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9)
- 2023(12059)
- 2022(10818)
- 2021(10455)
- 2020(8543)
- 2019(19774)
- 2018(19650)
- 2017(36909)
- 2016(20166)
- 2015(22661)
- 2014(22260)
- 2013(21969)
- 2012(19919)
- 2011(17847)
- 2010(17611)
- 2009(16339)
- 2008(15594)
- 2007(12994)
- 2006(11171)
- 2005(9752)
- 学科
- 济(76116)
- 经济(76031)
- 管理(55631)
- 业(52194)
- 企(43035)
- 企业(43035)
- 方法(36201)
- 数学(31255)
- 数学方法(30855)
- 中国(21608)
- 农(21226)
- 财(18718)
- 学(17102)
- 业经(16821)
- 地方(14761)
- 贸(14515)
- 贸易(14508)
- 农业(14306)
- 易(14090)
- 理论(13812)
- 和(12781)
- 制(12429)
- 务(12016)
- 财务(11948)
- 财务管理(11927)
- 环境(11524)
- 技术(11370)
- 教育(11264)
- 企业财务(11170)
- 银(10717)
- 机构
- 大学(273166)
- 学院(271734)
- 管理(109127)
- 济(105010)
- 经济(102681)
- 理学(95048)
- 理学院(94005)
- 管理学(92228)
- 管理学院(91760)
- 研究(89635)
- 中国(66279)
- 京(58002)
- 科学(56562)
- 财(46906)
- 所(44619)
- 农(41249)
- 中心(40775)
- 研究所(40756)
- 业大(40272)
- 财经(37972)
- 江(37637)
- 范(37268)
- 师范(36962)
- 北京(36708)
- 经(34607)
- 院(32749)
- 农业(32271)
- 州(31209)
- 经济学(30532)
- 师范大学(29958)
- 基金
- 项目(189439)
- 科学(148340)
- 研究(140216)
- 基金(136544)
- 家(118091)
- 国家(117099)
- 科学基金(100800)
- 社会(86541)
- 社会科(81845)
- 社会科学(81827)
- 省(73788)
- 基金项目(73029)
- 自然(65958)
- 教育(64694)
- 自然科(64400)
- 自然科学(64387)
- 自然科学基金(63171)
- 划(62378)
- 编号(58927)
- 资助(56203)
- 成果(47302)
- 重点(42003)
- 部(41334)
- 发(39683)
- 课题(39613)
- 创(39382)
- 项目编号(36697)
- 创新(36633)
- 科研(36408)
- 大学(35658)
- 期刊
- 济(113753)
- 经济(113753)
- 研究(81045)
- 中国(51278)
- 学报(42819)
- 管理(39478)
- 科学(39373)
- 农(37459)
- 财(34832)
- 教育(33829)
- 大学(32309)
- 学学(30007)
- 农业(26781)
- 技术(23657)
- 融(20308)
- 金融(20308)
- 业经(19231)
- 经济研究(18721)
- 财经(17557)
- 图书(17462)
- 经(14914)
- 理论(14729)
- 问题(13926)
- 实践(13595)
- 践(13595)
- 业(13580)
- 科技(13538)
- 技术经济(12584)
- 版(12301)
- 现代(12120)
共检索到394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增毅
劳动合同解除和解雇保护法作为劳动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解雇保护法继续得到学界的重视。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合同解除和解雇保护的一般理论、解雇的正当理由以及不当解雇的法律救济等内容。合同解除和解雇保护的一般理论有学者通过比较80余个国家裁员保护制度要素,认为我国裁员保护立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增毅
2012年度,学界对劳动法的研究,涉及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基准法、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家政工的保护、反就业歧视、解雇保护法、集体劳动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方面。总体上看,研究更加深入,选题更具针对性,观点鲜明且有创新,研究的视域更加开阔,问题意识更强。但同时也存在对法律实施状况的关注较少、集体劳动法尚显薄弱、重大理论创新缺乏等问题。
关键词:
劳动法 研究综述 2012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伶俐
劳动法作为调节劳动关系的一项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它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劳动关系开始呈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复杂的劳动关系性质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现有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
关键词:
劳动法 课程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晖 葛家欣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保护股东利益以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的责任。在劳动法的视阙之下,这种责任表现为企业在劳动者就业、工资福利、健康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等方面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这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成实质正义。但在我国《劳动合同法》适用主体一元化背景之下,社会保障职能过多地配置给雇主,具有不合理性,如对小微型企业就尤为不利。因而,合理的制度设计应参照通行的国际劳工标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此外,国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职能,合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海平 赵敏
"受众劳动"(Audience Labour)这一概念是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Smythe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的。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从垄断资本的销售努力、资本的时空修复等角度探讨了"受众劳动"的商品化问题,且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受众劳动"的商品形式如受众意识、受众时间、受众数据以及传播资本对"受众劳动"的剥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受众劳动"理论引起了许多学者对"受众劳动"的价值理论等基础范畴的批判和争论。梳理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劳动"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海平 赵敏
受众劳动(Audience Labour)这一概念是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Smythe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的。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从垄断资本的销售努力、资本的时空修复等角度探讨了"受众劳动"的商品化问题,且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受众劳动"的商品形式如受众意识、受众时间、受众数据以及传播资本对"受众劳动"的剥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受众劳动"理论引起了许多学者对"受众劳动"的价值理论等基础范畴的批判和争论。梳理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劳动"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吕梦捷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员工参与的多元理论基础、员工参与的类型辨析和衡量以及员工参与机制的实施效果及影响三个方面对员工参与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整合。本文认为对比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对于员工参与的研究存在两大问题。其一,一元主义视角的研究多为"就事论事",难以从制度发展角度深入讨论员工参与机制的设置环境、实践过程以及它们对参与效果的影响;其二,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研究存在"假设偏狭",仅仅将员工参与是做劳资之间控制与反抗的争夺地带,易有失客观。只有在劳动关系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情境下员工参与机制中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行为逻辑以及各主体对这一机制的认知和反应,才能更加客观地挖掘员工参与对劳...
关键词:
员工参与 劳动关系 直接参与 代表制参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卞彬
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 ,本文依据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从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入手 ,对价值决定、与之相伴而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价值与分配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进行了介析 ,并提出了笔者的理论观点和主张。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鄢圣文 谭叙
《劳动合同法》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新法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的重大调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加速转型和要求政府提高管理水平。总体上,新法实施利大于弊,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但仍要特别兼顾主体内部非均衡发展可能带来的部分企业和劳动者利益受损。同时,政府需加强完善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调整期不必要的利益牺牲。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理论拓展和实证检验出发,加深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述评 劳动力市场 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倪婧琪 胡勇军
农民工举步维艰的维权现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农民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客观总结农民工法律维权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阻碍农民工法律维权的各种因素,提出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普法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为提高农民工维权实效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撑。
关键词:
劳动法 农民工 法律维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倪婧琪 胡勇军
农民工举步维艰的维权现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农民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客观总结农民工法律维权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阻碍农民工法律维权的各种因素,提出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普法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为提高农民工维权实效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撑。
关键词:
劳动法 农民工 法律维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1999年7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纪念《劳动法》颁布五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出席会议并讲话。尉健行在讲话中指出:要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斌
《劳动法》实施10年来走过了一段辉煌而又艰难的路程。实践证明,《劳动法》的实施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劳动争议的处理、社会保障的发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劳动争议纠纷与日俱增,要求修改《劳动法》的呼声日迫,各方仁智各见。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全兴 石超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劳动法变迁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前30年,由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公私所有制二元结构且具有一定社会法属性的劳动法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公有(国营)制的公法属性劳动法。改革开放40余年来,则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法属性劳动法,其中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产权改革等量齐观。上述变迁所形塑的劳动法现行模式的成效和不足表明,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与公法路径依赖的结合,法治与改革的互动,既是经验也有教训。面向新时代,把握"中国特色"的动态性和时代性,关键性难点是基于市场经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的劳动法一般性与基于中国国情的劳动法特殊性如何结合;改进劳动法现行模式,需要重构劳动法、民法和社会保险法的关系,以扩大劳动者保护范围并分类配置保护手段;优化劳动制度改革中的法治,应当加强单项劳动立法成果向劳动基本法的转化,地方劳动立法成果向中央劳动立法的转化,法律适用相对能动成果向劳动立法的转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关系的总体运行方式也从计划配置、国家用工、公共管理、行政调节、劳动保险转向市场配置、企业用工、经营管理、合同调节、社会保险。《劳动法》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立法,涵盖了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市场与就业促进、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与福利、劳动基准与劳动监察、法律责任与争议处理等,奠定了我国现代劳动法制的基础。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