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5)
2023(5396)
2022(4632)
2021(4683)
2020(3701)
2019(8699)
2018(8078)
2017(14738)
2016(8285)
2015(9439)
2014(9492)
2013(9313)
2012(8960)
2011(7951)
2010(8255)
2009(7794)
2008(8111)
2007(6782)
2006(6171)
2005(5726)
作者
(21471)
(18022)
(17738)
(17342)
(11652)
(8367)
(8276)
(6848)
(6813)
(6795)
(5979)
(5970)
(5937)
(5869)
(5766)
(5454)
(5303)
(5286)
(5207)
(5055)
(4606)
(4408)
(4317)
(4195)
(4181)
(4104)
(4054)
(3980)
(3583)
(3578)
学科
管理(29865)
(28294)
经济(28265)
(26092)
(24529)
(21752)
企业(21752)
财政(12773)
中国(11833)
(10984)
财务(10973)
财务管理(10927)
企业财务(10441)
(10383)
(10305)
方法(10228)
(9643)
数学(9106)
数学方法(8947)
(8282)
地方(7510)
(7024)
贸易(7018)
(6947)
银行(6946)
(6884)
(6613)
制度(6611)
(6520)
及其(6197)
机构
学院(107668)
大学(105993)
(48265)
经济(47185)
管理(40744)
研究(40243)
中国(34180)
理学(33785)
(33466)
理学院(33427)
管理学(32987)
管理学院(32761)
(22286)
科学(21341)
财经(21205)
(20227)
(19161)
中心(19049)
(18386)
研究所(17319)
(15281)
财经大学(15210)
(14708)
北京(14630)
经济学(14127)
(13877)
师范(13808)
(13798)
(13615)
经济学院(12557)
基金
项目(62982)
研究(50273)
科学(49730)
基金(45219)
(37958)
国家(37587)
科学基金(32410)
社会(31236)
社会科(29607)
社会科学(29603)
(23869)
教育(23364)
基金项目(22557)
编号(21383)
(20172)
自然(19607)
资助(19435)
成果(19275)
自然科(19139)
自然科学(19132)
自然科学基金(18783)
课题(15302)
(14783)
(14547)
重点(14358)
(13524)
项目编号(13187)
教育部(12961)
(12946)
(12793)
期刊
(59385)
经济(59385)
研究(42030)
(31022)
中国(28376)
(16186)
金融(16186)
管理(15940)
教育(13994)
(13814)
学报(12615)
科学(12175)
财经(10897)
大学(10409)
经济研究(10362)
学学(9548)
(9305)
农业(9200)
技术(9074)
(8477)
业经(8423)
会计(8275)
(8086)
财政(8086)
国际(7638)
财会(7199)
问题(6946)
(6613)
理论(6182)
世界(5785)
共检索到19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志远  
中国当前的物价水平,具有农产品价格趋涨、房价和服务业价格高位运行、能源和资源价格高涨、只有制造品价格趋稳的特点。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与过去的物价上涨相比,除了伴有投资过度和经济增长过快的共同特点以外,还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美元贬值和原油价格暴涨的影响。成本拉动和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无法通过简单的货币政策来平抑,只能选择强化的财政政策来加以调节。财政调节,也不能只顾增加开支,而是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芳  
文章运用常数弹性法从财政预算余额中分离出周期性余额和结构性余额,估算出我国1994年以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大小。结论认为我国的财政体制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功能,减弱了经济周期波动,各个税种的周期成分中,增值税的周期成分最大,其次是企业所得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适汀  
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市场机制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更高的效率。市场经济在通过差别利益分配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的同时,又可能因利益分配结果差别过大而导致社会整体经济效率的下降。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替代是至关重要的,而财政政策则是市场经济中寻求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群群  王振霞  
第一,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切实执行中央关于"更加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思想,防止出现粗放增长再度加剧通胀的局面。高度重视在换届之年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导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根据地方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区位特点,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秦聪  张静  
本文以中国1992~2011年季度数据为基础,利用GMM和MSVAR模型考察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促进房地产价格和实际汇率稳定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并未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平抑房地产价格波动,利率和货币供给政策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2008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利率政策对于实际汇率波动的系统性反应很弱,而货币供给政策在1998以来加剧了实际汇率波动。1998年以前,财政政策有利于房地产价格稳定,此后财税当局对房地产价格稳定缺乏关注。财政政策总体有利于实际汇率稳定,但2008年以来的稳定效应明显减弱。研究还表明,1998年以前,财政政策在房地产价格增长的动态决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保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既是当今世界各国首要的宏观管理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稳过渡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目的而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制定与实施中,财政政策始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直接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财政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枢纽或主渠道,因而是调节宏观经济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包括税收政策、融资(国债)政策等在内的财政收入政策的走向及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丽琪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其中,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又称财政自动稳定器,是国民收入体系中的内生变量,是一种存在于预算结构之中发生自动反应的机制,是一种经济学家称之为"公式可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红生  张军  
本文考察了中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稳定效应并对其形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现有文献和中国的现实,本文创造性地识别了可能会导致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或非凯恩斯效应的历史时期。接着本文构造了1978~2004年度和1998~2004年度两个面板数据集,前者很好地完成了对生成财政政策非线性或非凯恩斯效应的预期机制的检验并发现了非凯恩斯效应的证据;后者部分证实了劳动市场观点的假说,但并不能排除预期观点在生成非凯恩斯效应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付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可能有一定差距:从财政本身的结果(大规模赤字)来看,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从这种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来看,大规模赤字并没有起到本应起到的扩张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澄清“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以更加成熟地运用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众所周知,财政政策是稳定政策特别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选择财政政策类型?鉴于需求管理政策是用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来分析的,因此,本文旨在三大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图解财政政策在调控总需求、减轻经济波动上的作用原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刘晓路  
本文利用马尔可夫情势转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的情势转变特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比较符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逆势而动"的特点,且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定,但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税收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不符合宏观经济运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但有助于价格稳定。我国财政政策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凯恩斯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群力  龚承刚  
本文研究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与地方产出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包含了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是稳健的。地方政府规模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产出的波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起到了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勇  
本文在一个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框架下,对中国1992—2012年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范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总体上符合PMPF范式,即被动型货币政策和被动型财政政策的组合。这种组合有效地确保了政府债务的可控性,但由于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反应力度不足,容易滋生通胀和泡沫经济。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从PMPF范式逐渐转向AMPF范式应该成为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范式转变的基本路径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刘宏志  
传统理论认为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理论)引发了理论界对价格水平决定的重新思考。本文首先对FTPL理论及其有关争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全面评价,然后通过建立双变量VAR模型以及在VAR模型中引入预算盈余的两种成分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FTPL理论在1994~2010年间对于解释中国价格水平的变动更加具有合意性,这一结论对于今后稳定我国物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李晓宁  
2009年以来,面对持续走高的物价,央行采取了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以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通过建立CPI、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GDP之间的回归模型,对1994~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有效的结论。认为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多样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注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同时要加快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