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3)
2023(7179)
2022(6134)
2021(5580)
2020(4456)
2019(10386)
2018(9734)
2017(17831)
2016(9355)
2015(10725)
2014(10678)
2013(10960)
2012(10769)
2011(10203)
2010(10289)
2009(10051)
2008(9613)
2007(8478)
2006(7979)
2005(7662)
作者
(30596)
(25775)
(25608)
(24407)
(16556)
(12327)
(11566)
(10041)
(9872)
(9199)
(8999)
(8686)
(8637)
(8385)
(8369)
(8129)
(7627)
(7596)
(7499)
(6953)
(6529)
(6422)
(6323)
(6178)
(5940)
(5784)
(5754)
(5341)
(5306)
(5023)
学科
(67270)
经济(67226)
管理(25572)
(21581)
方法(21577)
数学(19293)
数学方法(19172)
(17343)
企业(17343)
地方(16294)
中国(14800)
(13047)
地方经济(12200)
业经(10731)
(10266)
(9948)
金融(9948)
(9312)
贸易(9303)
(9206)
(9196)
(8913)
(8174)
银行(8151)
(7974)
环境(7726)
经济学(7677)
(7360)
(7284)
(6754)
机构
大学(152810)
学院(148918)
(77200)
经济(75919)
研究(63512)
管理(52525)
中国(49613)
理学(44089)
理学院(43512)
管理学(42779)
管理学院(42492)
科学(35540)
(33490)
(33326)
(33262)
研究所(29849)
中心(27218)
财经(26143)
经济学(25818)
(25461)
(23867)
经济学院(22837)
(22806)
(22577)
北京(21866)
农业(20074)
业大(19793)
财经大学(19546)
科学院(19399)
(18505)
基金
项目(91892)
科学(72557)
基金(69338)
研究(63616)
(62119)
国家(61660)
科学基金(51589)
社会(43290)
社会科(41128)
社会科学(41115)
基金项目(34832)
自然(33147)
(32783)
自然科(32382)
自然科学(32370)
自然科学基金(31851)
资助(29863)
(28942)
教育(27987)
编号(22452)
重点(21580)
(21275)
(21021)
国家社会(19041)
成果(18648)
(18373)
教育部(18087)
中国(17680)
科研(17421)
创新(17368)
期刊
(94716)
经济(94716)
研究(54186)
中国(32688)
(24958)
学报(24906)
管理(23710)
科学(23303)
(22540)
(19154)
金融(19154)
大学(18856)
学学(17849)
经济研究(17099)
农业(15131)
财经(14943)
(13091)
技术(12291)
问题(11627)
业经(11363)
国际(11245)
(11074)
教育(10889)
世界(10345)
技术经济(9319)
统计(8498)
(8435)
理论(7508)
经济管理(7486)
经济问题(7183)
共检索到25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  辛华  海苑苑  
2011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并呈现逐步分化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复苏主引擎的作用仍然突出,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趋缓的困扰。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隐患未除、全球金融系统依然脆弱以及发达国家自身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全球经济方向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继续充当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增速将趋于放缓。发达经济体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迫于财政赤字压力采取财政紧缩措施,而新兴经济体预计将实施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晓松  
2011年全球经济发展跌宕起伏,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复苏势头有所减弱。尤其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持续发酵,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造成了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的剧烈动荡;相比而言,新兴市场国家总体保持较高增速,但受外需环境恶化、较大通胀压力等因素影响,也出现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一季度,各主要经济体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但二季度以来增速明显放缓,全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尽管各主要经济体私人消费和投资有所恢复,但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全球总需求增长明显乏力,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希腊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先后爆发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救助和刺激政策空间缩小,政策手段及效果的局限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11年是充满动荡的一年。日本特大地震、中东北非政治风波、欧洲债务危机,来自自然和社会、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冲击重重叠叠。世界各国疲于应对,宏观政策频繁调整,国际协调难度加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12年的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形势,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2012年或许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难的一年。欧债危机难以化解,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影响之广、拖延之久,超过了危机之初大多数人的估计。希腊政经危局一再恶化,"退欧"风险不断牵动国际社会脆弱的神经。西班牙地区性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跃春  
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势头弱于上年。突出变化是西方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态势,新兴市场增速普遍放缓。东西方国家均加快了区域合作脚步,各种形式的自贸区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风景线。在全球经济走弱,尤其是新兴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2010年上半年,受以希腊为典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疲弱和失业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显现端倪,全球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经济二次探底之说随即浮出水面。到了下半年,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出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到初步缓解,减少了对欧洲以及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压力,各国经济利好数据纷纷出台,全球经济实现了持续复苏性增长。2010年全球经济最终能够延续2009年的复苏态势实属不易,可谓是艰难复苏的一年;与此同时,随着各国经济复苏差距和不同步的进一步拉大,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协调出现分化,特别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导致未来全球经济不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柴国基  
2013年,全球经济延续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温和复苏,且复苏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发达国家的财政问题出现缓解,金融市场相对平稳,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上升,其中美国率先退出实行了5年之久的超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国立  
2016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依然波诡云谲。实体经济一如既往地疲软,货币政策分化加剧,政经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不确定性"被纳入这一年的重要关键词,"人心思变"对主要发达国家带来巨大冲击波,"中国故事"则构成世界发展大潮的独特风景线。全球经济再度低迷增长。年初时我们一度期待全年有更好的表现,然而形势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国立  
2016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依然波诡云谲。实体经济一如既往地疲软,货币政策分化加剧,政经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不确定性"被纳入这一年的重要关键词,"人心思变"对主要发达国家带来巨大冲击波,"中国故事"则构成世界发展大潮的独特风景线。全球经济再度低迷增长。年初时我们一度期待全年有更好的表现,然而形势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10年,各国金融风险隐患尚未消除,全球经济经过年初较快复苏后重趋疲软,全年增速约为4.6%,较上年的大幅衰退明显改善,基本接近2003~2007年平均增速。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分别增长2.5%、1.8%和3.5%,新兴市场快速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瑞银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对2012年-201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报告评估了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了在预测期内全球增长可能的变化路径。瑞银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2013年增长3.4%;欧元区将陷入衰退,但不至于扰乱美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连舸  
2019年,全球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货币政策不得不同步转向宽松,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成为常态。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困局。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除印度外的15个成员国完成了所有文本谈判。以亚洲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试图打破当前国际经贸合作僵局,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政策愈发"内向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201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十年前,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席卷到全球,给各国带来了巨大冲击。十年后,全球经济依然脆弱,不仅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保护主义又卷土重来,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压力。一方面,世界经济没有延续上年的快速增长态势,由美欧同步复苏转向区域明显分化,主要经济体增速接近触顶,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出现金融动荡。另一方面,美国针对光伏、钢铝、汽车等产品在全球发起多轮贸易争端,世界范围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国立  
2015年全球经济再次在深度调整中艰难复苏,"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新常态循环进一步固化。同时,国际金融市场重启"震动"模式,受希腊债务公投、美联储加息、新兴市场经济体脆弱性增加、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等系列因素的影响,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