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0)
- 2023(8095)
- 2022(7178)
- 2021(6561)
- 2020(5615)
- 2019(13394)
- 2018(12873)
- 2017(24286)
- 2016(13149)
- 2015(15297)
- 2014(15665)
- 2013(15905)
- 2012(15418)
- 2011(14358)
- 2010(14625)
- 2009(13973)
- 2008(13841)
- 2007(12475)
- 2006(11057)
- 2005(10186)
- 学科
- 济(81286)
- 经济(81232)
- 管理(34635)
- 业(32193)
- 方法(30479)
- 数学(27029)
- 数学方法(26851)
- 企(24940)
- 企业(24940)
- 地方(19594)
- 中国(18233)
- 农(16779)
- 学(15473)
- 财(14341)
- 业经(13962)
- 地方经济(13352)
- 贸(12776)
- 贸易(12771)
- 易(12286)
- 制(11705)
- 农业(11176)
- 和(10558)
- 融(10352)
- 金融(10350)
- 环境(9830)
- 银(9789)
- 银行(9766)
- 行(9381)
- 体(8609)
- 理论(8502)
- 机构
- 大学(206132)
- 学院(204304)
- 济(98392)
- 经济(96523)
- 研究(77721)
- 管理(75186)
- 理学(63821)
- 理学院(63017)
- 管理学(62043)
- 管理学院(61638)
- 中国(58746)
- 科学(45260)
- 京(43800)
- 财(42197)
- 所(40699)
- 研究所(36744)
- 农(35263)
- 中心(34606)
- 财经(33309)
- 经济学(31616)
- 江(31375)
- 经(30018)
- 业大(28869)
- 经济学院(28288)
- 北京(28269)
- 农业(27721)
- 院(26876)
- 范(26830)
- 师范(26616)
- 州(24381)
- 基金
- 项目(126818)
- 科学(99109)
- 研究(92412)
- 基金(91972)
- 家(79903)
- 国家(79265)
- 科学基金(66637)
- 社会(59836)
- 社会科(56682)
- 社会科学(56664)
- 省(48604)
- 基金项目(48450)
- 教育(41639)
- 自然(41273)
- 划(41050)
- 自然科(40248)
- 自然科学(40234)
- 自然科学基金(39540)
- 资助(38063)
- 编号(37025)
- 成果(30798)
- 发(29217)
- 重点(29169)
- 部(28768)
- 创(25664)
- 课题(25602)
- 国家社会(25056)
- 教育部(24535)
- 科研(24171)
- 创新(24156)
共检索到32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2011年经济形势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总体完成了由政府向市场的转变,但内需、外需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内需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外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扎实。由于2011年出口增速会有较大回落,可能导致经济增速的下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总体看,我国经济仍处于由危机应对向常规增长转型的过程之中,也正在开始由传统发展方式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型。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不断调整、退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以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基础的发展方式正在逐步推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苏省信息中心课题组 刘伟良 赵登辉
该文对2010年江苏经济发展状况、特征等做出较为全面细致地总结与分析,同时明确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通胀压力、收入增长、消费促进等现实问题。在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多方因素的比较分析下,运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三种情景模拟下对2011年江苏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江苏经济 分析 预测 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杜飞轮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以"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为目标,要从进一步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防止资产泡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以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0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9.6%,增速略有回落;CPI上涨4%,通胀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从紧来控制通胀,通过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0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充分显现,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持续增长、价格基本稳定的良好局面。展望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新兴战略性产业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1993年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高增长年份,也是年内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的特殊年份。预计全年GNP可比价增长率在13%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1993年7月份以后,随着中央6号文件下达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工业增长速度出现较大滑落,月增长率从6月份的30.2%滑落到10月份的16.4%.落差高达13.8个百分点,10月份之后,随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工业增长速度又出现较大反弹,并重新进入高增长状态,调控时滞大大缩短,这种情况在改革以来各年份中是首次出现的。我们认为,1993年的经济增长特点,是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双重转轨背景下形成的,标志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曲凤杰 张哲人
2010年全球经济呈现前高后低走势。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就业和产能过剩将成为各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全球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更趋复杂,贸易摩擦可能转变为经济和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建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和科研局共同主办、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2011年经济形势座谈会——2010年回顾与2011年展望"于2011年2月11日至13日在河北燕郊召开。社科院党组成员王伟光、武寅、李扬、李秋芳、黄浩涛、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出席会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一季度,各主要经济体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但二季度以来增速明显放缓,全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尽管各主要经济体私人消费和投资有所恢复,但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全球总需求增长明显乏力,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希腊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先后爆发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救助和刺激政策空间缩小,政策手段及效果的局限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物价上涨和结构调整压力并存,经济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建议把"控物价、启规划、稳复苏"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线。适当调低经济增长目标,利于进一步控制价格水平上涨,利于"十二五"规划开局更好。货币政策应向中性即稳健性定位,建议适度把握新增信贷规模,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仍应持续,并重在"稳需求、扩供给、挤泡沫、纠扭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劲松
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具体表现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且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农业发展环境继续改善。同时,农村改革在若干领域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产品贸易逆差急剧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等问题。展望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