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7)
- 2023(10378)
- 2022(9332)
- 2021(8901)
- 2020(7242)
- 2019(17209)
- 2018(17056)
- 2017(32243)
- 2016(17805)
- 2015(20177)
- 2014(20362)
- 2013(20360)
- 2012(18839)
- 2011(16976)
- 2010(16456)
- 2009(14738)
- 2008(14010)
- 2007(11606)
- 2006(9998)
- 2005(8561)
- 学科
- 济(70168)
- 经济(70099)
- 管理(50061)
- 业(45361)
- 企(37045)
- 企业(37045)
- 方法(33165)
- 数学(29030)
- 数学方法(28722)
- 农(19625)
- 中国(17865)
- 学(17289)
- 地方(16731)
- 财(15914)
- 环境(15394)
- 业经(15046)
- 农业(13183)
- 和(12436)
- 贸(12145)
- 贸易(12139)
- 易(11768)
- 划(10974)
- 理论(10937)
- 制(10713)
- 技术(10558)
- 务(9955)
- 财务(9894)
- 财务管理(9875)
- 企业财务(9361)
- 教育(9344)
- 机构
- 大学(244716)
- 学院(243152)
- 管理(100549)
- 济(94060)
- 经济(91885)
- 理学(87828)
- 理学院(86862)
- 管理学(85358)
- 管理学院(84946)
- 研究(83092)
- 中国(60309)
- 科学(54043)
- 京(52237)
- 农(42408)
- 所(41717)
- 财(40302)
- 业大(40125)
- 研究所(38545)
- 中心(38251)
- 江(34301)
- 农业(33242)
- 范(32898)
- 北京(32734)
- 财经(32646)
- 师范(32610)
- 院(30515)
- 经(29803)
- 州(28185)
- 师范大学(26601)
- 经济学(26502)
- 基金
- 项目(176284)
- 科学(137754)
- 研究(127825)
- 基金(126972)
- 家(110947)
- 国家(110044)
- 科学基金(94274)
- 社会(78274)
- 社会科(74021)
- 社会科学(73999)
- 省(71149)
- 基金项目(69134)
- 自然(63203)
- 自然科(61625)
- 自然科学(61610)
- 自然科学基金(60456)
- 划(58895)
- 教育(57592)
- 编号(52582)
- 资助(51763)
- 成果(41351)
- 重点(39341)
- 部(38195)
- 发(37835)
- 创(36483)
- 课题(35680)
- 科研(34101)
- 创新(34067)
- 计划(32594)
- 教育部(32277)
- 期刊
- 济(100008)
- 经济(100008)
- 研究(70220)
- 中国(45394)
- 学报(41376)
- 科学(38029)
- 农(38012)
- 管理(34850)
- 大学(30606)
- 学学(28669)
- 财(28503)
- 农业(26985)
- 教育(26888)
- 技术(21232)
- 融(18284)
- 金融(18284)
- 业经(16703)
- 经济研究(15170)
- 图书(14623)
- 财经(14443)
- 业(13927)
- 理论(13451)
- 科技(13122)
- 资源(12784)
- 实践(12690)
- 践(12690)
- 问题(12635)
- 经(12136)
- 技术经济(11778)
- 版(11310)
共检索到34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传强 李士美
准确评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趋势,系统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能力时空异质性,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固碳增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树种的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比值及其含碳率,研究了山东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碳密度及其按优势树种、龄组和林种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为3 404.46万t,其中阔叶林的碳储量占82.52%。山东乔木林乔木层平均碳密度为21.09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省乔木林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其碳储量分别占全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的49.04%和24.77%。按林种划分,用...
关键词:
森林 乔木层 碳储量 碳密度 山东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鹏程 彭道黎 黄国胜 王雪军 曾伟生 马炜 叶林妹
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地点,建立库区优势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并测定乔木含碳系数,结合库区第7次和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估算了整个三峡库区乔木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库区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第7次调查为12 583×104t和6 471×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5.70t/hm2,碳密度38.93t/hm2,第8次调查为14 253×104t和7 396×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7.46t/hm2,碳密度40.20t/hm2。可见,这5a中,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有所增加。(2)对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来说,松类的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分别占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闫睿
对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定量估算和动态分析,可为生态建设和森林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为碳汇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重庆市第六次(2002年)、第七次(2007年)、第八次(2012年)、第九次(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连续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了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周期内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进行动态分析;利用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Logistic生长方程,预测2022年重庆市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1)2002~2017年,重庆市乔木林碳储量由4086.02×10~4t增至10923.65万t,碳密度由2002年的26.67t/hm~2增长至44.84t/hm~2;(2)天然林的碳储存能力远大于人工林;(3)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近几年对碳储量的贡献逐步增大,但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仍然是全市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4)重庆市乔木林结构逐步改善,结构更加合理,碳密度随着林龄增加而升高,碳储量增长潜力大;(5)到2022年,重庆市乔木林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达到15561.74万t和52.79t/hm~2,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42.5%和17.7%。全市乔木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9.3%,增加单位面积蓄积、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制定合理的乔木林采伐强度和更新造林方式,有助于提高碳储存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乔婷 雷渊才 陈巧 王继红
以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山地雨林原始林为对象,实施了择伐强度为0.0%(未采伐)、30.7%(低择伐强度)、45.3%(中择伐强度)、53.5%(高择伐强度)4种试验,观测和分析了择伐后13年间各种试验类型的乔木总碳储量、枯死木碳储量、进界木碳储量、保留木碳储量、树种组碳储量和径级碳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大,中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低;低强度择伐和未择伐林分的保留木碳储量增长率、总碳储量增长率高于中高强度择伐林分;进界木碳储量比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0%左右采伐强度是树种组碳储量增长较理想的强度;45 cm及以下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随...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择伐 碳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定 刘书剑 彭道黎
森林碳储量遥感监测是目前林业定量遥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沽源县为研究对象,采用TM影像,对原始自变量进行MNF变换后得到新变量,建立森林乔木地上碳储量遥感估测模型。模型相关系数R为0.708,通过实测样地对估测结果进行检验,精度达到89.89%。结果表明,当自变量间存在显著复相关性情况下,通过MNF变换能有效去除复相关性,用新变量建立的模型估测效果较好。
关键词:
MNF 复相关性:碳储量 遥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成晨阳 汤腾方 伍格致
利用浏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12年),依据乔木林当中不同林分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关系,对浏阳市乔木林的碳贮量进行了推算,分析了不同林种、林龄结构、林分类型以及人工林、天然林的碳贮量及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1)浏阳市乔木林的总碳贮量为4 115 652.91 t,平均碳密度为17.10t/hm2;(2)不同林种之间的碳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碳密度最大为特用林,为26.99 t/hm2,其他阔叶林的碳贮量最大,占乔木林碳贮量的41.83%,其次是杉木林;(3)不同龄组间碳贮量分布的基本规律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变化趋势基本...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林种 碳贮量 碳密度 浏阳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旭光 刘焕彬 曹洁 石振彬 郭海涛 马传成
利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MM5以及CALMET气象风场模块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近年来沿海年平均风速变化的平均年-2008年作为模拟年,结合模拟年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对山东省近海风能资源进行动力降尺度模拟研究,得到不同高度1km×1km的风能资源分布状况。结合山东沿海岸及海岛自动气象站同期测风记录,对比分析了10m高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利用ARCGIS分析软件得到山东省近海范围内70m高度风能资源储量。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方法可用于较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可作为区域风能资源评价分析的有效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孙龙 国庆喜 吕新双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空格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主要乔木树种1980—1999年间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林区20a间各林型过火面积分别为:兴安落叶松林437947.34hm2,樟子松林20938.70hm2,针阔混交林142526.95hm2,白桦林168531.57hm2,蒙古栎林1374.97hm2。2)通过MultiC/N3000测定得出各树种地上部分含碳率平均数值,兴安落叶松为42.34%,樟子松为41.20%,白桦为42.01%,山杨为39.21%,蒙古栎为39.79%,2种针叶树平均含碳率为41.77%,3种阔叶树种林分平均...
关键词:
林火 乔木生物量 碳释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仲启铖 傅煜 张桂莲
基于2014年上海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报告和2013-2014年乔木林典型样地实测数据,采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CM法)和单木异速生长方程法(AM法)对上海全市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种方法估算的乔木林总生物量较为接近,分别为4.828×106和4.805×106t,前者仅比后者高0.47%。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其他硬阔类,阔叶混,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其他软阔类和杨树Populus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 CM法估算这6个树种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8.7%, AM法估算占比为85.7%。幼、中龄林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体部分, CM法估算这2个龄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6.2%, AM法估算占比为79.3%。自1999年起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持续快速增长,到2016年接近6.400×106t; 1999-2016年乔木林总生物量年均增长率为19.2%,超过同期乔木林总面积的年均增长率(16.8%)。乔木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同样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到2016年达75.7 t·hm-2。由此认为:CM法和AM法在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估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过去20 a,上海城市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且仍存在一定上升空间。图2表4参3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冬梅 王海宾 夏朝宗 陈健 侯瑞萍 郝月兰 安天宇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星影像分类、自变量优选、建模方法优选、碳密度图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测试。【结果】本研究在解译标志提纯后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高于提纯前的影像分类精度;采用的k NN法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平均总精度为80.31%,平均Kappa系数为0.69,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91.86%,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0.85%)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平均总精度为78.56%,平均Kappa系数为0.62,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89.68%,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77.79%);在选用的建模方法中,k NN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平均RMSE为15.64 t/hm2,平均RRMSE为23.53%)优于稳健估计法(平均RMSE为17.63 t/hm2,平均RRMSE为25.11%)。最后,生成了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可为省域或更大尺度范围的乔木林地上或森林碳密度估算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自动化估算碳密度以及其他森林参数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宸宇 朱建华 张峰 李奇 田宇 肖文发 陈维强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10~4 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10~9 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10~9 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10~9 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10~9 kg的碳固持与1.21×10~9 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10~9 kg的碳汇。【结论】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避免森林转化 造林 森林经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开 罗怀良 王睿
【目的】本文依据安岳县统计年鉴资料,对县级小尺度区域内部乡镇之间差异的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获取主要农作物经济产量、耕作面积等统计数据,对安岳县近5年来(2008-2012)植被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在安岳县近5年来作物植被碳储量平均值构成中以大春作物为主,作物中水稻所占比重最多,红苕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各作物植被碳储量分别为:小麦14.45×104t,玉米13.45×104t,水稻18.31×104t,红苕2.07×104t,油菜8.14×104t,花生1.48×104t,棉花0.02×1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农田作物植被 安岳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加猛 杜丽永 蔡志坚 张智光
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为4 615.55×104 t,苏北、苏南和苏中的占比分别为57.83%、28.26%和13.91%;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增加了2 025.59×104 t,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在江苏新增造林面积空间较为有限的背景下,提高林地生产力,优化树种和林龄结构是增加森林碳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森林碳汇 区域分布 江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格致 周妮笛
运用区域森林资源统计数据,采用生物量清单法、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定量测算湖南省2011~2014年森林碳储量及其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森林碳储量巨大,但在树种、龄级和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不同优势树种、不同龄级、不同市州的森林碳储量差异明显,由此导致森林碳储量经济价值在不同优势树种、不同龄级、不同市州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据此提出了增加森林碳储量总量和促进全省森林碳汇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奎 赵鹏祥 雷渊才 曾伟生
利用广东、江西、贵州、陕西、吉林和北京6省市第六、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资料,应用IPCC法、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从计算原理过程、方法特点、模型的可验证和可重复性以及2期生物量增长的稳定性等方面对3种估算乔木林生物量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总生物量,可变BEF2的IPCC法估算结果偏大,固定BEF2的IPCC法估算结果偏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的估算结果较为适宜;对于转换因子,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区域间,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最为稳定;各个树种7次清查的转换因子,IPCC法和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比较稳定,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波动较大;对于2期生物量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