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6)
2023(12352)
2022(10431)
2021(9843)
2020(8047)
2019(18313)
2018(17941)
2017(33581)
2016(18452)
2015(20564)
2014(20681)
2013(19639)
2012(18315)
2011(16605)
2010(17149)
2009(16652)
2008(15736)
2007(14168)
2006(13013)
2005(12193)
作者
(49478)
(41323)
(40600)
(39438)
(26194)
(19442)
(18782)
(15767)
(15682)
(14995)
(13994)
(13786)
(13417)
(13313)
(13266)
(12805)
(12145)
(12014)
(11896)
(11805)
(10638)
(10042)
(9957)
(9461)
(9374)
(9270)
(9269)
(9240)
(8344)
(8207)
学科
(62843)
经济(62742)
管理(56364)
(51403)
(43989)
企业(43989)
(28289)
金融(28282)
中国(27813)
(27028)
银行(27009)
(26161)
(25033)
(24390)
(20163)
方法(20106)
业经(17033)
数学(17001)
数学方法(16736)
(16474)
(14872)
财务(14822)
财务管理(14785)
地方(14748)
企业财务(14082)
体制(12977)
(12886)
贸易(12873)
(12849)
农业(12645)
机构
学院(244244)
大学(242309)
(103445)
经济(100958)
管理(88735)
研究(88267)
中国(76198)
理学(73556)
理学院(72740)
管理学(71614)
管理学院(71116)
(57613)
(51668)
科学(48002)
(43818)
中心(43024)
财经(42072)
(40471)
研究所(38596)
(38029)
(37824)
北京(33222)
(32222)
(32080)
经济学(31986)
(31892)
师范(31751)
财经大学(30950)
业大(30540)
农业(28948)
基金
项目(150808)
科学(118744)
研究(117973)
基金(107360)
(91573)
国家(90704)
科学基金(77693)
社会(74298)
社会科(70373)
社会科学(70363)
(59447)
教育(55073)
基金项目(54885)
(49629)
编号(49563)
自然(46578)
自然科(45471)
自然科学(45459)
自然科学基金(44654)
资助(44018)
成果(43648)
课题(36237)
重点(34568)
(34480)
(34100)
(33221)
(32369)
(32063)
项目编号(30559)
国家社会(30527)
期刊
(124454)
经济(124454)
研究(85345)
中国(62487)
(47598)
(44369)
金融(44369)
管理(36394)
(35992)
教育(35898)
学报(33271)
科学(30944)
大学(26671)
学学(24643)
农业(22951)
技术(21796)
财经(21737)
经济研究(20108)
业经(19315)
(18708)
问题(14867)
(14135)
国际(13616)
理论(13281)
实践(11852)
(11852)
职业(11622)
世界(11519)
(11486)
论坛(11486)
共检索到41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同明  白素霞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对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对诸多法规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等进行了评述;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今后改革的难点做出分析判断;同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赤榴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十年。旧的一大统银行模式初步打破,新的中央银行体制已经建立,在信货资金管理、信用形式、利率制度、货币信货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企业化等各个领域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是,新旧体制并存交替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暴露:通货膨胀恶化、银行信誉下降、财政赤字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88年和1989年的严重通胀被克服之后,迎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时隔不到三年,1992年到1995年,通货膨胀又成为威胁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问题。伴随通胀,还发生了相当程度的泡沫经济现象。这样,政府不得不下决心采取一系列紧缩银根的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1995年,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实现了把通胀率控制在15%左右的调控目标。中国经济为什么在快速增长时期总也摆脱不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我们认为,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按改革预期建立、分设了几个金融机构,而在于这些机构是否按改革预期赋于它的功能正常远转,并在运转中发挥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此判断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则不能得出过高评价。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人民银行北京分行课题组  
本课题主要是以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为背景,提出近期金融体制配套改革的一些建议供参考。一、进一步强化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的双重目标 1.围绕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更加有效地发挥金融宏观调控作用,切实完成总量均衡、结构均衡、提高效益、分配公平的基本任务。对实行"双保"的国营大中型骨干企业,必须保证资金供应。有保就要有压,要进一步解决三角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韵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有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保障。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保险缺失、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手段及配套政策乏力等几个方面。财政部门是金融资产的主管部门,金融风险的处置常常通过财政的方式解决,而金融风险也往往引发财政风险。因此,政府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承担起金融支农的支撑者和推动者的责任。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的具体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匡家在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魏琦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简单地说,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是指货币当局的调控意图是否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或收缩,有效地传递到相关领域,从而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在此,我们可以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20年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用了较短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金融业的发展历程。金融体制改革的速度不是慢了,而是够快的了。现在,需要展开深入探讨,统一认识,以继续深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根有  
金融是资金流通的总称,它产生于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的资金交易。资金交易的结果产生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在我国资金交易主要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条件下,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状况大体上就反映了社会资金交易即我国的金融状况。90年代的中国金融是80年代中国金融的发展,90年代的中国金融问题应从80年代以来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动中去揭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高培勇  王朝阳  汪川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既应立足于国内,建立能够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的现代金融体系;又要着眼于国际,通过开放与合作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治理的不断完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应按照充分市场化和稳步国际化的主线,本着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清利率市场化、汇率体制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关键领域的相互制约关系,形成一套较为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从机构、市场、监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好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