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9)
2023(6503)
2022(5697)
2021(5313)
2020(4440)
2019(10166)
2018(9690)
2017(16701)
2016(9203)
2015(10600)
2014(10808)
2013(10929)
2012(10647)
2011(9903)
2010(10117)
2009(9803)
2008(9613)
2007(8370)
2006(7726)
2005(7207)
作者
(29780)
(25036)
(24942)
(23932)
(15969)
(12133)
(11352)
(9876)
(9734)
(8970)
(8898)
(8374)
(8243)
(8092)
(7901)
(7567)
(7371)
(7357)
(7171)
(7148)
(6653)
(6236)
(6051)
(5803)
(5653)
(5625)
(5507)
(5484)
(5256)
(4995)
学科
(60892)
经济(60864)
管理(26403)
(20921)
方法(18812)
(18017)
企业(18017)
数学(16743)
数学方法(16568)
地方(16407)
(14212)
中国(13111)
地方经济(12116)
(11856)
(10208)
业经(9757)
(8757)
环境(8645)
(7482)
财务(7469)
财务管理(7450)
(7428)
金融(7428)
教育(7398)
(7334)
企业财务(7095)
经济学(7084)
(7021)
银行(7006)
(6763)
机构
大学(144797)
学院(140302)
(65668)
经济(64144)
研究(58607)
管理(48888)
中国(43313)
理学(40493)
理学院(39913)
管理学(39162)
管理学院(38892)
科学(34036)
(31821)
(30465)
(29611)
研究所(27298)
中心(25464)
(23815)
(22686)
财经(22602)
(21130)
经济学(21099)
北京(20557)
(20401)
业大(19605)
(19481)
师范(19269)
农业(18485)
经济学院(18484)
(18129)
基金
项目(87696)
科学(67683)
研究(62839)
基金(62390)
(54862)
国家(54418)
科学基金(45336)
社会(40519)
社会科(38361)
社会科学(38349)
(34667)
基金项目(31967)
教育(29065)
(28732)
自然(28234)
自然科(27489)
自然科学(27473)
自然科学基金(26915)
资助(26460)
编号(23871)
重点(20763)
成果(20404)
(20084)
(19360)
课题(18115)
国家社会(17017)
(16991)
科研(16593)
大学(16326)
教育部(16280)
期刊
(82862)
经济(82862)
研究(50721)
中国(34611)
(25097)
学报(23935)
科学(21005)
(20412)
管理(19348)
大学(17864)
教育(16733)
学学(16656)
农业(14114)
经济研究(13803)
(13725)
金融(13725)
技术(13052)
财经(12427)
(10917)
问题(9705)
业经(9288)
(8830)
统计(8649)
技术经济(8581)
(8219)
(8044)
世界(7750)
国际(7489)
(7377)
资源(6969)
共检索到238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浩  万泉  张毓辉  翟铁民  郭浩岩  
目的:从全社会的角度对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联防联控措施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国民经济模型的原理,从最终消费角度测算相关行业的直接损失来说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2013年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在两种假设情境下效益成本比分别达到19.84和38.25。结论:2013年我国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采取的措施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避免了疫情传播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疫情发生后,要通过科学准确的宣传教育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力  刘馨月  
文章基于高邮市77个养禽大户的第一手调研数据(包括疫情突发期和风险持续期这两个时期),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禽流感风险持续冲击下,"公司+农户"的契约关系对养禽户行为的影响,并从禽流感风险引致不确定性的视角,探讨了农户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与"独立"养禽户相比,"公司+农户"的契约关系对农户养殖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市场风险增强时,养禽户行为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就笔者所知,文章采用农户数据所展开的禽流感疫情空间效应研究,应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尝试,研究结果对于禽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迪  路若然  
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公众不光面临着疾病的危险,同样面临着心理危机的威胁,文章结合领域内相关的大量文献,通过对禽流感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针对其产生的心理危机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进行剖析,针对国家、社会,个体等不同层面,以及不同情绪类型的心理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式,为公众提出了有效的心理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莉  杜鑫  张丽娜  杨柳  高晓庆  唐东雪  赵海源  蒋晓梅  张天舒  李金祥  
【背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现阶段疫苗接种仍是我国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大量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禽流感病毒疫苗。鸡胚法制备禽流感病毒疫苗的工艺存在原料来源受限、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培养周期长和不易放大培养等缺陷。而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病毒疫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实现高密度细胞和高病毒产率,同时可保证产品质量。目前我国用于禽流感防控的疫苗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国内细胞全悬浮工艺生产禽流感灭活疫苗单罐产能最大为6 000 L,高病毒含量抗原的提供是生产高效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的】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效的生产抗原,开展种毒驯化试验。【方法】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 H7-Re1株分别在MDCK细胞及悬浮MDCK细胞上增殖。在MDCK细胞上通过不同的病毒接种剂量、不同收获时间、不同TPCK-胰酶浓度的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64 h,最佳接毒剂量为0.008%或MOI为10~(-4),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2μg·mL~(-1),根据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连续传代,并对各代次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MDCK细胞上传至第5代时,HA可达1﹕256,每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TCID50,每0.1 mL病毒含量达到10~(8.5)EID50,均高于其他代次。【结论】将第5代确定为MDCK细胞传代最佳代次,可考虑确定为生产用基础种毒代次。在悬浮MDCK细胞上对重组禽流感病毒传代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H7N9 H7-Re1株在悬浮MDCK细胞上最佳收获时间为48 h,最佳接毒剂量MOI为10~(-2),最佳TPCK-胰酶浓度为4—8μg·mL~(-1)。在实际疫苗生产过程中,可选择MDCK细胞或悬浮MDCK细胞来扩繁种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泽颖  王济民  
2013年4月的H7N9禽流感重创了中国的肉禽业,挫伤了大量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肉禽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养殖户养殖信心的恢复。中国肉鸡产业化发展迅速,生产契约日益影响农户生产决策,同时肉鸡生产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因此,探讨契约农业和地区差异对养殖信心恢复周期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全国6个肉鸡生产大省280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寿命表法、韦布尔分布函数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全体养殖户预计到2017年12月能恢复养殖信心;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户或来自北方的养殖户受H7N9事件的冲击较小,养殖信心恢复较快;养殖户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信心恢复概率比未参与的高77%,南方养殖户比北方的信心恢复概率低8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云鹤  包红梅  孙佳善  李雁冰  徐晓龙  王子龙  施建忠  曾显营  王秀荣  陈化兰  
【目的】2013年3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在上海、安徽地区发现了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毒事件,由于这种新型重组H7N9流感病毒未曾有过感染人或者动物的报道,因此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根据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靶基因为HA和NA的2对引物,建立快速检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测序结果,用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选出H7和N9基因中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用oligo6.0软件设计针对H7和N9基因的引物。用Trizol LS提取RNA,采用一步法Acce...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泽颖  王济民  
2013年4月的H7N9禽流感重创了中国的肉禽业,挫伤了大量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肉禽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养殖户养殖信心的恢复。中国肉鸡产业化发展迅速,生产契约日益影响农户生产决策,同时肉鸡生产存在南北方地域差异。因此,探讨契约农业和地区差异对养殖信心恢复周期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全国6个肉鸡生产大省280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寿命表法、韦布尔分布函数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全体养殖户预计到2017年12月能恢复养殖信心;参与契约农业的养殖户或来自北方的养殖户受H7N9事件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卉  贾琪  连朋敬  李静云  徐彤  白玉  李鸿儒  乔健  
旨在分析环境低温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致病性的影响。选用120只6~8周龄,雄性SPF 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无感染常温组(PBS处理,(20±2)℃)、无感染低温组(PBS处理,(10±2)℃)、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H9N2处理,(20±2)℃)、H9N2病毒感染低温组(H9N2处理,(10±2)℃)。在感染后观察感染小鼠发病14d内的临床症状、存活率,肺脏病变程度、肺部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肺脏病毒载量。结果表明:1)与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小鼠相比,环境低温处理的H9N2病毒感染小鼠临床症状明显加重,其中体重明显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率由95%降为67%,肺水肿程度和肺组织病变程度更加严重;2)H9N2病毒感染低温组与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相比,肺脏TNF-a和IL-1β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2个无感染组(P<0.01);3)H9N2病毒感染低温组与H9N2病毒感染常温组相比,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增加(P<0.01)。综上,环境低温明显增加了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为进一步揭示环境低温与流感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燕凌  王雯哲  王健  
基于博弈论视角建立人禽流感疫情传播扩散方程,并以中国2013年H7N9防控效果有关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程演绎结果与实际疫情扩散趋势一致。同时对政府救治、防控、宣传教育三类干预行为及其疫情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政府有的干预行为具有负面效应。因此,疫情防控的政府干预行为优化应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坚持干预行为主动性与谨慎性、疫情防控与舆情监管的辨证统一,不断提高政府干预行为的精准度,力求疫情防控取得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救治、防控、宣传教育三类干预行为中,重点优化"发布有关医药防治预案""关闭或封锁重要场所、区域"、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等防控方面的干预行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艳娜  刘志远  孙彤彤  黄楠  赵锦华  刘清政  平继辉  周继勇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RNA和miRNA,并利用RT-qPCR验证差异miRNA。之后分别采用Targetscan、PITA及microRNAorg软件预测靶基因并结合转录组mRNA信息筛选候选miRNA的假定靶基因,最后利用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分析差异m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PBS组相比,低致病性H_7N_9病毒感染组共筛选到265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43个miRNA显著上调,122个miRNA显著下调。差异表达miRNA经RT-qPCR验证,10条候选miRNA的RT-qPCR结果与芯片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进一步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miRNA主要富集在Rap1、PI3K-Akt、Hippo、MAPK、Wnt、黏着斑、自噬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结合差异mRNA信息进行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显示主要有15条差异表达miRNA和31个差异靶基因富集到这些信号通路中。[结论]成功筛选到了低致病性H_7N_9感染小鼠肺组织后引起的差异表达miRNA,且RT-qPCR证明其与基因芯片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深入研究宿主miRNA在调控低致病性H_7N_9流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浦华  王济民  吕新业  
本研究选用期望感染禽流感家禽减少数量作为效果指标,分析了家禽规模化程度发展不同的两个典型地区,疫苗免疫覆盖率和高风险持续时间对禽流感暴发后实施强制免疫效果的影响,运用决策树法对禽流感暴发后两个地区实施强制免疫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减少数量进行估算,进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表明,禽流感暴发后只实施扑杀而不实施强制免疫、实施扑杀与强制免疫并举分别是家禽规模化饲养比例较高或较低地区的经济学优化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施建忠   张元成   于晴晴   颜成   张亚萍   王丛丛   张洁   王燕   邓国华   陈化兰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目的】通过对我国H6N1亚型AIV的演化动态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为我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我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及养殖场家禽喉和泄殖腔拭子,通过接种鸡胚分离到7株H6N1亚型AIVs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遗传演化特征、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结果】遗传演化分析表明,7株病毒的基因与分离于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野鸟源病毒基因同源性较高,基因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贝叶斯演化分析表明,H6亚型AIV HA基因曾发生过多次的跨洲际传播,欧亚谱系病毒在北美地区也有着较长时间流行。1株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毒株基因高度同源,根据贝叶斯演化分析结果,推测该病毒在野鸟体内经历了复杂的基因重配后形成,后经野鸟传入我国。特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此外,另有1株病毒的NP蛋白发生Y52H突变,据报道,该突变对AIV获得抵抗人干扰素刺激基因BTN3A3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受体结合特性分析表明,部分毒株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但结合人源受体能力弱于结合禽源受体能力。病毒对SPF鸡的感染性试验表明,鸡感染A/chicken/Jiangxi/S40445/2019(H6N1)后能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排毒,并且病毒可在鸡群内通过接触传播。鸡感染A/duck/Jiangxi/S10941/2019(H6N1)后仅有少数鸡通过呼吸道排毒,病毒无法在鸡群间通过接触传播。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表明,H6N1亚型AIV无需提前适应便可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但对小鼠仍呈低致病力。【结论】2019—2022年分离于我国的H6N1亚型AIV基因大部分来源于野鸟源病毒,候鸟可经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将病毒传入我国;部分病毒能够结合人源唾液酸受体并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表明该亚型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佩佩  刘月焕  陈明勇  韩春华  林健  韩婧雯  潘洁  
【目的】验证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测定斑鸠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方法】以5×104EID50/只的剂量经滴鼻、点眼途径感染A/Chicken/Beijing/2/200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8只斑鸠和8只SPF鸡,对试验斑鸠和SPF鸡进行临床症状、大体病变、组织学病变的观察及病毒抗原的定位、病毒分离和感染抗体的测定。【结果】攻毒后5d,斑鸠和SPF鸡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和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在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检测到了大量阳性流感病毒蛋白颗粒;斑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麻琦  和新文  王燕  刘艳晶  潘舒心  侯玉杰  施建忠  邓国华  包红梅  刘景利  郭兴福  毛胜刚  胡井雷  路通  杨帆  田国彬  曾显营  陈化兰  
【目的】我国批准使用的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商品化灭活疫苗种类繁多,其免疫效果和选用受到养殖者的广泛关注。通过评估不同商品疫苗对我国近期H9N2亚型AIV的免疫保护效果,以期为H9亚型AIV的免疫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依据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疫苗批签发数据,从在售的40种H9亚型AI商品疫苗中选择批签发数量较多的4种疫苗(A—D疫苗),进行免疫攻毒试验。4株h9.4.2.5分支的H9N2亚型分离株CK/XJ/S1204/2015、DK/JX/S4512/2017、CK/YN/S1666/2020和CK/NX/S4590/2020为攻毒毒株,分别测定4株病毒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鸡半数感染量(CID_(50))和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以确定动物试验的攻毒剂量和细胞试验的感染剂量。每种疫苗以产品推荐剂量免疫3周龄SPF鸡各40只,同时设同日龄SPF鸡40只接种PBS作为对照组;免疫3周时,采集所有试验鸡血清,测定血凝抑制抗体(HI)和中和抗体(NT)滴度;同时将每种商品疫苗接种40只SPF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只,连同10只对照组鸡,以10 CID_(50)的剂量鼻腔感染H9N2亚型分离株,分别进行商品疫苗对4株病毒的攻毒保护试验。采集攻毒后3、5 d喉头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接种10日龄鸡胚检测排毒情况,统计疫苗保护率,比较疫苗对H9N2亚型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4株H9N2亚型分离株的CID_(50)依次为10~(3.5)、10~(2.5)、10~(2.5)和10~(3.5) EID_(50)/0.1 mL。商品疫苗接种后3周,各免疫组SPF鸡血清中针对商品化H9亚型HI试验抗原(CK/SH/10/2001)的HI抗体均在9.4 log_2—11 log_2之间,但针对攻毒株的HI抗体平均效价在4.6 log_2—10.8 log_2之间,不同疫苗免疫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差异为64倍,各免疫组NT抗体平均效价在6.7 log_2—12.2 log_2之间,最大差异为32倍,对照组鸡的HI抗体和NT抗体均为阴性。以滴鼻方式感染不同H9病毒后,4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在攻击CK/XJ/S1204/2015毒株的试验中,3种疫苗(B—D疫苗)能为免疫鸡提供80%以上保护;在攻击DK/JX/S4512/2017毒株试验中,仅1种疫苗(B疫苗)能为免疫鸡提供80%以上保护;在攻击CK/YN/S1666/2020毒株的试验中,2种疫苗(A和B疫苗)能为免疫鸡提供80%以上免疫保护;而攻击CK/NX/S4590/2020毒株,4种疫苗免疫鸡的保护率均低于80%,而同期各对照组鸡均排毒,排毒率均高于80%。【结论】不同商品疫苗预防近期H9亚型分离株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疫苗抗原与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是免疫保护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使用H9N2亚型流行毒株测定免疫后的HI抗体和NT抗体可作为评价商品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为商品H9疫苗的科学选用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欣梅  李银  赵冬敏  刘宇卓  杨婧  韩凯凯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特点和变异情况。[方法]选择2008—2013年从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家禽中分离的1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用RT-PCR方法对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11株毒株的NA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2%~99.5%和86.9%~99.1%,均属于欧亚分支。其中9株鸡源毒株属于Y280-like亚系,在NA蛋白颈部63~65位点缺失了3个氨基酸;2株鸭源毒株属于G1-like亚系,在颈部39~40位点缺失了2个氨基酸。11株分离株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