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5)
2023(9032)
2022(8039)
2021(7402)
2020(6257)
2019(14830)
2018(14295)
2017(26837)
2016(14580)
2015(16798)
2014(17182)
2013(17463)
2012(16908)
2011(15718)
2010(15933)
2009(15166)
2008(14999)
2007(13463)
2006(11991)
2005(11074)
作者
(45184)
(38162)
(37915)
(36590)
(24240)
(18372)
(17509)
(14814)
(14322)
(13595)
(13154)
(12752)
(12279)
(12206)
(12076)
(11946)
(11400)
(11156)
(11094)
(10995)
(9639)
(9442)
(9247)
(8801)
(8681)
(8652)
(8403)
(8269)
(7730)
(7531)
学科
(87218)
经济(87154)
管理(37501)
(35290)
方法(32155)
数学(28537)
数学方法(28311)
(26781)
企业(26781)
地方(22901)
中国(20055)
(19430)
(16945)
业经(15465)
(15395)
地方经济(14845)
(13661)
贸易(13653)
农业(13181)
(13106)
(12795)
(11235)
(11213)
金融(11210)
环境(10917)
(10516)
银行(10491)
(10095)
(9144)
理论(9088)
机构
大学(225307)
学院(223647)
(105429)
经济(103395)
研究(86174)
管理(81448)
理学(69054)
理学院(68135)
管理学(67036)
管理学院(66591)
中国(64824)
科学(51014)
(48298)
(45330)
(45165)
研究所(41014)
(39453)
中心(38315)
财经(35558)
(34619)
经济学(33752)
(32029)
业大(32009)
北京(31061)
农业(30955)
经济学院(30214)
(30207)
(30023)
师范(29952)
(27261)
基金
项目(141007)
科学(109887)
研究(102422)
基金(101879)
(89142)
国家(88430)
科学基金(73951)
社会(65964)
社会科(62431)
社会科学(62412)
(53892)
基金项目(53871)
教育(46091)
自然(46007)
(45844)
自然科(44856)
自然科学(44841)
自然科学基金(44039)
资助(41882)
编号(41082)
成果(34177)
(32793)
重点(32620)
(31684)
课题(28632)
(28461)
国家社会(27702)
教育部(26919)
创新(26788)
科研(26770)
期刊
(124860)
经济(124860)
研究(72180)
中国(45162)
(35991)
学报(35147)
(35130)
科学(32470)
管理(30121)
大学(25941)
学学(24398)
农业(23928)
(21687)
金融(21687)
经济研究(20792)
教育(20222)
技术(19785)
财经(18517)
业经(17547)
问题(16475)
(16203)
(14105)
(13425)
技术经济(13336)
国际(12866)
世界(12390)
统计(12244)
资源(10873)
商业(10863)
理论(10591)
共检索到354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艳杰  王振  
2011年在内外多重压力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明显减速,"三驾马车"增长速度和拉动效应均不同程度下滑,但总体来看,长三角经济仍在预期目标内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稳中有进。2012年国际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对外贸易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长三角对外经济比重较高,发展挑战加大;我国经济形势审慎乐观,全国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走势将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长三角仍处战略机遇期,但转型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经济减速慢行的趋势还将持续。2012年,长三角地区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支持扩大内需,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选取1997、2001、2006和2010年这4个典型年份,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其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从极化指数的动态演变过程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水平在1990-2010年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极化的初始定义对上述论断进行了验证;②从极化理论的两大效应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极化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过程,而其扩散效应在研究时段内是逐渐增强的;③从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近10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箭头"型—"Z"字型—"M"字型—"区"字型的变化过程,未来借助相关基础设施束扩散效应的增强,本地区空间格局有望向网络型转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亚莉  杨益均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晶  许崇正  
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家在空间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域不断放松假设条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也富含许多政策含义,但是大多只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得出结论。本文尝试利用引力模型结构,通过对"经济质量"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构建一个基于空间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引力"模型。同时,本文以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上海为重心,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部分城市的"经济引力"进行定量测度,为各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①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婉柳  徐建华  卢德彬  杨东阳  赵佳楠  
PM_(2.5)浓度值增加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采用2015年长三角地区监测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污染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年均浓度值为54.54μg/m~3,季节变化总体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周期变化规律,1月和12月为一年中PM_(2.5)污染最严重的月份,污染范围最广,5~9月是PM_(2.5)浓度值优良时段,日均值春季和冬季的波动周期较短而剧烈,夏季和秋季波动周期相对较长而平缓。(2)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年均浓度值整体上从江苏到浙江呈减少趋势,具有北高南低,局部突出的特征。(3)长三角地区城市PM_(2.5)浓度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低值集聚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地区,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4)燃烧排放的烟尘和前体物的二次转化对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风速和降水量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艳  高春亮  李钧鹏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进行估算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化率、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依存度都会增加生产效率,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③1992年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998年之后有显著上升;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决定的,规模效应的贡献几乎为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本文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FDI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接着,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该地区经济发展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技术转换内生化的能力以及在产业同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丽  韩娥  叶民强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长三角地区宏观经济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计算出各省的投入冗余度和产出不足率,并指出DEA无效的原因:一方面是对资源的不合理运用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重复建设造成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姚永玲  文余源  赵霄伟  彭芳梅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与环境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步伐,即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经济转型的界定、长三角地区为什么需要转型、区域经济如何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探索了经济转型的界定、转型与升级的关系、长三角经济转型重大问题识别、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问题,最后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总体战略构想、方向与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浩  
本文对优势产业的评价是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工业产业大类进行的。首先通过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对该区域各产业大类进行评估,确定十大优势产业及排序;接着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按主要指标进行逐项分析;最后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元凯  
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计量中国省域金融资产的指标体系,并据此比较研究了安徽、江苏、浙江、上海2006年与2009年的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变化。在时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相关率提高,金融资产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水平上升。在空间维度上,三省一市金融发展水平依次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平行关系;安徽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江苏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