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8)
- 2023(5847)
- 2022(5380)
- 2021(5191)
- 2020(4593)
- 2019(11276)
- 2018(10949)
- 2017(20501)
- 2016(11476)
- 2015(13521)
- 2014(13915)
- 2013(14167)
- 2012(13552)
- 2011(12372)
- 2010(12523)
- 2009(12018)
- 2008(12310)
- 2007(11019)
- 2006(9379)
- 2005(8633)
- 学科
- 济(52069)
- 经济(52024)
- 业(32771)
- 管理(30759)
- 方法(26654)
- 企(26486)
- 企业(26486)
- 数学(23638)
- 数学方法(23440)
- 财(13897)
- 农(13887)
- 中国(13161)
- 贸(11684)
- 贸易(11679)
- 学(11603)
- 易(11350)
- 制(11336)
- 地方(10037)
- 业经(9519)
- 农业(8951)
- 和(8530)
- 体(8063)
- 务(7877)
- 财务(7856)
- 财务管理(7826)
- 融(7595)
- 金融(7593)
- 银(7481)
- 银行(7455)
- 企业财务(7371)
- 机构
- 大学(175634)
- 学院(172560)
- 济(73710)
- 经济(72217)
- 管理(65939)
- 研究(61449)
- 理学(56615)
- 理学院(55911)
- 管理学(54990)
- 管理学院(54638)
- 中国(46626)
- 科学(38184)
- 京(37705)
- 财(33586)
- 农(32771)
- 所(32583)
- 研究所(29628)
- 中心(28303)
- 业大(27083)
- 财经(26445)
- 江(26238)
- 农业(26109)
- 北京(24204)
- 经(23949)
- 范(23224)
- 师范(22981)
- 经济学(22788)
- 院(21406)
- 州(20702)
- 经济学院(20685)
- 基金
- 项目(111134)
- 科学(86093)
- 基金(79857)
- 研究(79585)
- 家(69994)
- 国家(69418)
- 科学基金(58002)
- 社会(49211)
- 社会科(46558)
- 社会科学(46542)
- 省(42907)
- 基金项目(42315)
- 自然(37724)
- 划(37078)
- 教育(36983)
- 自然科(36822)
- 自然科学(36809)
- 自然科学基金(36176)
- 资助(33631)
- 编号(32884)
- 成果(27347)
- 重点(25520)
- 部(25379)
- 发(24047)
- 创(22507)
- 课题(22495)
- 科研(21867)
- 教育部(21363)
- 创新(21096)
- 计划(20920)
共检索到26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一轮购买力平价(PPP)项目的比较结果,着重研究了近3年来各国购买力平价和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并对基于PPP的各国GDP总量和人均GDP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相对价格水平 GDP国际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芳东
世界银行2008年2月底发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ICP)最终结果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终数据为基础,比较了世界各国价格水平、基于购买力平价(PPP)的GDP规模和人均GDP等指标,剖析了与以前公布的PPP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表明,2005年PPP比较结果要比以前推算的结果更合理些,但仍存在着一些数据质量问题,应引起注意,要正确理解和使用PPP数据。
关键词:
GDP 国际比较 购买力平价 汇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雪成
本文基于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ICP)设定的参考购买力平价(PPP)和亚太地区的数据,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使用参考PPP对更高层级PPP和最终PPP测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考察。通过对参考PPP的梳理发现,其与经济现实的匹配性还存在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应在加强对参加经济体现实情况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时修订。通过对比不使用参考PPP与使用参考PPP的更高层级中国PPP测算结果的变动情况发现,参考PPP的使用对部分小类、中类、大类的PPP测算结果有较大影响,但是对GDP总量PPP的影响有限。因此,ICP一方面应加强与参加经济体统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优化参考PPP的设计,另一方面应借助现代技术优化数据采集范围和效率,缩小对参考PPP的使用,以此从基础上优化PPP的整体测度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研究论文在国家统计局以部分城市参加OECD1999年一轮购买力平价项目试验性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购买力平价双边比较的方法、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大量收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出1999年中国与OECD成员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等于4.67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汇率的57%;利用中国与OECD国家购买力平价研究的统计数据,进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实际GDP和人均GDP、相对价格水平、在购买和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时价格比较优势、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冬阳
本文回顾了中外购买力平价(PPP)的实证研究,选择了三变量模型,运用1997年1月至2005年7月间人民币汇率及中美两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和以往的实证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采用近期PPI数据并得出结论,支持人民币PPP成立。(2)采取了非约束与约束的协整检验,得出一般条件下相对PPP成立,而作为特例的严格PPP不成立的差别化结论。(3)在PPP成立的基础上,采用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反映、方差分解技术等深入剖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规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俊钢 段果
为避免单独分析物价或汇率研究而导致国际国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失效,本文将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综述,同时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和物价通胀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这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避免进入过去国际金融学研究经常对市场进行分割以及隔离法宏观分析的套路,有利于为20世纪的价格理论体系提供相互联系而统一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鸿君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货币主义分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浮动汇率制代替了固定汇率制,美元和黄金脱钩同时也标志着国际货币制度由金汇兑本位制转变为信用本位制。在此背景下,汇率的决定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以货币主义的观点探...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 ,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以及购买力平价实际测算的误差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必然的 ,也是合理的。以购买力平价来评价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艳 姚双花
利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中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时对商品和劳务的分类,选取了75种代表性商品,并查找了这些商品在我国31个省份2002—2010年的价格。以北京为基准地区,计算得出各地区的人民币购买力指数,用以修正各地区的区际收入,剔除价格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际区际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剔除价格影响后,我国实际区际收入的差距比按照统计年鉴所计算出来的差距要小。与此同时,到2010年为止,修正前后的区际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依然存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the discrepant degree of the world economic sizes based on the PPP and exchange rate methods and their reas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ethod of exchange rate underestimates the real world economic size but PPP method overestimates the size.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 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杨珂 刘东坡
笔者运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利用中国与OECD 34个成员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进一步,根据实际汇率分解模型,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且,相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为
传统学说认为 ,两国的物价水平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购买力平价。劳动成本平价理论把物价归因于生产成本 ,考虑到劳动是生产成本最重要的因素 ,两国的购买力平价转化为由两国的劳动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决定。本文以此为基础 ,考察了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平价 ,认为官方制定的名义汇率偏低 ,导致我国GDP、人均GDP美元值偏小。当前存在的许多不定因素可能导致人民币短期贬值 ,但从长期来看 ,名义汇率应当向购买力平价决定的均衡汇率回归 ,因此人民币始终存在内在的升值驱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登峰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了直观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技术对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尽管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但是,购买力平价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存在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计量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娟
作为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被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但是重点针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研究依然有限。本文对七个亚洲新兴市场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针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作者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1957-2011年的汇率(以美元作为基础汇率)及季度价格水平(本文采用CPI作为价格水平指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长期均衡在亚洲新兴市场中均不成立。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或许会导致其不理想结论的因素,并针对文章的实证研究得出新的改进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芳东
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大约每隔5年或6年调查一次,在2005年一轮ICP结束之后,亚洲开发银行应用简缩信息法把中国2005年基准期的购买力平价(PPP)数据更新到2009年。据亚行测算,2009年中国PPP值为1港币等于0.633元人民币,高于2005年的0.606元人民币,相当于汇率的72%。4年间随着价格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币实际购买力有所趋弱,购买力平价与汇率之间差距缩小。本文对亚行更新2009年PPP数据的方法、结果及其问题作详细分析、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