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9)
2023(7768)
2022(6535)
2021(6055)
2020(4827)
2019(11299)
2018(10781)
2017(20445)
2016(10877)
2015(12322)
2014(12442)
2013(12229)
2012(12020)
2011(11269)
2010(11896)
2009(11286)
2008(11021)
2007(9928)
2006(9374)
2005(8794)
作者
(31603)
(26510)
(26381)
(25451)
(17254)
(12455)
(12030)
(10168)
(10158)
(9795)
(9217)
(8748)
(8697)
(8675)
(8435)
(8244)
(7815)
(7714)
(7600)
(7366)
(6857)
(6429)
(6382)
(6209)
(6151)
(6123)
(5705)
(5630)
(5272)
(5149)
学科
(69011)
经济(68969)
管理(30418)
(26280)
(20354)
企业(20354)
方法(20061)
地方(18634)
数学(17776)
数学方法(17563)
中国(16943)
(14245)
地方经济(13002)
业经(12034)
(12023)
(11827)
(10929)
(10468)
贸易(10461)
(10122)
(10094)
(9599)
金融(9599)
(9386)
银行(9383)
农业(9316)
(9154)
环境(8609)
及其(8210)
(8074)
机构
学院(163127)
大学(162018)
(83709)
经济(82099)
研究(64964)
管理(59753)
中国(51292)
理学(49593)
理学院(49008)
管理学(48270)
管理学院(47937)
(38200)
(34527)
科学(34278)
(32669)
中心(29185)
研究所(28865)
财经(28697)
经济学(26771)
(26174)
(25924)
经济学院(23620)
(23087)
北京(22851)
(22318)
(21988)
师范(21888)
财经大学(20820)
(20384)
科学院(19082)
基金
项目(95786)
科学(76433)
研究(73776)
基金(69940)
(59377)
国家(58885)
科学基金(50423)
社会(49089)
社会科(46546)
社会科学(46537)
(35823)
基金项目(34920)
教育(32975)
(30106)
资助(29856)
自然(29680)
编号(29396)
自然科(28951)
自然科学(28946)
自然科学基金(28426)
成果(25513)
(22907)
重点(21896)
(21812)
课题(21424)
国家社会(20523)
发展(19563)
(19371)
(19290)
教育部(19083)
期刊
(105757)
经济(105757)
研究(60929)
中国(35731)
(28210)
管理(25064)
(21471)
金融(21471)
(20804)
科学(19910)
学报(18718)
经济研究(18359)
教育(17055)
财经(15273)
大学(15193)
技术(14945)
业经(14386)
学学(14169)
农业(13978)
(13447)
问题(13053)
(12421)
国际(11991)
世界(10473)
技术经济(10023)
统计(9750)
(8534)
经济管理(8353)
经济问题(8268)
理论(8110)
共检索到280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陈瑛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国内需求也出现"拐点性变化",再加上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调整。全年经济增长呈逐季放慢的态势,中期增长趋势由上升转为下降,特别是下半年后,宏观经济调整幅度显著加大,逼近8%的政府调控底线。针对这一十分严峻的形势,中央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即启动了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以防止经济出现过度下滑。展望2009年,我们认为,外部环境恶化将继续,国内需求在总体上将进一步收缩,新的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国十条"、"国金九条"的加快落实将会提振信心,在较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的影响,但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调整的内在趋势。由于此轮经济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广  
2008年是中国经济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陷入内外重围,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从年初提出"双防",到年中转变为"一保一控",再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2008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2008年的寒冬已然过去,但中国经济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春天。在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指出,今年将是新世纪来中国经济最困难一年,宏观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已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预计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9.1%,比2003年小幅回落,实现稳健快速增长的调控目标,特别是在"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作用下,经济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明显化解,同时,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5年双稳健经济政策,实际是对2004年"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的确认,并不意味着2005年宏观政策会加大紧缩力度。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或整固期)。我们相信,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整固,中国经济仍继续在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运行。2005年将会实现8%~8.5%...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义达  
1996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及其政策取向汪义达(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经济分析与长期计划处副处长)预测1996年经济走势应从两方面看。1.内在条件。首先,看市场供给情况。一是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有利于保证1996年农产品供应,并且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王元  杜飞轮  
全球经济从"双速复苏"转入均衡增长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时间跨度约10年、起落形态很完整的一个经济发展中周期(2001年~2009年)。该周期于2009年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认为,在国际经济依然低速的背景下,未来几个季度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很可能经历锯齿型的发展。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是:着力加大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力度,货币政策应灵活宽松,需求政策应做到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并举,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从根本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1996年国家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施“九五”计划开好头
关键词: .NULL.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