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2)
- 2023(10552)
- 2022(8671)
- 2021(8170)
- 2020(6660)
- 2019(15253)
- 2018(14862)
- 2017(28555)
- 2016(15367)
- 2015(17679)
- 2014(17578)
- 2013(17448)
- 2012(17144)
- 2011(15767)
- 2010(16128)
- 2009(15328)
- 2008(15311)
- 2007(14032)
- 2006(12940)
- 2005(12137)
- 学科
- 济(87575)
- 经济(87499)
- 管理(42794)
- 业(37995)
- 方法(29805)
- 企(29605)
- 企业(29605)
- 数学(26322)
- 数学方法(26018)
- 中国(24315)
- 地方(19747)
- 农(19382)
- 贸(17072)
- 贸易(17062)
- 易(16632)
- 财(16302)
- 学(15612)
- 业经(15568)
- 制(15413)
- 地方经济(13546)
- 银(13412)
- 银行(13404)
- 融(13337)
- 金融(13337)
- 行(13069)
- 策(12601)
- 农业(12417)
- 环境(11783)
- 体(11081)
- 和(10665)
- 机构
- 大学(235237)
- 学院(233091)
- 济(116497)
- 经济(114392)
- 研究(90712)
- 管理(84274)
- 中国(71792)
- 理学(70754)
- 理学院(69938)
- 管理学(68880)
- 管理学院(68436)
- 财(52247)
- 京(50876)
- 科学(49217)
- 所(45931)
- 研究所(41042)
- 财经(40587)
- 中心(39928)
- 经济学(38408)
- 经(36933)
- 江(35261)
- 经济学院(34252)
- 农(33689)
- 北京(33546)
- 院(31941)
- 范(30994)
- 师范(30791)
- 财经大学(29817)
- 业大(27711)
- 州(27527)
- 基金
- 项目(140890)
- 科学(112450)
- 研究(106197)
- 基金(105206)
- 家(90668)
- 国家(89967)
- 科学基金(76519)
- 社会(71582)
- 社会科(67982)
- 社会科学(67966)
- 基金项目(52891)
- 省(50265)
- 教育(48059)
- 自然(45733)
- 资助(45296)
- 自然科(44698)
- 自然科学(44687)
- 自然科学基金(43925)
- 划(43242)
- 编号(40813)
- 成果(35381)
- 部(33567)
- 发(32057)
- 重点(31916)
- 国家社会(30987)
- 中国(29798)
- 教育部(29412)
- 课题(29367)
- 创(27912)
- 人文(27868)
- 期刊
- 济(139787)
- 经济(139787)
- 研究(82262)
- 中国(49420)
- 财(38141)
- 管理(34979)
- 农(31862)
- 科学(31298)
- 学报(31198)
- 融(27780)
- 金融(27780)
- 大学(24933)
- 经济研究(23996)
- 教育(23838)
- 学学(23348)
- 财经(22026)
- 农业(21786)
- 技术(19875)
- 经(19353)
- 贸(18411)
- 问题(18279)
- 业经(18238)
- 国际(17428)
- 世界(16331)
- 技术经济(13550)
- 统计(12761)
- 业(11909)
- 经济问题(11083)
- 策(10866)
- 经济管理(10716)
共检索到38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决策管理当局要特别重视对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决策当局需注重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对短期应变、中期结构升级与运行避险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全面的统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决策管理当局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叶淏尹 房誉
2012年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外围环境中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是我国本身的增长源泉受到挑战,我国的劳动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而房地产由于其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是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目前从长远利益出发我国对房地产市场回归合理价值的调控正在继续,这也将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压力。此时我国的政策选择就应当重点兼顾保增长、抑通胀和控房价三个部分,采用定向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和降低成本的供给管理政策。
关键词:
房价 宏观调控 供给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京
中国经济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必须将稳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经济学理论逻辑证明,只有就业稳,人们的收入预期才能稳;而人们的收入预期稳,消费需求才能稳,由此才能有效地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实现优先稳就业的目标同时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配合: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应该加力提效,并立足于供给侧重点推行结构性减税;另一方面,稳健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中性,确保货币供应松紧适度。
关键词:
稳中求进 稳就业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我国宏观经济在2010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后,于2011年步入增速下行的区间。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以及全球不平衡的逆转,意味着世界经济步入结构重构和格局转换时期,决定了世界经济改善的步伐不仅十分缓慢,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我国外部环境将面临持续的外需下滑和资本外逃的冲击,输入性衰退与波动具有中期化的趋势。因此,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稳增长"与中期"调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应利用刺激内需弥补外需的下滑,但刺激力度不宜过大,不宜对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做出过激反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昕东 王金明 吴桂珍 韩冬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1991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使人感到喜悦和困惑。说它令人喜悦,是因为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开始走出以1990年初为底的低谷;说它令人困惑,一是因为它使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测落空,二是出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1991年的宏观经济运行又是一个难得的实验场,我们可用经济运行的实况来检验各种理论假说,政策主张的真伪和得失。只要我们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实践的裁决,就会避免重犯一些不应出现的失误,提高我们的经济研究、政策咨询和行政决策的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关键词:
越南 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是趋势性的,不是"干扰型"的。2013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增长放慢、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型发展特征。2013-2015年是企业兼并重组的大好时机,是企业和产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预期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战。未来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走势 管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