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6)
- 2023(13547)
- 2022(11409)
- 2021(10627)
- 2020(8488)
- 2019(19586)
- 2018(19256)
- 2017(35884)
- 2016(19314)
- 2015(22103)
- 2014(22179)
- 2013(22020)
- 2012(21497)
- 2011(20089)
- 2010(20503)
- 2009(19259)
- 2008(19155)
- 2007(17322)
- 2006(16033)
- 2005(15160)
- 学科
- 济(103780)
- 经济(103687)
- 管理(51547)
- 业(48100)
- 企(36370)
- 企业(36370)
- 方法(33406)
- 中国(32817)
- 数学(29078)
- 数学方法(28744)
- 地方(27176)
- 农(25924)
- 业经(20691)
- 贸(20512)
- 贸易(20497)
- 易(19873)
- 财(19351)
- 制(18812)
- 学(18805)
- 银(17451)
- 银行(17435)
- 融(17406)
- 金融(17406)
- 农业(17183)
- 行(17058)
- 地方经济(16464)
- 发(15116)
- 环境(14717)
- 策(14325)
- 和(13237)
- 机构
- 大学(288724)
- 学院(287639)
- 济(136825)
- 经济(134178)
- 研究(113884)
- 管理(102798)
- 中国(90255)
- 理学(85434)
- 理学院(84356)
- 管理学(83092)
- 管理学院(82529)
- 京(63840)
- 科学(63509)
- 财(62247)
- 所(58509)
- 研究所(52169)
- 中心(50395)
- 财经(47460)
- 江(45165)
- 农(44637)
- 经济学(43844)
- 经(43112)
- 北京(42333)
- 范(40607)
- 院(40309)
- 师范(40292)
- 经济学院(39059)
- 州(35901)
- 业大(35309)
- 财经大学(34731)
- 基金
- 项目(173901)
- 科学(137790)
- 研究(131882)
- 基金(126684)
- 家(109372)
- 国家(108455)
- 科学基金(91742)
- 社会(86651)
- 社会科(82251)
- 社会科学(82234)
- 省(64721)
- 基金项目(64217)
- 教育(59716)
- 划(55375)
- 自然(54673)
- 资助(53678)
- 自然科(53390)
- 自然科学(53378)
- 自然科学基金(52455)
- 编号(52081)
- 成果(44994)
- 发(43640)
- 部(40166)
- 重点(39813)
- 课题(38061)
- 国家社会(36822)
- 发展(36375)
- 展(35822)
- 创(35033)
- 教育部(34844)
- 期刊
- 济(168567)
- 经济(168567)
- 研究(102385)
- 中国(68298)
- 财(45529)
- 农(43103)
- 管理(42798)
- 学报(39722)
- 科学(39511)
- 融(36092)
- 金融(36092)
- 教育(35208)
- 大学(31181)
- 农业(29628)
- 学学(28813)
- 经济研究(28230)
- 技术(25667)
- 财经(25158)
- 业经(24445)
- 经(22052)
- 问题(21786)
- 贸(21315)
- 国际(20424)
- 世界(19029)
- 业(16386)
- 技术经济(15948)
- 统计(14362)
- 坛(13610)
- 论坛(13610)
- 图书(13573)
共检索到485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在10%左右,经济运行已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左右,价格上行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将由"危机管理"回归常态,国家可能采取中性偏松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2011年 经济发展趋势 宏观政策取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越
Thepaper,basedupontheannualmacro-economicmodel,forecaststhe growthrateofthemainmacro-economicindicatorsinChina.Theprimaryconclu- sionsare:economicgrowthin1996willbeslowerthanthatofpreviousyearsowing tothereasonablesqueezingpolicies.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教授当前,中国经济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在未来的15年,中国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富活力的;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3技术装备将有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2008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本文对中国经济进入下降周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中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保增长是2009年宏观政策的核心。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伴随着经济周期下行,中国将告别通胀,迎来通货紧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周期 保增长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京文
中国的经济建设经过建国40余年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等方面衡量,中国经济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9—1993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2%,其中出口增长16.1%,进口增长16.2%。现在,中国已经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2003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2002年的良好态势,在加快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继续稳步增长,GDP增长率高达9.9%。但是由于美伊战争等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扑朔迷离,我国目前的非典型肺炎等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难以估量,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经济形势 预测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目 赵晓 江慧琴
一、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回顾1.一个有意思的问题:1997年的中国人怎么看1998?总体上,1997年的中国人是非常看好1998的①。对于国内经济,不少人认为,1998年有“宏观软着陆”奠定的良好局面,又是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后的第一年,各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Eastcrn Asia with more population,larger area and greater natural re sources tha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UN Security Council,China will produce great impacts on Eastern Asain are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or in next cent...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建
一、发展的起点和目标 (一)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估计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要借鉴各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而人均GNP水平又是区分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所以必须确定我国目前的人均GNP水平。 用现行汇率估算,1994年中国人均GNP为370多美元,显然是估计过低了。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我国1990年的人均GNP为1950美元,显然又高估了。用人均实物量指标来做对比可能比较准确。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世锦
对一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理解这些产业的特征和增长机制,对理解某些新的宏观经济现象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
关键词:
新经济发展阶段 宏观政策取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下降,回落到6%-6.5%的水平。如果未来几年我国调结构、促改革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大概在2023年前后,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将迈向"中高端"。要实现这个新常态的发展目标,必须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宏观调控的创新来稳增长,使经济运行较长时间内稳定在合理区间,同时化解各类经济风险;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在不断优化结构中释放需求潜力,增强发展的持久动力,为较长时间实现"中高速"增长提供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新推进力,保障社会的公平...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发展 宏观调控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经济发展质量将大大提高;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国际资本仍青睐的国度,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将进入中后期或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国将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
关键词:
未来十年 中国经济 发展 趋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张红亮
2011年1月9日,"2011'特华金融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20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主办,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主持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任戴根有和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评论发言,现将论坛的精彩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小峰 覃正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从经济增长结构上看,基本上属于投资驱动型,消费的驱动作用初步显现,而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为负。总体上看,当前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运行尚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着力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持续公共投资,帮助经济实现平衡增长;利用财政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减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通过税收调节,优化出口结构。货币政策方面: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平衡、稳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信贷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渐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