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5)
2023(8562)
2022(7188)
2021(7147)
2020(5797)
2019(13517)
2018(13191)
2017(24713)
2016(13575)
2015(15722)
2014(15510)
2013(15254)
2012(14881)
2011(13693)
2010(13909)
2009(13164)
2008(13298)
2007(11850)
2006(10761)
2005(10100)
作者
(37809)
(31581)
(31487)
(30355)
(20430)
(15103)
(14250)
(12312)
(12182)
(11566)
(10864)
(10563)
(10423)
(10243)
(10082)
(9774)
(9474)
(9250)
(9071)
(9057)
(8098)
(7649)
(7629)
(7260)
(7199)
(7195)
(6965)
(6932)
(6441)
(6406)
学科
(57356)
经济(57297)
管理(35879)
(34044)
(25992)
企业(25992)
方法(23047)
中国(22358)
数学(20368)
数学方法(20081)
(16844)
(15675)
贸易(15667)
(15404)
(14238)
(13008)
(11294)
(11083)
银行(11074)
业经(10888)
(10765)
(10667)
农业(10576)
(10321)
金融(10321)
地方(9439)
及其(8893)
(8482)
(8452)
(8288)
机构
大学(195031)
学院(192144)
(91831)
经济(90189)
研究(77094)
管理(69965)
中国(62288)
理学(58519)
理学院(57814)
管理学(56931)
管理学院(56550)
(43440)
(42764)
科学(41949)
(39324)
研究所(35110)
中心(34662)
财经(32517)
(29837)
(29472)
经济学(29380)
(28992)
北京(28951)
(27422)
(26371)
经济学院(26261)
师范(26198)
财经大学(23995)
业大(23214)
农业(22854)
基金
项目(117487)
科学(93595)
研究(89427)
基金(87532)
(75841)
国家(75236)
科学基金(63530)
社会(58507)
社会科(55478)
社会科学(55467)
基金项目(43847)
教育(41292)
(40958)
自然(38557)
资助(37848)
自然科(37693)
自然科学(37685)
自然科学基金(37068)
(36470)
编号(35369)
成果(31314)
(28613)
重点(26813)
中国(25921)
(25891)
课题(25376)
国家社会(25225)
教育部(24898)
(23791)
(23488)
期刊
(106356)
经济(106356)
研究(68429)
中国(45494)
(31702)
管理(28560)
(27665)
科学(26740)
学报(26693)
教育(24579)
(24146)
金融(24146)
大学(21267)
学学(19434)
农业(19244)
经济研究(18388)
财经(16972)
(16277)
技术(16148)
国际(15875)
(14932)
世界(14045)
业经(13980)
问题(13826)
(11151)
技术经济(9735)
图书(9654)
(9337)
论坛(9337)
统计(9201)
共检索到322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初步预测到2008年底,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54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30%;,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为4.0%。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鼓励创业活动,以防止经济减速期失业人员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注意保障就业岗位的质量不恶化,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薪酬管理、职业安全和基本社会保险能够兑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夏汛鸽  
2009年1月17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以及开放导报社,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内部)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商务部、国家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专家以及北京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大家对当前世界及中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09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了判断,并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政策和对策建议。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汇集整理,形成本综合报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1994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开了1994—199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预测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安部、人事部、最高检察院、民政部、统战部、建设部、国家计生委、全国总工会、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经济社会调查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此外,课题组还在1994年10—11月就中国1994—1995年的社会经济形势对全国17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宜勇  
2000年就业形势预测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止跌回升,但就业问题不容乐观。新增下岗职工将保持在350万人;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为1171万人,按照78%的参与率计算,大约有910万人需要就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结构调整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预计2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郑慧  
本文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作出展望并对经济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今明两年很严重,在这之后会出现比较长期的低速增长阶段,因此要做最坏的准备。从实体经济部门而言,中国受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把握好大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就能够经过一段的时间的努力,使经济止跌回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解少明  刘国辉  杨金柱  周庆和  
1994年中国物价形势与控制对策解少明,刘国辉,杨金柱,周庆和本文根据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0.1%的物价形势,分析预测全年的物价走势,并从理论和政策上提出控制物价上涨的对策措施。一、对1994年物价走势的基本判断在一季度我同物价上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群群  王振霞  
2012年中国物价涨幅稳步回落,PPI下降趋势得到抑制并逐渐回升,与CPI之间的敞口开始缩小。2013年物价将保持低位运行还是涨幅回升?是否应警惕通胀压力反弹?各界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通胀预期或将有所强化。若不能避免对经济的过度刺激,2013年物价必将反弹,通胀水平将显著超过2012年。因此,仍应密切关注物价变动,重视管理通胀预期,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为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改革和发展目标创造宽松的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黄燕东  
本文回顾了我国2014年的就业总体情况,对2015年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认为,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基本与2014年持平,并且存在略微恶化的趋势。作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把2015年就业工作目标确定为:(1)完成201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1000万人以上;(2)把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求控制在4.6%以内;(3)将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6%以内;(4)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丧失信心者的统计;(5)完善对劳动力参与率变动的监测;(6)全年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不少于2000万人次;(7)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关怀性支持;(8)建立对已出台促进就业各项政策的第三方科学评估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2008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本文对中国经济进入下降周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中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保增长是2009年宏观政策的核心。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伴随着经济周期下行,中国将告别通胀,迎来通货紧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劲松  韩俊  
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陈劲松韩俊1997年农村经济运行的成就及问题(一)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成就和原因1997年,中国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粮食产量接近1996年的水平,畜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产量继续稳定增长,主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群群  王振霞  
2015年中国全年物价总水平涨幅低于年初预计目标,通货紧缩引发广泛关注。本轮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主要源于工业领域通缩和国际市场传导影响。预计2016年,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稳定、粮食连年丰收等因素,将继续对物价总水平走低形成压力。但是,改革红利的释放、宽松宏观政策滞后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复苏等因素,或将推高价格总水平。在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2016年价格总水平整体走势将略好于2015年。2016年价格领域工作重点应集中在推动价格深水区改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重要商品供给稳定以及优化宏观政策的工具组合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