育都是为了人,为了人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人口从“高生育率、高自然增长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转变,人口出生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人口出生率更是大幅度下降,2022年人口出生率已经降至6.77%,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出现负增长(2022年为-0.6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通过对200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的省际比较,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城市化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说明了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与社会经济,特别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但由于我国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二者的发展进程充满了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文章基于1978—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存在从产业结构变化到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单向非线性影响,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城市化水平变化则仅产生线性影响。经比较确定的三次项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实际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有较强拉动效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则呈反"N"型变化关系,且具有抑制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检验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高等教育规模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其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1.380、2.272和1.625;居民收入水平是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高等教育规模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协调联动的相互促进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用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规模和品质的指数,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是衡量一国社会发展动力和民族进步速度的指针。利用灰色关联等维代谢模型GM(1,1)对我国扩招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以高等教育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具体分析单元,建构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灰色协整预测模型,以为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解释和科学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刘金娟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20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孩子成长为适龄人口以前,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这是化解教师结构性缺编、教育投入不足等已有问题,应对适龄人口波动的"机会窗口"。在人口政策影响效应显现后,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迅速增加,尤其在兼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影响的城镇地区,这对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是,人口扩张期不会持续太长,适龄人口规模很快会重新进入持续下降期。在人口变动与义务教育发展关系的新格局下,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不能因短期变动而时刻调整,要充分考虑学龄人口长期变动趋势所带来的影响,做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张明  
高等教育需求由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有机构成 ,这种构成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转换。高等教育供给正是在需求转换的驱动下获得发展的。高等教育供需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表明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人性及其供需特征为基点 ,以国家需求向个人需求转换为契机 ,促进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变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红玉  张应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从规模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以及宏观规模管理三方面对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接着评析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决策过程三方面,提出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