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
- 2023(1866)
- 2022(1721)
- 2021(1865)
- 2020(1521)
- 2019(3825)
- 2018(3329)
- 2017(5305)
- 2016(3032)
- 2015(3752)
- 2014(3627)
- 2013(3904)
- 2012(3953)
- 2011(3679)
- 2010(4012)
- 2009(4315)
- 2008(3197)
- 2007(2081)
- 2006(1742)
- 2005(1821)
- 学科
- 济(11505)
- 经济(11492)
- 管理(8796)
- 业(8484)
- 企(6809)
- 企业(6809)
- 方法(5153)
- 数学(4687)
- 数学方法(4643)
- 财(4179)
- 中国(4052)
- 农(4030)
- 融(3256)
- 金融(3256)
- 务(2936)
- 财务(2934)
- 财务管理(2928)
- 企业财务(2830)
- 学(2813)
- 贸(2645)
- 贸易(2643)
- 易(2597)
- 农业(2307)
- 制(2282)
- 银(2120)
- 银行(2112)
- 行(2022)
- 业经(2002)
- 市场(1826)
- 和(1816)
- 机构
- 大学(42591)
- 学院(41444)
- 研究(19629)
- 济(18879)
- 经济(18616)
- 中国(16182)
- 管理(14915)
- 理学(12702)
- 理学院(12541)
- 管理学(12306)
- 管理学院(12237)
- 科学(11607)
- 农(11567)
- 所(10606)
- 京(9739)
- 研究所(9636)
- 农业(9283)
- 中心(8890)
- 财(8560)
- 业大(7654)
- 院(6811)
- 财经(6418)
- 北京(6261)
- 科学院(6195)
- 经(6093)
- 江(5962)
- 部(5962)
- 范(5744)
- 师范(5667)
- 业(5510)
共检索到7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英国反贫穷组织的世界发展运动(WDM)1月21日报告称,2012年高盛把客户资金投资于小麦、玉米、咖啡和糖等一系列软大宗商品,并从中获利多余4亿美元,助推高盛全年利润增长68%。国际金融巨头的炒卖行为加剧了国际粮价上涨和波动,同时粮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4月2日在布鲁塞尔的"危机时期的粮食和农业"高级别会议上,欧洲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共同发布了《全球粮食危机报告》。该报告的关键内容有:(1)2018年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数为1.13亿,比2017年的1.24亿略有下降。但是,在过去3年里,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数仍超过1亿人,受影响的国家数量也增加了。此外,还有另外42个国家的1.43亿人距离陷入重度饥饿仅一步之遥。(2)近2/3的重度饥饿人口集中在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
关键词:
全球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德余
无论诉诸于农民退社权的剥夺、公共食堂,还是从政府救济能力、城市偏向的供应制度,这些单个因素或视角的解释不能让人信服地理解大饥荒发生的真正机制与根源。将解释大饥荒的各种因素纳入到一个能够包容各种假说在内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增加了一些被现有文献所忽视的因素如家庭储备与社区共济机制失灵等因素。对大饥荒研究存在的两个重要争论是可以得到消解的,显然,关于大饥荒发生的解释应该同时侧重于粮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而关于Sen的粮食获取权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对非市场经济的大饥荒进行解释。
关键词:
粮食危机 获取权 大饥荒 社区共济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茅于轼
十几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外国人的话都值得重视,何况这还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大专家。这本书在中国国内引起了非凡的重视,中央政府组织了各类专家一起开会,论证中国能够养活自己。还怕国内的专家观点不够全面,又把该书的作者请到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子钧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低水平的平衡。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基本平衡是以保持现有产出水平,并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逐年有所增长为前提的,否则,危机仍然是存在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危机的诱因不在资源,而在政策。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利用现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振伟
世界粮食危机预示着高粮价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全球人口膨胀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打破了供需之间的平衡,而美国推行的生物燃料政策和美元霸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因此,美国要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负主要责任,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粮价的高涨体现了美国粮食武器的威力。面对形势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保证自给自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美国 中国 生物燃料 粮食寡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佳颖
粮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点,能够有效地揭示极端干旱事件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理。以粮价异动为切入点,通过粮价通胀指数和"无透雨"的持续时间,分析农业旱情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1637—1643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中的粮食安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无透雨天数超过150 d,年降水量与5—9月降水量的距平值均≤-30%,水分异常短缺,土壤严重失墒,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因此,降水量距平值≤-30%是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临界阈值。此次极端干旱事件是历史同类事件之最,连续无透雨日数最长,地表径流枯竭记录最多,水资源的短缺导致伴生灾害相继发生,超过生态系统的忍耐极限,粮食生长期缩短,减产歉收,绝产绝收,粮食供给链条断裂。粮价通胀指数最低9.50,最高26.70;货币发行与粮食供给失衡,通货膨胀严重,粮价飞涨,市场倒闭,粮食安全体系崩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生质变成为历史必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王勇 卢布 肖碧林 杨瑞珍
近几年世界谷物需求不断扩大,谷物库存不断减少,国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粮食价格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粮食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粮食出口政策,粮食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粮食。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因有较充足的粮食库存,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潜在危机,还需采取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和依靠科技等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基本自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三颗树 罗伯特·佐利克
各国领导人云集罗马,共同商讨全球食品危机时,我们的任务明确,但并不简单:帮助今天的人们走出危境,确保这种悲剧不会再在贫穷者身上上演。——罗伯特·佐利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随着粮价的不断攀升,世界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不仅8亿多人口面临饥饿威胁,而且粮食危机本身也严重影响了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由于人口比重与可耕地比重严重不成比例,平均农业生产力低下,因此,粮食危机对东亚国家的未来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的东亚范畴是指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为此,东亚国家需要转变观念,既在国内调整相关政策倾向,重新重视农业生产,同时也要加强区域内的农业投资合作以及农产品贸易机制,以确保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
关键词:
粮食危机 农业投资合作 农产品共同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雯
文章分析了世界面临史无前例的粮食危机现状,预测了国际粮食价格的未来走势,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置于国际大环境之中加以考虑,要高度重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新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世界 粮食危机 中国 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谈咏梅
全球粮食危机的爆发,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敲响了警钟。耕地资源相对缺乏、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基础薄弱、农村撂荒现象严重等因素使得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考验。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应在法律中对农民地位、农民权益保障、农民组织建设等切实加以维护,充分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各项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
关键词:
粮食危机 农民地位 农民权利 维权组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锐
进入2011年以来,有关粮食危机的声音不绝于耳。1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2010年12月的粮食价格指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1月13日,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期,同时提高部分需求预期;1月15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新年首发号刊登著名未来学家莱斯特?布朗教授题为《2011年食品大危机》的文章。这些让人放大眼球的消息既使本已脆弱的全球粮食市场神经更加紧张,更令以食为天之民惴惴不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