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6)
2023(5632)
2022(5197)
2021(5052)
2020(4408)
2019(11000)
2018(10565)
2017(20195)
2016(11138)
2015(13183)
2014(13685)
2013(13876)
2012(13336)
2011(12087)
2010(12155)
2009(11617)
2008(11976)
2007(10644)
2006(9216)
2005(8570)
作者
(33702)
(28273)
(28220)
(27308)
(17840)
(13557)
(13282)
(11122)
(10730)
(10204)
(9625)
(9587)
(9110)
(9035)
(9033)
(8869)
(8845)
(8377)
(8238)
(8135)
(7093)
(7056)
(6961)
(6551)
(6506)
(6439)
(6403)
(6390)
(5733)
(5688)
学科
(48552)
经济(48513)
管理(27899)
(27739)
方法(25512)
数学(23167)
数学方法(23008)
(21681)
企业(21681)
(17719)
银行(17574)
(16278)
(15741)
中国(13356)
(12687)
(12275)
(11238)
金融(11236)
(10501)
制度(10494)
(10189)
贸易(10183)
(9971)
(9901)
业务(9555)
地方(9103)
业经(8450)
银行制(8253)
农业(8199)
(7392)
机构
大学(164391)
学院(161470)
(70592)
经济(69074)
管理(61385)
研究(57174)
理学(51713)
理学院(51110)
中国(50904)
管理学(50307)
管理学院(49997)
(35380)
科学(34316)
(33376)
(31994)
(30030)
中心(27913)
研究所(27206)
财经(26106)
农业(25583)
(25517)
业大(24716)
(23649)
北京(22597)
经济学(22396)
(21542)
(20657)
银行(20638)
(20526)
师范(20446)
基金
项目(101943)
科学(78875)
基金(73626)
研究(73507)
(63791)
国家(63280)
科学基金(53156)
社会(45582)
社会科(43182)
社会科学(43166)
(39311)
基金项目(39182)
教育(34275)
自然(34264)
(33662)
自然科(33416)
自然科学(33404)
自然科学基金(32821)
资助(31163)
编号(30331)
成果(25187)
(23581)
重点(23320)
(21953)
(20723)
课题(20617)
科研(20167)
教育部(20034)
创新(19481)
大学(19392)
期刊
(75321)
经济(75321)
研究(51743)
中国(33577)
(29760)
金融(29760)
(28172)
(27188)
学报(26420)
科学(23560)
管理(19919)
大学(19346)
学学(18121)
农业(17210)
教育(15326)
技术(13977)
财经(13498)
经济研究(12361)
(11478)
业经(11223)
问题(10308)
理论(10034)
(9821)
(9638)
实践(9193)
(9193)
国际(9046)
技术经济(8900)
统计(8114)
(7932)
共检索到257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崔俐刚  
2012年中国银行业运行分析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显著减速;同时,金融监管改革深化、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脱媒趋势加剧、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总体实现平稳增长。2012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中国人民银行于2月份和5月份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由年初的3.5%和6.56%下调至3%和6%。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平稳增长,截至2012年末,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达104.6万亿元(本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王英俊  周行健  
2009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逆周期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取得成效。然而由于信贷扩张过快所引发的资本不足已开始严重困挠着各家银行。靠信贷规模急速扩张所支撑起的银行盈利增长,在2010年能否持续,仍将备受关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涛  李石凯  
2019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全球银行业的复苏仍在继续,但步伐有所放缓,而且全球银行业的结构分化仍在加剧。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运行态势的分析显示上榜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持续上升,表明全球银行业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上榜银行的平均利润率持续上升,表明全球银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运行的结构分析,显示中国板块的全球份额不断上升,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增强,全球银行业集中度提高,全球银行业竞争正在由垄断竞争向寡头垄断演化。全球银行业的运行态势和结构特征要求我们对金融政策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其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编者按:自2017年年初开始,银行业"监管风暴"就不断加强。比如,强力整治银行业"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多种市场乱象,修订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业务,加大对商业银行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进入2018年,"严监管"仍在继续,特别是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十条意见和工作要点二十二条,对2018年监管工作的重点和要求进行了细化。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德伟  
前不久,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6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上榜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达到110家,较上年度增加4家,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本文主要分析了世界500强企业中上榜银行的基本情况,并从上榜数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对中资银行与国外银行进行了比较研究。世界500强中银行业的基本情况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自2012年度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则沈  
从传统源头上看,银行业是天然的数据依赖型行业,其对信用信息掌握和分析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生存和发展的质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体行为数据的生成、存储、转移效率大大提升。原本不同经济单元中的数据因素可以通过新的技术分析手段,建立符合定义需求的关联性。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即是在数据海量化和互联化的背景下,对更广纬度、更深层次分析需求的反映。从传统源头上看,银行业是天然的数据依赖型行业。其对信用信息掌握和分析的质量从根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黄宪我国银行业探索现代银行制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里,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已形成,银行的“商业化”性质已确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也正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银行业自益临近的竞争压力,中国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建文  
在我国即将入世的关口,需重新认识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状况与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银行业加入WTO的策略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隽  李慧  徐俊杰  
本文对2000~2008年美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美国商业银行众多,但是银行业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大银行和小银行借助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细分的市场上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随着银行业的资产越来越向大银行集中,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大银行的市场竞争程度低于小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瞿亢  李振龙  
2018年,英国五大行延续了2017年三季度以来强劲的盈利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净利润将同比大幅增长。五大行内部结构重组改革取得成效,并将推进轻型化的经营模式。外部金融条件收紧,五大行更加注重流动性风险管理。展望2019年,尽管英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英国脱欧将对英国银行业的整体表现产生不利影响,但英国金融系统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万灵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银行业通过引入这些高新科技而衍生的电子交易、网上交易等新型银行业务 ,既给社会带来极大便利和高效 ,又给银行自身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的到来 ,诸如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风险、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形式的业务风险等。要发挥现代银行的业务优势 ,规避其不利的方面 ,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代银行业务相适应的监管制度 ,防范其可能发生的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礼  曹飞  
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银行业利差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国际对标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业绝不是躺着赚钱,也无法躺着赚钱,不断因势而变、创新转型才是基业长青之道。近年来,在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存在着的两个经典批判范例:"一是我们贷款利率高,存贷利差高,银行属于暴利行业;二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低下。归结为一句话:中国银行业是躺着赚钱的。随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纯毅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贷款分类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文章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分类技术无论在基本思路、客户细分、行业、规模、区域、国家风险方面,还是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差距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银行业改进现行的分类技术,缩小与国际同业的差距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