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2)
2023(14062)
2022(11536)
2021(10526)
2020(8922)
2019(19899)
2018(19144)
2017(35733)
2016(19284)
2015(21121)
2014(20731)
2013(20862)
2012(19627)
2011(17658)
2010(18034)
2009(17258)
2008(17429)
2007(15472)
2006(14040)
2005(13089)
作者
(58881)
(49447)
(49209)
(46459)
(31617)
(23396)
(22156)
(19150)
(18774)
(17525)
(17233)
(16303)
(15953)
(15855)
(15520)
(14940)
(14605)
(14243)
(14195)
(14128)
(12404)
(12105)
(12060)
(11449)
(11170)
(11026)
(10866)
(10586)
(9772)
(9680)
学科
(106296)
经济(106182)
(83469)
(73487)
企业(73487)
管理(69294)
方法(40210)
数学(31748)
数学方法(31540)
业经(30183)
(27938)
(27604)
中国(24280)
地方(20844)
农业(20483)
(19884)
财务(19877)
财务管理(19850)
(19437)
企业财务(18838)
(17701)
技术(17272)
(16549)
贸易(16541)
(16113)
(16045)
(15896)
(15535)
银行(15491)
(15076)
机构
学院(293120)
大学(290427)
(135654)
经济(133497)
管理(115034)
研究(101204)
理学(98552)
理学院(97493)
管理学(96126)
管理学院(95595)
中国(82677)
(62463)
(60276)
科学(60116)
(55293)
(51957)
财经(49579)
研究所(46976)
中心(45435)
(45148)
(44729)
业大(43907)
农业(43717)
经济学(42561)
经济学院(38247)
北京(37765)
财经大学(36654)
(35471)
(34546)
商学(33516)
基金
项目(189211)
科学(150606)
基金(141775)
研究(132517)
(124795)
国家(123692)
科学基金(106718)
社会(90145)
社会科(85454)
社会科学(85428)
基金项目(75061)
(72878)
自然(69462)
自然科(67930)
自然科学(67908)
自然科学基金(66820)
(60786)
教育(58081)
资助(57145)
编号(49175)
重点(42693)
(42020)
(41824)
(41726)
(41402)
创新(38636)
国家社会(38396)
成果(38044)
科研(36243)
教育部(35859)
期刊
(158386)
经济(158386)
研究(90690)
中国(54359)
(50682)
(50499)
管理(47752)
学报(46794)
科学(44714)
大学(35361)
学学(34307)
农业(34167)
(32741)
金融(32741)
财经(26145)
经济研究(26033)
业经(24850)
技术(24282)
(22597)
(20461)
问题(20143)
技术经济(18489)
(16785)
教育(16784)
世界(16367)
国际(15532)
商业(14713)
现代(14689)
统计(14156)
(13904)
共检索到451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良性发展格局,但通货膨胀高企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我国政府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遏制房价、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稳定了经济增速,降低了经济金融风险。2011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消费,积极应对通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险业应科学判断行业发展形势,加快推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推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志刚  王传毅  
保险需求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选取了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建立了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储蓄存款、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模型,并引入了总保险费的滞后变量来修正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保险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论述了不同因素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已逐渐展开。在外部需求下降和通胀压力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起点。作者在对国内消费、物价、贸易投资结构调整等具体走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中国经济有望延续2010年的复苏势头,而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防通胀不容忽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杜飞轮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以"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为目标,要从进一步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防止资产泡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以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实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2010年我国保险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保费收入大幅增长,保险在新领域内亦稳步推进,市场竞争结构有所改善,资金运用收益增加,行业资产总额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11年,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扎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我国保险市场将遵循"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保健康、严监管促发展、建秩序育诚信、推改革求创新"的基本方向,继续推进战略性调整和转型,保险业不仅规模继续增加而且理性竞争、市场秩序、资本约束与监管等方面,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汪红驹  汤铎铎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在全球复苏步履维艰之时,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总结2010年的宏观调控,在强调保增长的同时,对调结构的重视稍嫌不足。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机稍晚,力度也不太够。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将步入政策紧缩期,适当的政策排序应该是抑通胀、调结构、稳增长。我们预测,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9.6%,CPI上涨4.3%。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朱衡  
本文选择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与保险业增长之间的互动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19822015年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以及保险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分析后得出: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与保险业增长相互机理关系中,保险制度变迁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宏观经济对保险业增长和保险制度变迁有贡献程度不高的正效应,保险业发展更多的依赖保险制度变迁;保险业增长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度尚未完全凸显等结论。为宏观经济发展、保险制度建设与保险业增长,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朱衡  
本文选择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与保险业增长之间的互动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1982~2015年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以及保险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分析后得出: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与保险业增长相互机理关系中,保险制度变迁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宏观经济对保险业增长和保险制度变迁有贡献程度不高的正效应,保险业发展更多的依赖保险制度变迁;保险业增长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度尚未完全凸显等结论。为宏观经济发展、保险制度建设与保险业增长,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速和口服特效药上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2022年,全球将真正进入"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渐退出,全球通胀水平有望高位回落;中国经济在政策偏暖的托底作用下,仍将维持在合理增长水平;主要市场震荡之后回归平稳,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贾斯莹   宋艳伟  
<正>当前全球经济金融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依然较多。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将更为明显。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表现将好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美欧通胀在高基数下继续回落。欧美央行大概率结束本轮紧缩货币周期,美元指数将逐步走弱,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资本将增加。
关键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鸣  叶安照  
本文认为保险业在分流社会储蓄,辅助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安全消费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将为提高内需、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应采取更具激励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提高产业的供给水平和层次,提升居民保险意识,进而扩大保险业的服务领域和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