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6)
2023(14771)
2022(12430)
2021(11884)
2020(9900)
2019(23090)
2018(22593)
2017(43415)
2016(23724)
2015(27315)
2014(27404)
2013(27615)
2012(26462)
2011(24211)
2010(24721)
2009(23608)
2008(23807)
2007(21216)
2006(19049)
2005(17790)
作者
(68538)
(57149)
(57085)
(55113)
(36872)
(27214)
(26227)
(22081)
(21606)
(20750)
(19716)
(19015)
(18540)
(18445)
(18297)
(17857)
(16781)
(16749)
(16678)
(16488)
(14590)
(14234)
(13863)
(13116)
(13095)
(13037)
(12550)
(12528)
(11501)
(11420)
学科
(116970)
经济(116865)
管理(67620)
(62468)
(48500)
企业(48500)
方法(45350)
数学(40475)
数学方法(40128)
(36030)
中国(35461)
(29831)
地方(25812)
(24514)
(23304)
贸易(23289)
(22687)
(22066)
业经(21822)
(20075)
银行(20042)
(19280)
农业(19069)
(18733)
金融(18731)
(17868)
财务(17838)
财务管理(17780)
企业财务(16859)
(16475)
机构
大学(352112)
学院(349412)
(163959)
经济(160779)
研究(130105)
管理(128551)
理学(108321)
理学院(107022)
管理学(105541)
管理学院(104840)
中国(102485)
(82680)
(75563)
科学(72768)
(66808)
财经(61556)
研究所(59485)
中心(57715)
(55737)
(54131)
(53489)
经济学(52763)
北京(49429)
经济学院(47426)
(46240)
师范(45922)
(45699)
财经大学(45076)
业大(44547)
农业(42149)
基金
项目(212189)
科学(166890)
研究(159870)
基金(154967)
(133392)
国家(132312)
科学基金(111686)
社会(103827)
社会科(98453)
社会科学(98428)
基金项目(79709)
(79205)
教育(72912)
自然(67591)
(67459)
自然科(65932)
自然科学(65911)
资助(65448)
自然科学基金(64760)
编号(64090)
成果(55159)
(49696)
重点(48257)
(47504)
课题(45256)
国家社会(43753)
教育部(43041)
(42700)
(42154)
人文(41167)
期刊
(191481)
经济(191481)
研究(119863)
中国(73539)
(66319)
(49593)
学报(48861)
管理(48164)
科学(46352)
(40153)
金融(40153)
大学(37465)
教育(35724)
学学(34917)
农业(33237)
经济研究(32702)
财经(32317)
技术(28921)
(27972)
业经(27217)
问题(25510)
(24521)
国际(22156)
世界(19687)
技术经济(19046)
(18283)
统计(18182)
理论(17225)
商业(15732)
经济问题(15651)
共检索到56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尽管各国都认识到了重整财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经济增长和财政安全之间的抉择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分析上半年世界经济的运行,在经济增长、金融风险财政化、政策选择、中国角色等四个方面作出了基本判断。2010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增长态势未变,部分指标增速回落,但这在当前环境下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良性的。与2009年同期相比,我国财政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支减收的效果明显。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刘新波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财政整顿。这四个关键问题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紧密交织在一起,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了三个困局:"经济增长—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滞胀"的困局、"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在这些困局中,财政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在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势,对内做好"自我保护";对外积极探寻破解困局之路,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5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我国GDP同比增长7.0%,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保持平稳,某些领域出现改善迹象。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0%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5年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0%和7.1%,全年GDP同比增速为7.0%左右。这一预测的核心基准假设为:下半年房地产增速稳定在5%左右,消费增速稳定在11%,出口名义增速为5%,基建投资增速为20%。下半年财政政策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任务:(1)继续妥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保障基建投资财政资金来源;(2)适度扩大年度赤字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2年二季度,世界经济再度放缓,尤其是后危机时期实现强劲增长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步入经济下行区间,给世界经济增添了更难驱散的厚重阴霾。当前,美国经济表现为:消费疲弱下的无就业增长;欧洲经济表现为: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和制度性风险循环下的衰退;日本经济表现为:灾后重建刺激下的温和回暖;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表现为:外需不振内需不足下的增速放缓。权威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为此,各国不得不对经济进行调整,将世界经济引入深度调整阶段,但是从调整的方式和内容来看,仍未把握住关键。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和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目前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9年上半年的世界经济终于在危机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美国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率先出现了复苏征兆,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全球资本扩张和金融重商主义的双重影响。在两者的夹击下,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出口萎缩、外资回流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恢复,甚至濒于危机的边缘。为克服这一困难,我们以尚处在经济复苏临界点的中国为载体,构建了旨在缓解全球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急剧转换压力的"华尔街—陆家嘴"通道,通过率先复苏的中美两国的合作,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稳定器。我国宏观经济已企稳向好,当前正临界复苏的"拐点"。经济中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较快,"保八"前景明朗;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外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4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可能在2014年10月正式退出,并可能于2015年二季度前后首次加息。同时,日本与欧洲正在积极采取宽松的政策或措施,稳定经济和国内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我国在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货币政策应该对此提早做好政策储备。2014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5%,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温和改善。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4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前降后升的增长态势。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新能源、低排放、可持续为显著特征的"绿色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量。实体经济的恢复并未带来就业的有效增长,"无就业增长"既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带来了棘手的社会问题。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经济于下半年伊始率先进入了复苏轨道,呈现出下列特点:宏观经济呈加速增长态势,总体复苏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点倾斜民生领域,房地产投资已现过热;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逐步企稳回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的预期也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日本继续实施所谓的"安倍经济学",试图通过持续的本币贬值来提振经济。总体上来讲,世界经济形势进入到复苏的"前夜"阶段,但进度可能不一。本轮复苏,"领头羊"可能是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需要承受一段时间热钱流出带来的"痛苦"以及经济基本面继续低迷的担忧。我们在报告中估算了我国月度热钱规模,建立了热钱流动的三因素模型。我们发现,接下来两个季度,我国可能会面临持续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流动性状况堪忧。2013年2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5%,这与我国年初的经济增速目标一致。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3年,世界经济步入"拐点"。传统因素和新经济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叠加,矛盾也变得突出和尖锐。从世界经济的特征来看,总体上表现为两个"全面":一是美国经济进入全面复苏轨道,经济开启新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明显;二是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需着力应对经济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增长换档期叠加的挑战。我国财政形势保持稳定,局部风险得到控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指导下,新积极财政政策的布局基本完成,据此设计了"财政十二条"政策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7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平稳复苏,全球宽松货币政策进入尾声,紧缩周期开始。上半年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主要受到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推动。美国就业市场改善、通胀依然温和,美联储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加息一次,并在四季度开始"缩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复苏进入上半场,通胀水平温和,随着美联储逐渐紧缩货币政策,欧洲和日本也将逐渐退出宽松周期。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宽松周期可能已经步入尾声。2017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政策适度发力,财政支出节奏明显加快,6月份支出大幅上涨后,财政支出收入差额累计高达91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翁礼华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经济观点及其财政政策取向的争论,在古代中国汉朝昭帝时就曾经激烈地发生过。武帝后期由于人口锐减,民力疲弊,昭帝(公元前86年—前74年)、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统治时期,专力内治,继续执行汉初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卷入其中,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的表现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物价水平骤升骤降;进出口形势复杂,贸易顺差出现波动,贸易增长进入不稳定期;工业生产增速缓慢,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大幅度降低;但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收支状态稳定,货币供应量增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机制得到强化;财政收入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为推动经济增长,我们提出了宏观经济实现"√形"复苏的方案,认为现阶段应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迎接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是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压力与困难的重要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3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的表现令人联想到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复苏都不具有长期性,衰退和复苏频繁反复,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对需求能力的轻信和对供给贡献的忽视而导致宏观经济失去平衡。认识到这一点并着手纠正此前的偏差,世界经济就有可能沿着"提升供给贡献"之路进入到全面复苏并加速发展的"第二季"。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提升供给贡献方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是实践的亮点,而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出理论界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供给贡献,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做出战略性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5年第四季度既是中国经济冲刺"十二五"收官的关键时期,也是面向"十三五"的重要准备期和过渡期,在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体制改革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蓄势待发。而同在这个时期,美国启动了加息进程,经济政策整体回归常态化,并为其新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创造了重要条件。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分化,表现不一,但国际产能合作、资产风险管理和质量效益导向,是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