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2)
- 2023(7048)
- 2022(5723)
- 2021(5339)
- 2020(4272)
- 2019(9985)
- 2018(9631)
- 2017(17312)
- 2016(8988)
- 2015(10605)
- 2014(10374)
- 2013(10600)
- 2012(10532)
- 2011(10082)
- 2010(9959)
- 2009(9494)
- 2008(9219)
- 2007(7805)
- 2006(7328)
- 2005(7062)
- 学科
- 济(68461)
- 经济(68417)
- 方法(21977)
- 管理(21928)
- 数学(20209)
- 数学方法(20156)
- 中国(18515)
- 业(17546)
- 地方(15898)
- 企(12339)
- 企业(12339)
- 地方经济(12139)
- 贸(11585)
- 贸易(11578)
- 易(11275)
- 农(11221)
- 学(10895)
- 业经(10259)
- 融(9178)
- 金融(9178)
- 环境(8934)
- 制(8914)
- 财(8835)
- 银(8327)
- 银行(8326)
- 行(8220)
- 发(8081)
- 关系(7849)
- 农业(7466)
- 经济学(7349)
- 机构
- 大学(146051)
- 学院(141766)
- 济(82456)
- 经济(81409)
- 研究(61244)
- 管理(49636)
- 中国(48246)
- 理学(41879)
- 理学院(41333)
- 管理学(40956)
- 管理学院(40672)
- 财(33852)
- 京(31697)
- 科学(31023)
- 所(30461)
- 经济学(28966)
- 研究所(27442)
- 财经(27010)
- 经济学院(25883)
- 中心(25835)
- 经(24881)
- 院(21397)
- 北京(21268)
- 财经大学(20147)
- 科学院(19160)
- 江(18983)
- 范(18584)
- 师范(18503)
- 农(18340)
- 社会(17884)
- 基金
- 项目(87814)
- 科学(70923)
- 基金(68147)
- 研究(65636)
- 家(59163)
- 国家(58781)
- 科学基金(49723)
- 社会(47661)
- 社会科(45381)
- 社会科学(45373)
- 基金项目(34513)
- 省(28775)
- 教育(28630)
- 资助(28617)
- 自然(28150)
- 自然科(27498)
- 自然科学(27491)
- 自然科学基金(27052)
- 划(25501)
- 编号(22901)
- 中国(22170)
- 国家社会(22130)
- 部(21912)
- 发(20825)
- 重点(20323)
- 教育部(19463)
- 成果(19278)
- 济(18894)
- 经济(18747)
- 人文(18123)
共检索到23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庆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预期伴随着温和的通胀压力,2010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强劲、更平衡的增长,GDP增长将达10%,而CPI增长则为2.5%。文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超级周期"包括了"2007年的过热"、"2008年的输入型软着陆"以及"2009年政策引导型脱钩"三个阶段;危机过后,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反思可以发现,对于中国的"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等问题的普遍担心显然被夸大了,总体而言,中国的增长模式仍然比较健康,但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面临着"如何抓住‘过度储蓄’的机会窗口,为国民经济创造高质量的财富"的主要挑战,应对挑战,中国必须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和其他激励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极具戏剧性,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跌入谷底,随后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强劲刺激下反身向上,逐季加速回升。由于增长的复苏主要是外力推动,市场这一内在的增长力量仍然偏弱,因此回升的基础不很牢靠。我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从增长走势看,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二是从政策取向看,宏观政策由"强力刺激、提振信心"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固增长、提升内力"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 提升内力 强化民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