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2)
- 2023(4411)
- 2022(3713)
- 2021(3404)
- 2020(2636)
- 2019(6261)
- 2018(5784)
- 2017(10003)
- 2016(5205)
- 2015(6007)
- 2014(6073)
- 2013(6239)
- 2012(6290)
- 2011(6109)
- 2010(6231)
- 2009(6023)
- 2008(5682)
- 2007(4794)
- 2006(4679)
- 2005(4487)
- 学科
- 济(50589)
- 经济(50569)
- 地方(14606)
- 管理(13122)
- 方法(12562)
- 地方经济(11578)
- 数学(11250)
- 数学方法(11214)
- 中国(10190)
- 业(9742)
- 学(8052)
- 业经(7668)
- 企(7355)
- 企业(7355)
- 农(6370)
- 经济学(6259)
- 融(5831)
- 金融(5831)
- 环境(5678)
- 制(5553)
- 贸(5480)
- 贸易(5476)
- 发(5296)
- 易(5213)
- 和(5170)
- 体(5129)
- 财(5047)
- 产业(4877)
- 关系(4690)
- 世界(4555)
- 机构
- 大学(86252)
- 学院(84699)
- 济(50866)
- 经济(50146)
- 研究(37518)
- 管理(29324)
- 中国(28575)
- 理学(24496)
- 理学院(24153)
- 管理学(23894)
- 管理学院(23719)
- 财(20538)
- 所(18864)
- 科学(18819)
- 京(18000)
- 经济学(17425)
- 研究所(16775)
- 财经(15947)
- 中心(15898)
- 经济学院(15285)
- 经(14493)
- 院(13015)
- 江(12506)
- 北京(11978)
- 财经大学(11701)
- 科学院(11635)
- 范(11281)
- 师范(11240)
- 社会(11154)
- 经济研究(10427)
- 基金
- 项目(49572)
- 科学(39604)
- 研究(37372)
- 基金(37228)
- 家(31832)
- 国家(31599)
- 社会(26988)
- 科学基金(26762)
- 社会科(25673)
- 社会科学(25666)
- 基金项目(18874)
- 省(17482)
- 教育(16028)
- 资助(15157)
- 划(14760)
- 自然(14692)
- 自然科(14321)
- 自然科学(14319)
- 自然科学基金(14074)
- 编号(13522)
- 发(12574)
- 济(12556)
- 经济(12453)
- 国家社会(12112)
- 重点(11585)
- 部(11583)
- 成果(11210)
- 发展(10937)
- 展(10807)
- 中国(10571)
共检索到150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明
韩国经济预计在2010年取得5.9%的增长率的基础上,2011年有望取得3.8%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复苏势头有回落的趋势,欧洲的财政危机仍有可能持续,使得韩国主要产业的出口和投资增幅预计都将回落,民间消费也因政策效果和资产效果的萎缩等原因很难期待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因此,韩国经济要在2011年复苏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比较困难,这就要求韩国政府在制订经济刺激计划退出战略时更加慎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山
〕韩国经济在经历了1994和1995两年辉煌之后,1996年却急转直下陷入迷惘。韩国经济1996年所暴露的和1997年所面临的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周期性的衰退。今后一个时期内,韩国必须加快实现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以克服“高费用、低效率”的结构性难题,从而改善国际收支。1997年以后的韩国经济不再会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其增长速度大致可保持在6%上下。注重增长质量,控制费用上涨,压缩通胀与复而增长的外债规模,将是1997年及其以后一个时期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97韩国,经济,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成勲 金承男
一、国际经济秩序变化与东北亚经济区域化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欧洲和美洲的表现是欧洲东西大联合体(EEA)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此相对应,在亚洲,马来西亚总理1991年3月提议建立东亚经济协议会,其范围是东盟6国,南北朝鲜,日本、中国、印度支那3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钟范
本文围绕韩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部门发展特点以及社会经济需求特点对 2 0 0 2年的韩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回顾 ,继而从韩国国内和国外经济环境特点出发 ,对 2 0 0 3年韩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韩国 经济形势 回顾与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山
尽管 2 0 0 3年以来韩国主要产业发展面临着内需与投资增势明显放缓 ,景气指标不及上年的局面 ,但预计随着出口的稳步增长与带动 ,2 0 0 3年大多数产业的发展还会保持在与上年相似的水平上。
关键词:
韩国经济 主要产业 发展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晓民
本文拟论述2001-2005年期间韩国经济的起伏过程,认为继金融危机后,2001年是韩国经济的第二次经济衰退期,2002年则是韩国经济的第二次复苏期,2003年到2005年上半年期间为韩国经济的萧条期,并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对2005-2007年的韩国经济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韩国经济 经济衰退 经济复苏 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今玉
韩国妇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但在"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是韩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韩国经济发展也使妇女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参与经济意识增强,法律地位有显著提高,素质上升,婚姻家庭观也发生了变化。但经济发展并没有根本解决男女不平等问题,还需要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等方面条件的具备和配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成
本文通过分析韩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成因要素以及韩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韩国是如何变危机为机遇,不仅调整和改革了金融机构和产业结构,还较快地恢复和发展了其经济实力,使韩国经济的发展战略更具持续性和竞争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国际化 结构调整 贸易政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玉洁
<正>1876年,朝鲜王朝与日本签订《江华岛条约》,在此之后的1878年设立的日本第一银行釜山分行成为韩国第一家银行,韩国本国的第一家银行则是1899年成立的大韩天一银行(现为友利银行)。此后,随着银行设立越来越多,银行条例等制度也陆续颁布,韩国银行业开始发展。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银行体系,是执行日本产业政策和侵略政策而掠夺资源的一种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 金碚 张其仔 原磊
"后危机时代"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边界出现模糊;四是产业转移速度将加快。当前中国工业运行中既面临着一些有利因素,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看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利用VAR模型和SARIMA模型进行预测认为,2011年中国工业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全年增速将维持在12.5%左右。为此,国家应调低工业增速预期,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0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9.6%,增速略有回落;CPI上涨4%,通胀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从紧来控制通胀,通过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转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勇
韩国经济增长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并在其后的30年里一直保持着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事实不仅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而且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誉为“韩国奇迹”。为了探析其高速发展的原因,包括韩国学者在内的各国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分析、研究和阐释其高速增长背后的种种原由。上海财经大学韩国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柱锡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两次访韩,写成了《韩国经济开发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开发论的角度,对韩国奇迹作了透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沅 朱隽
韩国经济危机研究王沅朱隽1997年以来,亚洲地区不断发生金融动荡,影响波及全球。近期韩国又发生经济与金融动荡。此次韩国危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由韩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本文将探讨韩国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鹏九
纵观1962—1992年间韩国经济的发展历史,韩国错过了两次足以保持稳定国际收支的良机,即1979年和1989年。1979年,由于朴正熙在实施重化工业化过程中犯有重大决策失误,继1977、1978两年经济空前繁荣之后,忽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而导致国民痉济投资过热、失控,出口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严重,使国民经济全面陷于萧条之中。1980年全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