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3)
2023(6583)
2022(5907)
2021(5861)
2020(4775)
2019(11391)
2018(11045)
2017(20695)
2016(11254)
2015(12865)
2014(13161)
2013(12771)
2012(12470)
2011(11359)
2010(11745)
2009(11168)
2008(11526)
2007(10087)
2006(9256)
2005(8470)
作者
(31650)
(26726)
(26635)
(25389)
(17162)
(12769)
(12255)
(10489)
(10072)
(9948)
(8946)
(8821)
(8741)
(8634)
(8554)
(8066)
(8050)
(7990)
(7819)
(7679)
(6895)
(6558)
(6515)
(6120)
(6118)
(6059)
(6004)
(5909)
(5483)
(5381)
学科
(45931)
经济(45881)
管理(33697)
(31037)
(25747)
企业(25747)
(20558)
贸易(20547)
(19989)
方法(19785)
数学(16725)
数学方法(16429)
中国(13877)
(13122)
(12738)
(10071)
地方(9843)
(9770)
(9242)
业经(8948)
(8419)
(8059)
银行(8046)
关系(7927)
农业(7764)
(7748)
金融(7747)
(7746)
理论(7675)
及其(7128)
机构
大学(160634)
学院(160571)
(70945)
经济(69422)
管理(59339)
研究(59234)
理学(50066)
理学院(49465)
管理学(48403)
管理学院(48107)
中国(47255)
(34320)
(34153)
科学(33450)
(30381)
中心(27025)
研究所(26838)
财经(25612)
(25597)
(24673)
(23173)
北京(22321)
(22167)
师范(22002)
(21538)
经济学(20844)
业大(20522)
(20410)
农业(19251)
经济学院(18629)
基金
项目(96313)
科学(75685)
研究(72806)
基金(69555)
(59792)
国家(59247)
科学基金(50030)
社会(45469)
社会科(43018)
社会科学(43012)
(35898)
基金项目(35122)
教育(34068)
自然(31745)
自然科(31027)
(31021)
自然科学(31021)
自然科学基金(30484)
资助(30388)
编号(30293)
成果(26488)
(22295)
重点(21786)
课题(21479)
(20770)
(19380)
教育部(19333)
(19283)
人文(18607)
大学(18573)
期刊
(84524)
经济(84524)
研究(55082)
中国(36109)
(25978)
管理(23987)
(22748)
学报(22617)
科学(21476)
教育(20688)
(19591)
金融(19591)
大学(17806)
(16760)
学学(16380)
国际(15881)
农业(15570)
经济研究(15043)
技术(13754)
业经(13473)
财经(12445)
问题(11462)
(10789)
世界(9944)
商业(8336)
(8247)
(8207)
贸易(8207)
图书(8199)
理论(8011)
共检索到269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铃  
2010年,中国与欧盟经贸合作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强劲增长。当前中欧经贸合作总体形势良好,虽存在一系列难题和不确定因素,但仍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一、2010年中欧经贸合作取得新发展(一)双边贸易再创历史新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毕晶  
中国与欧共体于1975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四十年来中国与欧盟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2018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五周年以及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二十周年。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客观上正是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作为基础与前提;伴随中国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未来的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仍具发展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之孝  
近年来,欧洲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她同中国的双边经贸关系却得到迅速发展,高层往来不断,重要经贸团组互访频繁,经贸和科技合作持续发展。《中欧双边经贸美系回顾和展望》一文强调指出,中欧经济互补性较强,进一步发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臧纯政  
互利合作依然是主旋律——1996年中欧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臧纯政1996年是中国和欧洲联盟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愈加明显,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首次亚欧会议顺利召开。中国的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密切交往,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雪宝  
中德经贸关系:回顾与前瞻朱雪宝(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着眼于未来,扩大经贸合作,建立牢固、坚实的经济关系基础,推动两国全面合作,是中德两国发展关系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中德两国高层人士频繁互访。1993年3月,德国经济部长雷克斯罗特带着5...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亚温  
德国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经济强国;在国际贸易出口上远超过日本,以及欧共体的伙伴国,略逊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从中方视角探究,德国堪为中国之第三大出口国与进口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小华  
中俄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邓小华80年代后半期,中俄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1989年中苏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又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又是友好邻邦,地缘关系得天独厚,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小荣  
中韩是友好的近邻,在建交前由于种种原因制约着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建交后中韩关系有了较长足的发展。一、中韩经贸关系的回顾 1983年,我国通过香港、新加坡等地同韩国开始了间接的贸易关系,1988年3月,以民间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了两国的直接贸易关系。近年来,我国与韩国经贸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韩两国利益的需要,中国国际商会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中加经贸往来早在19世纪就已开始,但规模十分有限,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未超过2亿美元。1970年两国经贸关系正常化,其后双边贸易不断增长,进入90年代后速度有所加快。到2002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到79.32亿美元,中国成为加拿大第四大贸易伙伴,加拿大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加进出口增长幅度都超过前一年同期,总额突破百亿美元。此外,双向投资也在增加,中加双方还在优惠贷款及发展援助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加经贸关系已从单一的贸易发展为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两国间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极具戏剧性,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跌入谷底,随后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强劲刺激下反身向上,逐季加速回升。由于增长的复苏主要是外力推动,市场这一内在的增长力量仍然偏弱,因此回升的基础不很牢靠。我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从增长走势看,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二是从政策取向看,宏观政策由"强力刺激、提振信心"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固增长、提升内力"的第二阶段。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季风  
战后70年来,中日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后40年发展速度更快,质量也上了新台阶。从中日双边贸易、双边投资、日本对华ODA等视角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现代化政策和改革开放是形成中日紧密经济关系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中日经贸合作的互补性与互惠互利性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由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叠加作用,2012年以来中日经济关系陷入后退和停滞状态,“政经双冷”态势日益明显。如若中日政治关系缓慢回暖,中日双边贸易、投资、财金合作以及东亚区域合作可望取得一定改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世俭  
一、迅速发展的中美经济贸易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签订并于1980年2月1日生效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成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石。此后,两国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从1979年起,美国超过西德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按照美方统计,1980年中国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1985年上升为第16位,1988年上升到第12位,1992年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