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1)
- 2023(6996)
- 2022(5840)
- 2021(5828)
- 2020(4802)
- 2019(11444)
- 2018(10889)
- 2017(20022)
- 2016(10428)
- 2015(12352)
- 2014(12068)
- 2013(11958)
- 2012(11385)
- 2011(10616)
- 2010(10410)
- 2009(10015)
- 2008(10133)
- 2007(8586)
- 2006(7787)
- 2005(7599)
- 学科
- 济(45169)
- 经济(45083)
- 管理(24286)
- 业(23617)
- 方法(19349)
- 银(19158)
- 银行(19012)
- 制(18452)
- 企(18242)
- 企业(18242)
- 行(17838)
- 中国(17778)
- 数学(17600)
- 数学方法(17489)
- 融(12376)
- 金融(12376)
- 贸(11912)
- 贸易(11899)
- 易(11569)
- 度(11326)
- 制度(11294)
- 农(11185)
- 财(10123)
- 业务(9639)
- 体(8864)
- 银行制(8346)
- 业经(8085)
- 学(7807)
- 体制(7622)
- 出(6872)
- 机构
- 大学(153237)
- 学院(145846)
- 济(74501)
- 经济(73415)
- 研究(60673)
- 中国(55571)
- 管理(53677)
- 理学(44724)
- 理学院(44163)
- 管理学(43718)
- 管理学院(43420)
- 财(35365)
- 京(34217)
- 科学(31261)
- 所(30080)
- 中心(28002)
- 财经(27531)
- 研究所(27183)
- 经济学(25581)
- 经(25508)
- 农(23183)
- 北京(23010)
- 经济学院(22963)
- 银(21436)
- 院(21375)
- 财经大学(20926)
- 江(20572)
- 银行(20556)
- 行(19069)
- 范(18980)
- 基金
- 项目(93354)
- 科学(74829)
- 基金(72618)
- 研究(69559)
- 家(64517)
- 国家(63631)
- 科学基金(53157)
- 社会(48247)
- 社会科(45796)
- 社会科学(45787)
- 基金项目(36932)
- 自然(31537)
- 教育(30904)
- 自然科(30793)
- 自然科学(30783)
- 资助(30331)
- 自然科学基金(30299)
- 省(29756)
- 划(27648)
- 编号(25176)
- 部(23641)
- 中国(22829)
- 国家社会(22244)
- 成果(22008)
- 重点(21665)
- 教育部(20802)
- 发(19872)
- 制(19238)
- 创(19043)
- 人文(18996)
共检索到250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依据2008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中国的177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列出了最大的70家商业银行;同时列出了这些银行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核心资本、税前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资产比等指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依据2006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中国143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列出了最大的50家银行;同时还列出了这些银行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税前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资产比等指标。此次入围的50家银行包括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6家农村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依据2009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全国196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列出了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同时列出了这些银行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核心资本、税前利润、资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兆斌
为寻找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基于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风险比较模型,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1~2004年的相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依照相对风险程度的高低,14家商业银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及中国银行所构成,安全性较高;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则隶属于风险最高的第三层次,是中国银行业安全的薄弱环节。由于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比率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改善位于第三层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是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安全性的关键,应该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指标体系 风险比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正清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本文基于2003~2012年10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利用Lerner指数测算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并考察银行竞争和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竞争度水平总体较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市场势力高于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银行市场势力呈现顺周期特征;样本期内商业银行盈利效率显著低于成本效率;银行市场势力的扩大阻碍了银行效率的提高,银行效率的改善促进了银行竞争度提升,银行竞争和银行效率之间存在稳健的内生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当前外资银行进入尚未给银行竞争带来显著影响;银行竞争度和集中度之间不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监管 风险 激励相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潇 周昭雄
论文选取2010~2015年度4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及宏观数据,利用面板门限模型与二次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营绩效的"门限效应"以及"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业务的发展对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经营绩效有正效应,并且样本数据表现出中间业务收入与经营绩效存在倒U型的关系,中间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适度区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潇 周昭雄
论文选取2010~2015年度4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及宏观数据,利用面板门限模型与二次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营绩效的"门限效应"以及"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业务的发展对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经营绩效有正效应,并且样本数据表现出中间业务收入与经营绩效存在倒U型的关系,中间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适度区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潇 周昭雄
论文选取20102015年度4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及宏观数据,利用面板门限模型与二次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经营绩效的"门限效应"以及"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业务的发展对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经营绩效有正效应,并且样本数据表现出中间业务收入与经营绩效存在倒U型的关系,中间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适度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娟 黄永兴
文章运用中国110家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法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下降,非利息收入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盈利结构。在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分析中发现,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结构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就迫使其必须加快调整盈利结构,开展多元化经营,以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冲击;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大以及客户粘度高,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受地缘经济限制、信息流通慢、硬件设施差、村民思想僵化的影响,二者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结构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均较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洪福
近几年中国银行业高额的利润引发社会对其净利差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45家商业银行净利差及其合理水平的估算和比较分析,发现其基本处于合理水平,所能容忍的利差下降空间即使存在也非常有限。对净利差结构的分析表明降低商业银行的资产费用率以及提高其非利差收益率是对净利差进行调节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水平 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金融是否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170家商业银行的证据
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分析——以9家商业银行为例
全球银行大比拼——2006年度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述评
数字金融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U型关系——基于中国173家商业银行的分析
关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跨国并购能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改善吗?——来自我国四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跨国并购的考证
资本约束、银行风险承担与经济资本——基于中国53家商业银行的经验研究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2013年年度报告评析
制度质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的门槛效应——基于47个国家70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基于2010~2011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