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3)
2023(5627)
2022(4865)
2021(4637)
2020(3792)
2019(8688)
2018(8138)
2017(14396)
2016(8041)
2015(8630)
2014(8708)
2013(8744)
2012(8269)
2011(7686)
2010(7512)
2009(6884)
2008(6846)
2007(5680)
2006(5144)
2005(4770)
作者
(24976)
(21115)
(21000)
(19986)
(13253)
(10408)
(9501)
(8125)
(7933)
(7505)
(7368)
(7306)
(7168)
(6800)
(6674)
(6575)
(6377)
(6332)
(6250)
(6062)
(5449)
(5314)
(5136)
(4861)
(4791)
(4669)
(4614)
(4494)
(4391)
(4292)
学科
(37959)
经济(37948)
管理(15258)
(13776)
方法(13667)
地方(13292)
数学(11257)
数学方法(11153)
(10946)
中国(9913)
(9829)
企业(9829)
(9075)
地方经济(8229)
业经(7068)
农业(6525)
(6522)
产业(5887)
环境(5820)
(5555)
(5551)
贸易(5548)
结构(5379)
(5342)
(5183)
(5045)
金融(5043)
(4925)
理论(4730)
(4465)
机构
学院(114180)
大学(112863)
研究(48199)
(43510)
经济(42555)
管理(38351)
中国(35435)
科学(33618)
理学(32703)
理学院(32095)
管理学(31307)
管理学院(31086)
(25591)
(25126)
研究所(23832)
(22919)
中心(21439)
(19235)
师范(19018)
(18984)
业大(18370)
(18185)
农业(17861)
(17642)
北京(16180)
师范大学(15788)
科学院(15310)
财经(14990)
(14520)
研究院(14453)
基金
项目(82423)
科学(64949)
基金(60041)
(55187)
研究(54983)
国家(54817)
科学基金(45491)
社会(35126)
社会科(33355)
社会科学(33350)
(32769)
基金项目(32569)
自然(30890)
自然科(30031)
自然科学(30022)
自然科学基金(29487)
(28406)
资助(24528)
教育(24186)
重点(20429)
(20348)
编号(20309)
(17123)
计划(16990)
科研(16358)
(16038)
成果(15437)
发展(15409)
科技(15281)
创新(15261)
期刊
(50201)
经济(50201)
研究(32575)
学报(24023)
科学(22372)
中国(21868)
(19898)
大学(17177)
学学(16468)
农业(13844)
(12621)
管理(12270)
教育(9639)
资源(9051)
经济研究(8259)
(8229)
金融(8229)
业经(8073)
技术(8062)
(7993)
(6888)
林业(6810)
财经(6807)
问题(6484)
(6296)
旅游(6296)
(6296)
(6283)
科技(6193)
业大(6123)
共检索到173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张薇  边佳胤  薛俊增  
洋山港是中国首个离岸式深水港口,小洋山位于洋山港海域北侧。2012年1月-12月对小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83种,隶属7门77属。其中硅藻门为主要类群,共51属143种,占物种丰富度的78.14%。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丰度为(7.01±6.26)×104cell/L。骨条藻(Skeletonema sp.)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为全年优势种,细长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leptopus)、碎片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菱形缝舟藻(Rhaphoneis rhomoides)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蒋琰  龚小玲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按季度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近岸水域18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3种,隶属于6门55属,主要类群为硅藻,其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61.65%。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丰度为(92.33±29.86)×104细胞/L。根据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及其生境特征基本上可分为3大类群:淡水类群、近岸广盐类群、高盐性外海类群。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第一优势种,年平均细胞丰度为(87.95±30.96)×104细胞/L。正是由于其细胞丰度和出现频率上的绝对优势,导致研究水域单一优势种突出,多样性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勇  张薇  薛俊增  陈立婧  
2012年对上海大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动态进行了逐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141种,隶属6门62属。以硅藻为主,共43属110种,占物种总种类的78.01%。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为(37.86±39.79)×104cell/l。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细长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lePtoPuS)、肋缝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该水域常见种。从水质参数和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路  王银平  蔺丹清  匡箴  刘思磊  刘凯  
为了解安庆新洲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2—11月对新洲水域9个断面的浮游植物现状进行季节性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浮游植物8门143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6.15%;其次是硅藻门,占29.37%;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隐藻门、甲藻门和黄藻门分别占12.59%、3.50%、3.50%、2.10%、1.40%和1.40%。浮游植物优势种共6种,分别为蓝藻门的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硅藻门的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绿藻门的丝藻(Ulothrix sp.)。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在14.09×10~4~487.98×10~4个/L之间,平均为63.05×10~4个/L;生物量变化在0.07~1.41 mg/L之间,平均为0.28 mg/L。密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黄湓闸(断面5)水域,最低值出现在春季的新洲尾(断面7)水域;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董家窑(断面6)水域,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皖河口(断面1)水域。利用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Shannon-Weiner指数(H’)变化范围为1.93~3.10,均值为2.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12~3.00,均值为2.21;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2~0.93,均值为0.79。Shannon-Wei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季节变化上无显著性差异。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为轻-中度污染状态,表明新洲水域水质状况良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冉  孙振中  张玉平  丁义  
根据2012年2-11月在青草沙邻近水域的采样调查,对调查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6属71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蓝藻和绿藻在群落中占有一定比重,此外还有少量的甲藻、金藻、隐藻和裸藻。浮游植物物种多为温带近岸物种并有少量淡水物种,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在该水域全年都具有较高的优势度。青草沙邻近水域网采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春季最高,为548.09 ind/ml,夏季其次,冬季最低,为2.19 ind/ml,冬季各站之间细胞丰度差异最小。该水域浮游植物密集区日迁移主要受潮汐作用影响,而季节变动则主要受冲淡水转向影响,与长江冲淡水季节性扩展方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振华  金海卫  潘国良  张洪亮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念   李云峰   吴凡   茹辉军   吴湘香   杨传顺   倪朝辉  
为了解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干流水域、八条一级支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共设置71个站位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时期不同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解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0.07×10~4~2 493.69×10~4 cells/L,生物量范围为0.001 1~21.072 2 mg/L。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是长江流域优势浮游植物门类。在空间上,由西往东,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呈增加趋势;硅藻门在浮游植物总丰度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蓝藻门和绿藻门则呈上升趋势。在时间上,鱼类育肥期的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普遍高于繁殖期和越冬期,蓝藻门和绿藻门在浮游植物总丰度中的占比也更高,硅藻门则更低。冗余分析、层次分割和变差分解结果表明,就全流域尺度而言,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对长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存在影响。在鱼类育肥期,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影响更大,其中水温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且水温与浮游植物总丰度及优势门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在鱼类越冬期,空间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影响更大,空间因子MEM3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雪  徐晓甫  戴媛媛  王宏  房恩军  侯纯强  高燕  郭彪  陈卫  
2016年5月、7月和11月分别对天津近岸海域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投放的人工鱼礁区及非人工鱼礁区(对照区)进行3个航次的调查,每个区域设置3个站位,共计12个站位。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8属58种,其中,硅藻门19属44种,甲藻门9属14种。物种以硅藻为主,占总物种的75.9%,其次为甲藻,占总物种的24.1%。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门的圆筛藻属和角毛藻属为主,主要有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星脐圆筛藻(C. asteromphalus)、格氏圆筛藻(C.granii)、虹彩圆筛藻(C.oculusiridis)、圆筛藻(Coscinodiscusspp.)、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劳氏角毛藻(Ch. lorenzianus)、旋链角毛藻(Ch. curvisetu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柔弱几内亚藻(Guianardia delicatula)、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翼鼻状藻印度变型(Proboscia alata f. indica)和夜光藻(Noctilluca scintillans)。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11月、7月和5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别为94.79×10~4、39.53×10~4和21.5×10~4 cell/m~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明显的季节差异,11月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比5月和7月高。从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对比来看,5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礁区外显著高于鱼礁区,7月和11月2014年鱼礁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鱼礁区和礁区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礁区外和2012年鱼礁区低于2010年和2014年鱼礁区,礁区外最低。研究表明,人工鱼礁的构建对于提高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不是一直增高,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明典  杨青瑞  李志华  刘绍平  黄木桂  吴志新  
于2005年3、6、9、12月对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沅水浮游植物共计6门147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43.53%和36.73%。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21×105ind./L,蓝藻密度最大为1.33×105ind./L;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3.97 mg/L,蓝藻生物量最大为3.42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大(4.64×105ind./L),夏季最小(1.6×104ind./L);生物量冬季最大(12.86 mg/L),夏季最小(0.2 mg/L)。水平分布密度和生物量均是牛鼻滩站最大,分别为6.03×105ind./L和29.6 mg/L。...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冬燕  林文鹏  赵敏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4.7×106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0.2×106ind/L,生物量均值为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74 ind/μL和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通过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不论在细胞密度还是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俊  张云  刘晓光  徐宁  赵习  胡思帆  邓金钗  马徐发  
2011—2012年对漳卫南运河流域19个采样位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5种(变种),隶属于8门131属。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159种),硅藻门次之(110种),再次为裸藻门(56种)和蓝藻门(49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年平均值为2 167.2×104cells/l,夏季最高为3350×104cells/l,秋季最低为1221×104cells/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67×104cells/l;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值为25.96 mg/l,夏季最高为54.43 mg/l,秋季最少为6.33 mg/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09 mg/l。浮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汤易上  刘强  程传东  杨铭玉  孟庆超  赵淑江  
【目的】为了解舟山东极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2月至10月进行连续四个季节的综合调查,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0属142种,其中硅藻47属104种,甲藻12属27种,隐藻4属4种,金藻和蓝藻2属2种,绿藻、黄藻和裸藻各1属1种。硅藻和甲藻是该海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共20种。浮游植物全年平均丰度为0. 46×103cells/L,总体上夏冬季丰度明显高于春秋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 07;丰富度指数平均为4. 59;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 65;三者的变化趋势为秋冬季高,春夏季低。【结论】RDA分析表明该区浮游植物分布与水温、盐度、溶解氧和营养盐紧密相关;此外,可能还受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雪  徐宾铎  杨晓改  任一平  
根据2013年调水调沙前(6月)、后(8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浮游植物与环境调查数据,研究该水域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黄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讨黄河调水调沙事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8种,隶属于4门40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30属66种,占总种数的74.2%;甲藻门次之,共6属16种,占总种数的18.2%;绿藻门共3属5种,占总种数的5.7%;金藻门仅1属1种。调水调沙前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和细弱圆筛藻,调水调沙后的优势种为梭状角藻和旋链角毛藻。浮游植物群落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