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9)
2023(5058)
2022(4256)
2021(3777)
2020(3054)
2019(7041)
2018(6663)
2017(11510)
2016(5986)
2015(6987)
2014(6937)
2013(7108)
2012(7020)
2011(6829)
2010(7013)
2009(6617)
2008(6356)
2007(5317)
2006(5087)
2005(4827)
作者
(19114)
(16259)
(16224)
(15649)
(10454)
(7718)
(7282)
(6328)
(6230)
(5856)
(5693)
(5444)
(5404)
(5391)
(5148)
(5022)
(4763)
(4643)
(4635)
(4348)
(4314)
(3937)
(3927)
(3882)
(3797)
(3762)
(3488)
(3277)
(3237)
(3198)
学科
(52304)
经济(52279)
地方(15179)
管理(14307)
方法(13349)
数学(12059)
数学方法(12005)
地方经济(11707)
中国(10875)
(10596)
(10260)
业经(7924)
(7782)
企业(7782)
(7280)
经济学(6747)
环境(6059)
(5879)
金融(5879)
(5870)
(5806)
(5500)
(5407)
(5101)
(5069)
贸易(5064)
农业(5046)
产业(5022)
(4889)
银行(4884)
机构
大学(97056)
学院(95903)
(52789)
经济(51921)
研究(42641)
中国(32569)
管理(32283)
理学(26807)
理学院(26406)
管理学(26029)
管理学院(25835)
科学(23726)
(22224)
(21939)
(20483)
研究所(19778)
中心(18631)
经济学(17906)
财经(17170)
经济学院(15736)
(15578)
(15198)
(14821)
(14039)
北京(13389)
(13298)
科学院(13221)
师范(13210)
财经大学(12550)
(11545)
基金
项目(59183)
科学(47106)
基金(44123)
研究(42684)
(38868)
国家(38595)
科学基金(32232)
社会(29717)
社会科(28199)
社会科学(28193)
基金项目(22848)
(21660)
自然(19126)
(18651)
自然科(18621)
自然科学(18618)
教育(18293)
自然科学基金(18270)
资助(17775)
编号(15508)
(14782)
重点(14346)
(13282)
国家社会(13214)
成果(12933)
(12924)
经济(12813)
发展(12186)
(12029)
中国(11784)
期刊
(67294)
经济(67294)
研究(37124)
中国(20662)
(16391)
科学(14159)
学报(13985)
管理(13376)
(12358)
经济研究(12308)
大学(10681)
学学(10167)
(9860)
金融(9860)
财经(9693)
(8568)
技术(8497)
问题(8311)
农业(8263)
业经(7619)
(7093)
国际(6936)
世界(6794)
教育(6700)
技术经济(6532)
统计(5816)
经济问题(5363)
资源(5322)
经济管理(4925)
经济学(4923)
共检索到16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国经济形势将要发生两方面重要变化:一方面经济偏热状况将趋于缓解;另方面通货膨胀将由低度通胀的上限区间向中度通胀的下限区间转移。但那种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滞胀的观点和需要防止大滑的观点,值得商榷。当前还要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并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湘  
全面审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可以看到经济改革、经济开放和经济发展沿着"目标—启动—规范"的路线图"渐进式"的运行过程。经济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先初步建立,后进一步完善,走出了一条建立和完善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经济开放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为目标,先地域开放,后领域开放,走出了一条从量的扩大到质的提高的"渐进式"开放道路;经济发展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目标,先"又快又好"地发展,后"又好又快"地发展,走出了一条先启动后规范的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分析200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对于全面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揭示转轨时期的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今后的经济发展态势,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措施都是有益的。一、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如果以作为低谷年的1999年为起点考察新一轮经济周期,那么其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速快、增幅波动小。或是说,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是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2005年经济发展进一步显示了这些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明确  
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重心以1991年和200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向西南、东南和东北方向移动的三个阶段。为分析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首先指出了一般的贡献度分解方法在重心法研究中的不适用性及其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夏普里值的、适用于重心法的分解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出了在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过程中的"引擎"和"逆引擎"省市和地区,并发现:第一阶段重心西移的原因既非西部投资的延迟效应,也非广州发展的副产品,而是由于东北经济发展过缓引起的。第二阶段重心东移的主要原因并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较量的结果,而是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过缓为主导,辅之以东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所致。第三阶段重心北移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效果,而是完全是由西部发展过缓引起的。最后对区域发展政策做出评价,并指出优先发展西部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鸿光  
本文在回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特点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三林  米建国  
2007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到1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认为,今年我国可望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对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费方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建荣  
上海经济运行的环境、特征与趋势杨建荣一、上海经济运行的环境演变1.长江经济带“龙头”地位的确立。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上海在改革、开放和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中央政府要求上海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更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锐  
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经济运行为代表的“新经济”运行表现出 的突出特征是:高增长与低通胀并行的良性循环;网络交易产生的低交易成本;低失 业率与低工资并行,打破了传统的失业率高低与劳动力价格高低成反比的定论;实体 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切换;货币市场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战场;信息成为货币市场的一般 等价物;泡沫成为一种财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刘康  
全球经济形势2015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金融危机对生产资本投资、潜在就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行业资源再分配等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些因素仍在影响着全球的潜在产出;全球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严重制约了潜在增长率的上升。同时,危机后全球的资本—投资比例不断下降,全球的资本积累受到制约。为此,多数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光前  桑百川  
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开辟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并实行特殊政策,促进特区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使特区经济运行方式日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而且也推动了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泽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征2019年上半年,在及时、精准的宏观调控和系列改革举措的作用下,中国GDP增速6.3%,处在合理区间,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上半年,净出口起到了超预期的稳定增长作用,但国内市场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呈"弱企稳"态势,还较多依靠政策支撑。中性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业效益提升,对冲了服务业下行态势;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定了基建投资,对冲了制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春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波动的模式有可能会改变以往几年的"前低后高"的局面,将出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局面从2014年5月份的宏观数据来看,各类数据出现同步小幅反弹,笔者认为,这只是"微刺激"持续作用下的底部波动,它虽止住了第一季度经济快速回落的势头,但并没有出现全局性、内生性的反弹。不一样的新特征第一,与前几年的第一季度经济低迷相比,本轮房地产的周期调整是经济下滑的一个核心因素,并将主导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范从来  
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这是基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所做出的重要判断。虽然中国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个坑,但是很快在4万亿刺激下得到回升,然后一路下行到现在已经25个季度。但是我们发现从2015年以后,中国经济本身的下行开始趋缓,波动也开始趋稳,那么十九大后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应该怎么发展?我们理论工作者应该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群慧  
2016年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总体特征,工业增速下降、工业价格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格局有了积极变化,工业行业结构继续呈现向高端迈进态势。但是,对于2017年和未来的中国工业经济而言,工业运行风险概率依然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经济将仍然艰难地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