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
- 2023(1500)
- 2022(1429)
- 2021(1478)
- 2020(1180)
- 2019(3060)
- 2018(2617)
- 2017(3799)
- 2016(2137)
- 2015(2627)
- 2014(2664)
- 2013(2771)
- 2012(2793)
- 2011(2628)
- 2010(2529)
- 2009(2510)
- 2008(2405)
- 2007(1681)
- 2006(1515)
- 2005(1585)
- 学科
- 济(9139)
- 经济(9135)
- 管理(4619)
- 业(4298)
- 中国(4205)
- 方法(3606)
- 数学(3296)
- 企(3283)
- 企业(3283)
- 数学方法(3253)
- 财(2947)
- 贸(2640)
- 贸易(2638)
- 易(2592)
- 学(2409)
- 农(2243)
- 融(2228)
- 金融(2228)
- 地方(1890)
- 银(1872)
- 银行(1867)
- 行(1811)
- 出(1775)
- 制(1602)
- 和(1479)
- 务(1422)
- 财务(1422)
- 财务管理(1415)
- 农业(1403)
- 企业财务(1364)
- 机构
- 大学(29411)
- 学院(27774)
- 研究(14745)
- 济(13444)
- 经济(13205)
- 中国(12127)
- 管理(9043)
- 科学(8539)
- 所(7760)
- 理学(7466)
- 理学院(7316)
- 管理学(7130)
- 管理学院(7073)
- 京(6955)
- 研究所(6954)
- 中心(6689)
- 财(6592)
- 农(5888)
- 院(5446)
- 部(4636)
- 北京(4594)
- 农业(4587)
- 财经(4559)
- 科学院(4403)
- 范(4307)
- 经(4270)
- 师范(4259)
- 研究院(4100)
- 业大(4067)
- 江(4049)
共检索到56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立凡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12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略升0.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这是2011年跌至49%之后,PMI连续5个月回升。尽管PMI数据基本令人满意,但并不代表2012年制造业的繁荣已成定局。许多因素仍然可能导致PMI重新跌到荣枯线以下。从内部环境看,对经济贡献率最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经营困境还没有明显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以开门红收官。4月份,作为二季度的开端,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延续企稳态势。国家统计局2016年5月1日发布的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1%,环比微微回落0.1个百分点,走势平稳,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4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同步回落,制造业PMI降至51.2%。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PMI回落主要是受传统行业回落影响。不过,总体来看,制造业PMI仍连续9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表明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4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同步回落,制造业PMI降至51.2%。分析人士认为,制造业PMI回落主要是受传统行业回落影响。不过,总体来看,制造业PMI仍连续9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表明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关键词:
PMI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若愚 张莹 李波
文章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构建中国月度金融稳定指数,实证检验信贷扩张与金融稳定的周期同步程度和内在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外,中国金融稳定指数近几年来出现较于前期更为剧烈的波动。(2)金融稳定受宏观基本面因素影响最大,与银行信贷关系最为密切。(3)信贷扩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和结构性差异。其中,政府部门信贷扩张会危害长期金融稳定,这也是目前金融不稳定的主要来源;家庭部门信贷扩张会给金融体系带来短期动荡,但其长期效应并不明显;企业部门信贷扩张具有消极的长期累积效应,且极易引发较大的金融冲击。
关键词:
信贷扩张 金融稳定 联动关系 部门分化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鹏 周家喜 李乐天 周武旸
高空平台(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 HAPS)通信系统具有部署灵活、覆盖范围大等优势,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通信场景,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受平流层湍流影响,HAPS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本文讨论了垂直运动和倾斜运动对用户切换概率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一个更符合实际状况的地面覆盖模型,给出了数学表达,随后基于所提模型分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下的用户通信切换概率,并与现有小区覆盖模型对切换概率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科学性。
关键词:
高空平台通信 小区切换 不稳定运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玉平
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由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贴现率决定,并将金融交易作为一种不确定的经济行为来分析。以现金流为重点的资产选择模型,以及用过度金融概念解释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现代金融不稳定理论的最新发展。但是,当代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运行规则,从而使现代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
负债过度 通货紧缩 金融不稳定 金融扩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建娣
一国金融体系是由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政府在配置资金的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政府在金融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加重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政府 金融体系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过去20年中盛行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害怕浮动现象及其成因,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对这一行为情有独钟?本文从民主和政治不稳定两个政治因素的角度诠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本文认为,越民主的国家和政治不稳定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可能表现出害怕浮动的特征。本文随后以1974—2007年间150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为样本检验了这些理论假说,经验证据支持本文关于民主和政治不稳定的理论假说。
关键词:
民主 政治不稳定 害怕浮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敏丽 卢骏
本文基于1982-2009年G20成员国的面板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诱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取决于资本账户开放方式的选择,而不是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高低。渐进式的资本账户开放更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金融稳定 国际经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进 李毅 宋松柏
【目的】从定量化的角度研究旱涝的不稳定度,为提高旱涝的预测精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中地区42个气象站1971-2007年的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推导旱涝不稳定度及其分析变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关中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下旱涝不稳定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时间尺度下,关中地区旱涝不稳定度最小值均为0,说明旱涝状态均会连续发生。时间尺度为3和6个月时,旱涝的平均不稳定度与降水量成反比。不同时间尺度下,旱涝不稳定度均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其波动程度基本与时间尺度成正比。长时间尺度下(6和12个月),旱涝不稳定度呈逐渐减小趋势。【结论】旱涝不稳定度能够较好地反映旱涝变...
关键词:
不稳定度 旱涝预测 关中地区 时空分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在2020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后,2021年的世界经济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但各国、各地区的复苏分化明显。国际贸易及外国直接投资反弹虽然超出预期,但不稳定、不均衡现象凸显。当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2022年,世界经济有望在持续复苏的轨道上前行,延续复苏不均衡、不稳定的态势。全球疫情、高通货膨胀、供应链瓶颈等风险的发展趋向,以及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的调整依旧成为左右世界经济形势的关键"变量"。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努力,确保全球经济稳步持续复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2013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上。而1月份汇丰制造业PMI终值也在昨天公布,出预期涨至52.3。两个指数的一升一降,显示着当前经济回暖的基础还很脆弱。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新订单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转暖。需要关注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卫江
本文利用中国1981-1999年的年度资料,以指数型式的方法,衡量了这段期间的出口不稳定指数,并探讨了造成中国出口不稳定的成因。实证结果认为,以指数型式的出口不稳定指数为解释变量,造成中国出口下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商品集中度与杂项制品的出口比率,其影响效果前者为正,后者为负。而初级产品的出口比率与机械设备的出口比率刚好勉强满足10%的显著水平上t统计值的检验要求,这两者对我国的出口不稳定有负向显著影响。而地理集中度的影响则不显著。这一现象说明若要降低我国的贸易不稳定性,则要降低我国的出口商品的集中度,实行商品出口的多样化,分散出口产品的类别,从而降低杂项制品的出口比重。
关键词:
出口不稳定 贸易集中度 指数型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