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9)
- 2023(14057)
- 2022(11901)
- 2021(10980)
- 2020(8958)
- 2019(20308)
- 2018(19627)
- 2017(36162)
- 2016(19609)
- 2015(21407)
- 2014(21018)
- 2013(20376)
- 2012(18878)
- 2011(17317)
- 2010(17538)
- 2009(16477)
- 2008(15935)
- 2007(13919)
- 2006(12608)
- 2005(11438)
- 学科
- 济(92974)
- 经济(92899)
- 管理(54867)
- 业(50557)
- 企(40320)
- 企业(40320)
- 方法(31948)
- 数学(27716)
- 数学方法(27398)
- 中国(24336)
- 农(23282)
- 地方(21830)
- 财(20166)
- 学(19385)
- 业经(18965)
- 贸(17591)
- 贸易(17581)
- 易(17055)
- 制(15708)
- 农业(15558)
- 地方经济(13974)
- 银(13535)
- 环境(13524)
- 融(13521)
- 金融(13520)
- 银行(13495)
- 策(13209)
- 行(12996)
- 理论(12145)
- 和(12137)
- 机构
- 学院(277128)
- 大学(275230)
- 济(123999)
- 经济(121625)
- 管理(103126)
- 研究(101614)
- 理学(88712)
- 理学院(87696)
- 管理学(86189)
- 管理学院(85690)
- 中国(76828)
- 科学(60593)
- 京(57010)
- 财(55439)
- 所(51734)
- 农(49185)
- 研究所(46931)
- 中心(45576)
- 财经(43331)
- 江(41750)
- 业大(40976)
- 经(39402)
- 农业(38605)
- 经济学(38587)
- 范(36515)
- 院(36378)
- 师范(36080)
- 北京(35883)
- 经济学院(34491)
- 州(32649)
- 基金
- 项目(182866)
- 科学(143904)
- 基金(133201)
- 研究(131544)
- 家(117448)
- 国家(116466)
- 科学基金(98929)
- 社会(86167)
- 社会科(81680)
- 社会科学(81660)
- 省(71089)
- 基金项目(69628)
- 自然(63393)
- 自然科(61934)
- 自然科学(61912)
- 自然科学基金(60811)
- 划(60169)
- 教育(59850)
- 资助(53944)
- 编号(52259)
- 成果(42116)
- 重点(41846)
- 发(41101)
- 部(39987)
- 创(38225)
- 课题(36487)
- 国家社会(35880)
- 创新(35811)
- 科研(34870)
- 教育部(34283)
- 期刊
- 济(144911)
- 经济(144911)
- 研究(86426)
- 中国(55193)
- 学报(44591)
- 农(44566)
- 科学(41196)
- 财(41160)
- 管理(39531)
- 大学(33414)
- 学学(31727)
- 农业(30203)
- 教育(28027)
- 融(27801)
- 金融(27801)
- 经济研究(25361)
- 技术(22921)
- 业经(22722)
- 财经(21453)
- 经(18712)
- 问题(17977)
- 贸(16780)
- 业(15687)
- 国际(15413)
- 技术经济(14381)
- 世界(13825)
- 商业(13681)
- 版(12973)
- 统计(12835)
- 现代(12450)
共检索到429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王丹惠 王春华
2012年12月8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和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会计之友》杂志社有关期刊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海晏 王静 陈晓梅
2012年12月8日,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会计之友》杂志社等单位的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张红亮
2011年1月9日,"2011'特华金融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20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主办,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主持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任戴根有和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评论发言,现将论坛的精彩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王小广
一、200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2007年,我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增长比上年有所加快,整体经济基本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2012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不容乐观。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缓解,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全年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运用比较翔实的资料,在将2003年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与我国过去曾经发生的经济过热的状况比较的基础上,提出2003年出口、投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较快不能认为是经济已经过热,而是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常态,这预示我国新一轮经济波动上升的开始。但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行业重复建设、货币供应量偏多、消费增长依然缓慢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2004年的宏观政策选择,从总体上应保护国民经济出现的良好态势,而同时又要遏制局部重复建设的势头,预防通货膨胀,所以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又要适度进行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凡 王文武
一、国内经济的一些积极变化 在去年9.11事件发生后,分析家预测2002年中国经济将不容乐观。当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幅大幅降低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却大大好于预期。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0%,呈现出逐季加快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33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08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0亿元,增长6.6%。出现这样的积极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有我国四年来积极的宏观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扩
一、1992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在上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高速增长。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3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5元,比上年增加320元,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这样的增长幅度是我国自1985年以来最高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特别是与1992年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相比较,更加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的活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2008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本文对中国经济进入下降周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中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保增长是2009年宏观政策的核心。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伴随着经济周期下行,中国将告别通胀,迎来通货紧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周期 保增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 ,但调整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还为时过早 ,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势不能盲目乐观。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间里 ,我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一些困难 ,我们必须继续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 ,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投资 出口 消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李建伟 方晋 张立群
:本文认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不排除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波的可能。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资产泡沫 结构调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在国际金融危机趋向长期化和中国经济震荡中前行的背景下,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呈现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变化:由以往单纯致力于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而同时指向于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两个方面作用;由以往致力于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和三重目标而同时指向于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和防风险四重目标。从而,不得不在双重作用、多重目标之间徘徊。不仅宏观调控空间变窄,而且目标排序或作力重点难免摇摆不定。故而,在"积极稳健配"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牵制,积极财政政策将作为主力部队而扮演"主攻手"——通过增赤、减税和扩支等三个支点实施扩张性操作,并且将扩张性操作的重心放在"营改增"的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