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1)
- 2023(11531)
- 2022(9718)
- 2021(9077)
- 2020(7506)
- 2019(17377)
- 2018(16601)
- 2017(31363)
- 2016(16616)
- 2015(18271)
- 2014(18185)
- 2013(17838)
- 2012(16454)
- 2011(14648)
- 2010(15111)
- 2009(14406)
- 2008(14519)
- 2007(13005)
- 2006(11638)
- 2005(10784)
- 学科
- 业(83683)
- 企(78022)
- 企业(78022)
- 济(73010)
- 经济(72932)
- 管理(68958)
- 方法(28325)
- 业经(28089)
- 财(26001)
- 农(24983)
- 技术(20985)
- 数学(20380)
- 数学方法(20108)
- 中国(20047)
- 务(19551)
- 财务(19531)
- 财务管理(19511)
- 企业财务(18458)
- 策(18033)
- 农业(17941)
- 制(16169)
- 和(14716)
- 划(14511)
- 地方(14350)
- 理论(14148)
- 技术管理(13955)
- 贸(12700)
- 贸易(12689)
- 企业经济(12319)
- 易(12299)
- 机构
- 学院(235486)
- 大学(228202)
- 济(103886)
- 经济(101934)
- 管理(101060)
- 理学(85594)
- 理学院(84777)
- 管理学(83877)
- 管理学院(83409)
- 研究(76144)
- 中国(63209)
- 京(50748)
- 财(49666)
- 科学(42411)
- 财经(37616)
- 江(37529)
- 所(36975)
- 中心(35804)
- 农(34956)
- 经(34091)
- 北京(32754)
- 研究所(32680)
- 业大(30391)
- 州(29273)
- 经济学(29096)
- 商学(28213)
- 商学院(27945)
- 院(27848)
- 范(27738)
- 师范(27574)
- 基金
- 项目(148320)
- 科学(120366)
- 研究(115246)
- 基金(107237)
- 家(90394)
- 国家(89468)
- 科学基金(80053)
- 社会(74577)
- 社会科(70855)
- 社会科学(70839)
- 省(59719)
- 基金项目(56435)
- 教育(51304)
- 自然(49842)
- 划(49012)
- 自然科(48760)
- 自然科学(48748)
- 自然科学基金(47964)
- 编号(46696)
- 资助(42540)
- 创(37468)
- 成果(37177)
- 业(34773)
- 创新(33921)
- 发(33418)
- 重点(32831)
- 课题(32583)
- 部(32559)
- 制(30487)
- 国家社会(29973)
- 期刊
- 济(124145)
- 经济(124145)
- 研究(75175)
- 中国(53069)
- 管理(45134)
- 财(42615)
- 农(32826)
- 科学(29044)
- 教育(26167)
- 融(25316)
- 金融(25316)
- 技术(25048)
- 学报(24926)
- 农业(22815)
- 业经(22654)
- 大学(20695)
- 经济研究(19290)
- 学学(19139)
- 财经(18786)
- 经(16365)
- 技术经济(15822)
- 业(15353)
- 问题(14934)
- 科技(13997)
- 贸(13365)
- 现代(13247)
- 财会(12570)
- 世界(12121)
- 商业(11931)
- 国际(11732)
共检索到37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丹丽 原琳 高琨
本文借助政策计量分析工具和PMC指数模型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综合评价体系,从时间维度看政策制定呈梯度递增趋势,从支持维度看政策还存在局限性,结合PMC得分和PMC曲面对国家和京津冀的四项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和京津冀发布的规划类政策较多,缺乏落地实施;人才激励政策不足,配套措施较少。京津冀发布的政策整体缺乏反馈和监督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化建议,从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楠 杨珍 赵晓旭 陈鹏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要素-系统双维度分析框架,以2011—2021年京津冀区域461份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个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处理。在要素维度,利用状态协同度模型计算政策目标之间、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度;在系统维度,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京津冀科技创新政策子系统集以及系统整体的政策效力协调水平。研究发现:在政策目标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及技术引进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两之间呈高度协同状态且协同态势平稳,消化吸收与其他政策目标之间的协同性不足且协同度波动幅度较大;在政策工具中,需求型工具使用偏少,需求-供给之间的协同效果不理想,但与环境型工具的协同效果均良好;在子系统集中,京津、京冀、津冀的耦合协调水平于2015—2017年相继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京津、津冀处于中度协调区间,津冀处于勉强协调区间;在系统整体中,京津冀区域综合协调水平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走向深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素英 王贝贝 冯雯
从科研投入、研究开发、创新产出、市场营销和创新保障五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京津冀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发现,运用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十分适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有效地引导投资方向,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素英 王贝贝 冯雯
从科研投入、研究开发、创新产出、市场营销和创新保障五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京津冀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发现,运用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十分适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有效地引导投资方向,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晓燕 侯文爽 单晓红 杨娟
府际关系协调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有效汇聚与整合,进而提升政策有效性。以京津冀为例,构建中央-地方多层级府际关系模型,分析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扩散特征、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执行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央政府部门间形成了以科技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北京市政府部门间呈现出以中关村科技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天津市政府部门间呈现出以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核心的星型网络结构特征;河北省则没有形成稳定的网络关系。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中的度中心性与政策扩散广度具有相关性;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中介中心性、度中心性与政策执行强度具有相关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平林 沈映春 李跟强
传统信用风险评估实务中广泛使用的专家打分等方法存在“凭主观授信”的缺点,从指标权重到信用风险结果均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不人为地确定指标权重值,而是分别加总产出属性值和投入属性值,再将总产出除以总投入的比率作为相对效率。该方法可以克服主观授信缺点,能够大大提升信用风险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基于京津冀科技型新三板企业随机抽样,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其信用风险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以2015~2020年数据为样本,提出并构建出一套京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指数。本文建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等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建立京津冀信用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开展季度、年度信用风险分类评价;针对高风险行业和重点领域企业信用风险实施对标管理、分类监管并实现预警奖惩。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编制的信用风险指数,能够为京津冀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化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肖鼎光
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最大障碍是外部融资瓶颈和内部动力机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政策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创业与创新 融资瓶颈 战略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军 胡新如
采用“基本政策—产业链—创新共同体”三维分析框架,并结合“主体—目标—工具”分析路径,构建其与实施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和统计数据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及其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从多维度加大了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力度;区域内环境面政策工具供给要高于供给面和需求面政策工具,需求面政策工具总体供给不足;产业链维度的政策工具供给最为充足的环节是研发,其次是推广和服务环节,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环节供给低且相关不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工具乏力;在共同体维度方面,方案规划类工具主要集中于创新共同体建设方面,在平台建设、科技产业链和产业服务、合作示范区、改革实验区层面存在工具供给不足的问题。从效果上看,区域科技创新总体能力有提升,但科技创新梯度差异并未明显降低且呈现新情况;科技创新协同度呈上升趋势,离高度协同状态仍有很大差距;区域创新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体系化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网络初步形成,但是河北一些重要节点城市活跃程度低,影响了其创新吸纳和承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阎东彬
对科技创新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是衡量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路径。借鉴监测评估逻辑框架的理论观点,应用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考量2012—2017年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河北省和天津市在此六年间技术效率偏低,而北京市技术效率较高;北京市纯技术效率较高,而河北省和天津市纯技术效率偏低;大部分年份和大部分地区在此期间规模效率递增或不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京津冀地区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断崖式分布,第一,要加快科技创新政策供给侧改革,着眼于创新主体的前瞻性需求,发挥政府引导"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二,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向创新创业型企业倾斜,同时区分不同的研发场景,基于场景完善相关科技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第三,要改善科技政策转化的导向机制,提高科技发明和工业生产间的契合度,完善技术市场;第四,要制定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利好政策,缩小三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高新技术协同发展和创新创业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丽 徐昌波 朱东剑 尹利君
城市更新行动已成为“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构建了京津冀城市更新政策三维分析框架,从基本政策工具类型、政策发力点和目标引导三方面对京津冀六项城市更新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其次,基于政策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9个一级变量和37个二级变量,构建京津冀城市更新政策PMC指数模型,计算样本政策的PMC指数和PMC凹陷指数并绘制PMC曲面,从多个维度分析各项政策的优劣;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结果,对京津冀未来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景旺 刘宾 严婧
本文采用SEM模型对目前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现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形成京津冀的科技协同体系中,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能力最强,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最低,在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系统中的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型企业 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秀强 孙延明
在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珠三角地区出台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文件。采用编码分析方法分析各类政策工具的内容和特点,剖析当前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时,应从长远谋划、系统布局,加强需求面政策的制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基础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良 孙林岩 吴福象 朱蕾
本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及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与做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日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服务体系的政策理念迥异,日本采取的是"直接引导"型的政策体系,美国采取的是"旁敲侧击"型的政策体系。这些经验做法,对于构建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预防"中国制造"的"技术懈怠症"、强化校企合作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推行技术创新计划等方面的启示意义尤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永葆活力、立于不败的法宝,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和中小企业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扶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