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5)
- 2023(12367)
- 2022(10239)
- 2021(9448)
- 2020(7674)
- 2019(17776)
- 2018(17092)
- 2017(32454)
- 2016(17014)
- 2015(19276)
- 2014(19248)
- 2013(19241)
- 2012(18431)
- 2011(17162)
- 2010(17444)
- 2009(16650)
- 2008(15818)
- 2007(14034)
- 2006(12998)
- 2005(12302)
- 学科
- 济(93482)
- 经济(93406)
- 管理(46736)
- 业(44392)
- 企(35197)
- 企业(35197)
- 中国(32263)
- 方法(31576)
- 数学(28096)
- 融(28046)
- 金融(28046)
- 数学方法(27851)
- 银(25977)
- 银行(25972)
- 行(25286)
- 地方(23288)
- 农(21094)
- 财(20497)
- 制(18984)
- 贸(18342)
- 贸易(18326)
- 业经(18143)
- 易(17881)
- 学(15380)
- 农业(14136)
- 地方经济(13985)
- 策(12912)
- 体(12742)
- 环境(12533)
- 中国金融(11616)
- 机构
- 大学(249497)
- 学院(247954)
- 济(127257)
- 经济(124999)
- 研究(95898)
- 管理(92085)
- 中国(81799)
- 理学(77324)
- 理学院(76462)
- 管理学(75556)
- 管理学院(75075)
- 财(58596)
- 京(53112)
- 科学(49552)
- 所(47599)
- 财经(45358)
- 中心(44438)
- 研究所(42507)
- 经济学(42245)
- 经(41341)
- 经济学院(37841)
- 江(36593)
- 北京(35177)
- 院(33741)
- 财经大学(33623)
- 农(33257)
- 范(31898)
- 师范(31710)
- 州(29423)
- 融(28376)
- 基金
- 项目(151597)
- 科学(121299)
- 研究(116454)
- 基金(113335)
- 家(96555)
- 国家(95793)
- 科学基金(82239)
- 社会(78793)
- 社会科(75038)
- 社会科学(75020)
- 基金项目(57543)
- 省(54674)
- 教育(51866)
- 自然(48159)
- 资助(47797)
- 自然科(47037)
- 自然科学(47026)
- 划(46666)
- 自然科学基金(46244)
- 编号(45335)
- 成果(38662)
- 部(35898)
- 发(35314)
- 重点(34568)
- 国家社会(34099)
- 课题(32036)
- 中国(31924)
- 教育部(31804)
- 创(31330)
- 性(30922)
- 期刊
- 济(148494)
- 经济(148494)
- 研究(89315)
- 中国(52963)
- 财(42914)
- 融(42846)
- 金融(42846)
- 管理(37511)
- 农(30888)
- 科学(30863)
- 学报(29166)
- 经济研究(25777)
- 财经(23880)
- 大学(23595)
- 教育(23463)
- 学学(21910)
- 技术(21107)
- 经(20862)
- 农业(20546)
- 业经(19454)
- 问题(18969)
- 贸(18889)
- 国际(18378)
- 世界(16747)
- 技术经济(14087)
- 统计(12909)
- 理论(12356)
- 经济问题(11728)
- 现代(11663)
- 业(11408)
共检索到413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张红亮
2011年1月9日,"2011'特华金融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20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主办,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主持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任戴根有和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评论发言,现将论坛的精彩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王丹惠 王春华
2012年12月8日,由《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和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实务部门以及《中国流通经济》、《会计之友》杂志社有关期刊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在10%左右,经济运行已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左右,价格上行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将由"危机管理"回归常态,国家可能采取中性偏松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2011年 经济发展趋势 宏观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炎 王如丰 魏熙晔 黄晶
为推动金融经济周期前沿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对接与融合,2017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金融经济周期论坛(2017)"在浙江工业大学隆重召开。论坛由《经济研究》编辑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浙工大高级经济研究中心承办。论坛召集人陈昆亭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教授和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张永山分别致辞。论坛采用"主旨演讲"和"分会场
关键词:
资产泡沫 汇率传递 金融经济周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赵家章
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依然低位运行,尽管有些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回升,但经济向上运行的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于2013年6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200多位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家媒体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宏观政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2008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本文对中国经济进入下降周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中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保增长是2009年宏观政策的核心。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伴随着经济周期下行,中国将告别通胀,迎来通货紧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周期 保增长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王小广
一、200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2007年,我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增长比上年有所加快,整体经济基本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凡 王文武
一、国内经济的一些积极变化 在去年9.11事件发生后,分析家预测2002年中国经济将不容乐观。当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幅大幅降低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却大大好于预期。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0%,呈现出逐季加快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33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08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0亿元,增长6.6%。出现这样的积极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有我国四年来积极的宏观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冯明 张慧慧 李双双 张彬斌 左鹏飞 孙博文 李莹
2022年上半年,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加息潮,可能诱发部分国家经济衰退与主权债务危机。中国经济2022年1月至3月中上旬稳中向好,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受突发疫情影响下行压力明显增大,5月下旬以来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和多项纾困政策落地,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边际修复态势。然而,由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尚未根本改善,叠加乌克兰危机、美联储加息等外部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重视的是,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疫情反复、出口下行、房地产供需双弱三项风险叠加的挑战,民营企业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的不利局面可能加剧,对经济回归常态化增长造成拖累。为了更加有效地化解三重压力、更加精准地应对三项风险叠加、更加有力地促进经济持续修复,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应对:一是及时谋划储备增量政策,为经济修复提供助力;二是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三是坚持保链稳链与疫情防控并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畅通;四是强化就业优先在宏观政策中的导向地位,加大力度缓解总量和结构性就业压力;五是从供需双侧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六是防范外部风险向中国的溢出效应,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外部风险 增量政策 扩大内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海晏 王静 陈晓梅
2012年12月8日,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新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的微观影响"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会计之友》杂志社等单位的五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
2011年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对于百姓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上半年,从宏观经济指标看,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在这一背景下央行推出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然而,本文的研究认为,2011年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物价向上和经济向下,紧缩的货币政策既难以稳定物价,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物价总水平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延南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艰难,且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增长不平衡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GDP增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全年CPI涨幅在4 5%左右,其中受翘尾因素影响,CPI月度涨幅高点可能出现在一季度。宏观政策方面,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稳中偏紧,信贷规模控制仍将是主要手段。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速增长与短线约束——1992年经济形势及今后宏观政策取向分析
调整我国宏观政策取向还为时过早——兼评2001年我国的经济形势
两难困境中的增长路径转换和宏观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0)”国际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宏观形势谨慎乐观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08年会综述
1998──1999: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
复杂多变经济形势背景下的宏观政策抉择
经济进入调整期 宏观政策需中性偏松——2008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预测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2009年特华金融论坛综述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综述
经济增长降中趋稳 宏观政策灵活微调——2010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