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0)
2023(15300)
2022(12606)
2021(11729)
2020(9920)
2019(22639)
2018(22045)
2017(41166)
2016(22028)
2015(24282)
2014(23637)
2013(23193)
2012(20918)
2011(18231)
2010(17971)
2009(16515)
2008(16111)
2007(13473)
2006(11437)
2005(10092)
作者
(60712)
(50963)
(50369)
(47523)
(32189)
(24261)
(22898)
(19923)
(19312)
(17753)
(17117)
(17097)
(15864)
(15860)
(15605)
(15318)
(15301)
(15117)
(14664)
(14510)
(12483)
(12261)
(12073)
(11687)
(11383)
(11347)
(11071)
(11069)
(10096)
(9909)
学科
(91579)
经济(91476)
(89506)
(79322)
企业(79322)
管理(75865)
方法(44258)
数学(36120)
数学方法(35738)
(29899)
(29830)
业经(29380)
中国(23529)
(21879)
财务(21840)
财务管理(21814)
农业(21424)
企业财务(20722)
技术(18694)
(18366)
贸易(18357)
(17900)
(17752)
(15956)
地方(15403)
(15330)
理论(14994)
(14840)
(13591)
环境(13023)
机构
学院(301690)
大学(298411)
(129444)
经济(127186)
管理(126690)
理学(110434)
理学院(109367)
管理学(107853)
管理学院(107265)
研究(94770)
中国(74412)
(60297)
(58026)
科学(56771)
(54611)
财经(46839)
业大(46676)
(45708)
中心(45479)
(43523)
农业(43168)
(43082)
研究所(41613)
经济学(38769)
北京(36553)
经济学院(35219)
商学(35124)
财经大学(35042)
(34862)
商学院(34819)
基金
项目(211828)
科学(169320)
基金(157847)
研究(151495)
(138387)
国家(137171)
科学基金(120143)
社会(100192)
社会科(95149)
社会科学(95124)
基金项目(84253)
(82102)
自然(79071)
自然科(77368)
自然科学(77347)
自然科学基金(76046)
(68954)
教育(68290)
资助(62611)
编号(59233)
(47465)
重点(47340)
(46729)
(45186)
成果(44759)
(44353)
创新(43687)
国家社会(42442)
科研(41409)
教育部(40443)
期刊
(136243)
经济(136243)
研究(82542)
中国(54280)
管理(49486)
(49387)
(47907)
学报(46373)
科学(43825)
大学(36011)
学学(34218)
农业(34182)
技术(27941)
(25962)
金融(25962)
业经(24584)
教育(23273)
财经(23033)
经济研究(22416)
(21011)
(19926)
问题(17711)
技术经济(16673)
(15004)
图书(14944)
商业(14857)
世界(14537)
财会(14517)
现代(14467)
(14433)
共检索到43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澎  陈羽  
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世博会对产业的影响来看,服务业成为受益最多的领域之一。世博会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具有广度和长度双重效应。就广度效应来看,世博会对服务性行业的影响往往覆盖商贸、旅游、餐饮、金融、物流等多个现代服务领域;从长度效应来看,世博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跨越了世博会的筹备、运营和后续三个阶段,具有阶段性和持久性的效应。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带动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硬实力,即服务基础设施等的改善;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软实力,即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颖  
现代服务业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上海2010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群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世博会在构筑统一的市场、拓展与整合服务系统、加强创新系统的整合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成本效应、品牌效应、创新效应、人才效应、制度效应,提出了长三角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展与整合的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住  金辉  梁保尔  
本文从九个方面审视了欧洲三国世博会的得失,旨在为解决申办2010年世博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海军  汪其水  
2010年11月1日零点,上海2010年世博会旗林广场,飘扬了184天的215面世界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的旗帜在夜色中缓缓降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终于把所有的梦想变成了璀璨的现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雪  郭羽诞  
文章以新兴产业:展会管理产业为切入点,得出促进上海展会管理产业兴起的四个因素:适龄、技术进步、收入增加、时间紧张,并认为上海展会管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注重结合环境导向和技术导向。世博会作为展会管理产业的内容之一,将会对上海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文章以Joe Goldb latt(2000)的系统影响因素,分析了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系统的影响:既包括旅游产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也包括无形经济收益与成本、绿色资产、股东利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上海城市形象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外界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首先从理论上归纳了国际大都市的4大核心特征;然后基于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和上海市发展愿景,运用城市营销理论,从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角度提炼出上海应该重点塑造的国际大都市导向的7种核心城市子形象。其次,通过对博览会理论和世博会实践的研究,剖析了世博会为上海城市形象塑造带来的6方面机遇。最后,提出成立上海城市形象战略管理中心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石忆邵  
根据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美的亲水环境、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高标准的防灾体系等运营环境的基本要求,结合该市中心城区高昂的土地置换成本、高强度的交通流量压力、较弱的承灾能力等客观实际条件,文章提出了将世博会选址于上海临港新城的建议,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临港新城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势,彰显国际性港口城市的会展功能,形成城市化发展的多重社会经济效应,推动上海加快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杰  辜应康  苑炳慧  
发达国家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存在多维度效应。文章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国家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研究表明,上海居民对世博会的影响感知分为八个因素,其中五个积极的影响因素和三个负面的影响因素。同时根据他们不同的看法,居民被分为三种类型:"热爱者"、"现实主义者"和"憎恨者"。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建风  郝军章  蔡树钿  
文章以世博会对上海区域经济影响力为视角,选取城市居民最终消费、地区生产总值等9项代表性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预测模型和客观赋权法准则下的非线性规划(NLP)综合评价模型,定量评估2010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结果表明:世博会对旅游业总计划投资的影响效果最大,对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影响分列二、三位。在此基础上,利用NLP综合评价模型,可得出世博会对上海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综合系数为0.29。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桦  
商业配套是上海世博会园区除展览设施外最重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之一,科学、合理的商业配套规模与布局,既是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也是上海商业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本文借鉴历届世博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经验,对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商业配套进行了规模与布局分析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成书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投资巨大,游客众多。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活动将为中介业、金融业、文化产业、装饰建筑业、房地产业、花卉苗木业、交通运输业、环保产业、旅游业和宾馆餐饮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机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红军  张平  潘刚  
文章针对世博会运营期间184天的单日入园客流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计量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单日客流的内、外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上海世博会运营期间的周末效应和长假效应明显,温度变化是影响客流波动的重要负面因素,相对恶劣天气对客流的影响在原始数据中并不显著,但在处理后的数据中显著为负。作为世博会组织程度代理变量之一的团队入园人数对单日客流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指定日的价格提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入园客流具有滞后的正面影响,而团队入园客流则有显著的滞后负面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英之  臧胜男  彭兰亚  
2010年上海将迎来第41届世界博览会的召开。随着2010年世博会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会展发生地的"人和"因素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在测量上海社区居民对世博会影响感知维度的基础上,建立居民聚类模型并明确内部细分群体,并从"内部营销"的角度出发,为相关部门在社区居民中进行世博会形象的有效推广和营销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跃群  蒋为  张卫国  
本文采用上海2002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SDA结构模型与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方法,在对服务业"双结构"变动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内生性创意产业的演进机理,并在世博会背景下讨论了创意产业驱动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上海服务业发展受第二产业影响较大,但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较低;服务业供给结构持续不合理造成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事实在近年间并没有得以有效缓解,而内生于服务业的创意产业将有助于上海服务业的结构转型升级。此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在强化集聚效应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推论也值得重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伯云  刘婷  
上海物流业的发展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但与国际物流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可能满足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方的要求,分析上海物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上海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上海物流业在世博会期间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使上海物流业更好地服务于世博会,提高我国整体物流业运营水平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