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98)
- 2023(2590)
- 2022(2367)
- 2021(2346)
- 2020(1901)
- 2019(4479)
- 2018(4263)
- 2017(6890)
- 2016(3808)
- 2015(4506)
- 2014(4449)
- 2013(4563)
- 2012(4573)
- 2011(4505)
- 2010(4636)
- 2009(4783)
- 2008(4821)
- 2007(4140)
- 2006(3760)
- 2005(3708)
- 学科
- 济(18470)
- 经济(18457)
- 管理(10710)
- 业(9225)
- 企(7498)
- 企业(7498)
- 中国(6513)
- 方法(5389)
- 学(4942)
- 贸(4863)
- 贸易(4860)
- 易(4741)
- 农(4546)
- 融(4277)
- 金融(4276)
- 制(4038)
- 业经(4005)
- 理论(3993)
- 财(3851)
- 教育(3745)
- 数学(3680)
- 银(3672)
- 银行(3669)
- 数学方法(3638)
- 和(3637)
- 行(3579)
- 世界(3475)
- 地方(3138)
- 体(3122)
- 农业(2911)
- 机构
- 大学(63030)
- 学院(60135)
- 研究(27858)
- 济(27838)
- 经济(27340)
- 中国(21741)
- 管理(19336)
- 理学(15181)
- 科学(15062)
- 理学院(14921)
- 京(14829)
- 所(14811)
- 管理学(14699)
- 管理学院(14556)
- 财(13350)
- 研究所(13148)
- 中心(11832)
- 范(10670)
- 师范(10634)
- 北京(10009)
- 财经(9928)
- 江(9693)
- 院(9585)
- 农(9211)
- 经(9012)
- 师范大学(8820)
- 经济学(8455)
- 科学院(8454)
- 州(7807)
- 社会(7607)
共检索到113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众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并发,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近年罕见。一些影响地区和全球安全的问题有所缓和,但更多固有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新安全问题又不断发生,导致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多样化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正考问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本文是对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的综述和总体评估。
关键词:
2008年 全球 安全形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2013年的国际形势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产生了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大国关系合作与遏制并行,互信、互动与自信问题严重,导致合作处于较低水准,遏制与反遏制有所升级,特别是美俄纷纷提升战略打击能力,凸显控制与发展悖论。一些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安全困局难消。尽管世界在发展,但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一些国家新的战略意愿、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的选择,导致围绕着政治权利的博弈、经济利益的较量、军事优势的争夺和文化软实力的拓展等正以一种加速度的态势前冲,导致冲突隐患增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从而形成了一种发展的悖论或悖论的发展局面,也使得2013年的国际安全形势处于一种...
关键词:
国际安全形势 2013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多极化国际格局趋势已经明朗。受深刻变化中的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国际安全战略思维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大国安全战略和策略重新调整,大国关系已由一种传统的利益趋同或利益相悖的简单或敌或友关系,逐渐演化成一种既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利益竞争的非敌非友的模糊复杂的博弈关系模式。从2010年的全球安全形势看,这种复杂的大国关系在纠结中缓慢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安全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全球性总体军事安全威胁进一步降低,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然存在且隐忧不少,军控和防扩散形势更趋严峻,防止战争依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军事安全以外的多种安全威胁程度总体不减,一些领域有所深化。传统...
关键词:
大国关系 国际安全 形势 2010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2011年的全球安全形势在总体和平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不仅变化快,而且应对难。其中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的影响在继续发酵和深化,世界主要力量中心汇聚于此,使得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安全问题的中心,而最为明显的是军备竞赛导致安全困境的加剧。而众多传统热点问题和新发生的热点,呈现出乱象丛生的局面,而一些问题在新的国际安全战略思维下还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在冷战后的干涉主义工具作用,发达国家的经济滞涨,国内问题的外溢和国际化,粮食危机和水危机并行等,均导致全球安全形势复杂且危机四伏。总之,2011年的国际安全形势乱象丛生、热点频发、影响深远、危机四伏。而...
关键词:
2011年 全球 世界 安全 形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本文是对2009年全年全球安全形势的综合评估和论述。主要从大国安全战略调整、大国关系变化、世界格局现状、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下,2009年的全球安全形势总体依然复杂严峻,各种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世界正处在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面临的危机众多、挑战严峻。
关键词:
2009年 全球 世界 安全 形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克强 刘枭
粮食安全攸关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人口大国,中国粮食安全应牢固建立于基本自给基础上。改革以来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态势是:人口持续增长,播种面积波动下降,但单产较快波动上升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而炳
2005年国际安全总的形势发展相对平缓。中美关系在稳定中有发展,美加大对华战略关注;中俄互信加深,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中日关系出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中亚地区相对稳定,变数增多;台海形势趋于缓和,但是未来发展依然复杂严峻;国际恐怖活动猖獗,非传统安全面临多种挑战。
关键词:
国际安全 形势 回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纯银
冷战结束后 ,东亚地区的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从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看 ,东亚地区将会呈现美、日、中、俄、东盟五极的格局。而日、美、中三角关系的互动将成为影响东亚安全的主导因素。日美关系是同盟关系 ,比中美、中日关系要强得多。这将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 ,应努力促使这个三角关系趋向平衡 ,真正使日、美、中之间形成一种和平共处的关系 ,从而维护 2 1世纪东亚地区的安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鸿 汤昌福
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主要有:石油供需矛盾突出、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单一、国际政治环境恶劣和石油储备不足。建议通过以下对策来保障中国供应安全:扩大同其他石油进口国合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中东稳定;加大与石油出口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巩固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协调消费国在石油出口国的油田投资以及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方面的行动;扩大石油战略储备规模;节约石油消费;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参与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获取份额油;实现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多元化。
关键词:
石油 安全 战略储备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调整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大幅回落,对外贸易由高速增长转向下降。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和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一方面,尽量将金融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王维
2012年的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是"热点多、挑战大和应对难",众多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呈并发态势。诸多领域的大变革和大调整引发了许多现实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一些安全领域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大动荡,因而必须通过大治理方能有所缓解或消除,因而世界迎来了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动荡和大治理的时代。尽管国际格局未有大变化,但美国安全战略调整的深化导致亚太安全局势的复杂,频发的武装冲突对国际安全形成巨大冲击,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迟缓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增大,水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导致冲突的几率上升,极地争夺和太空竞争更加激烈,而一些问题才露出冰山一角,未来极可能呈现更加严峻的局面,国际安全依然将面临各种...
关键词:
2012年 国际安全 形势 综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茂兴 王秋苹
随着廉价能源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能源争夺愈加激烈,甚至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冲突与动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学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