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7)
- 2023(8537)
- 2022(7768)
- 2021(7582)
- 2020(6417)
- 2019(15492)
- 2018(15265)
- 2017(30188)
- 2016(16644)
- 2015(19267)
- 2014(19659)
- 2013(19686)
- 2012(19038)
- 2011(17574)
- 2010(17864)
- 2009(17282)
- 2008(17502)
- 2007(15629)
- 2006(13793)
- 2005(12789)
- 学科
- 济(70874)
- 经济(70808)
- 管理(45474)
- 业(44631)
- 企(34095)
- 企业(34095)
- 方法(33404)
- 数学(30321)
- 数学方法(30025)
- 农(21562)
- 中国(21455)
- 财(19638)
- 贸(17285)
- 贸易(17277)
- 易(16881)
- 制(15803)
- 银(13664)
- 银行(13640)
- 农业(13430)
- 学(13390)
- 业经(13299)
- 地方(13216)
- 行(13092)
- 融(12287)
- 金融(12285)
- 策(11719)
- 务(10916)
- 财务(10890)
- 财务管理(10852)
- 和(10339)
- 机构
- 大学(246683)
- 学院(246298)
- 济(108567)
- 经济(106238)
- 管理(92810)
- 研究(87072)
- 理学(78308)
- 理学院(77433)
- 管理学(76245)
- 管理学院(75767)
- 中国(69876)
- 财(53590)
- 京(52236)
- 科学(50446)
- 所(45311)
- 农(41757)
- 财经(41149)
- 研究所(40470)
- 中心(40224)
- 江(38032)
- 经(37173)
- 业大(34176)
- 北京(33883)
- 经济学(33544)
- 农业(32955)
- 范(31924)
- 师范(31653)
- 经济学院(30400)
- 院(30392)
- 州(30339)
- 基金
- 项目(149132)
- 科学(115921)
- 研究(111474)
- 基金(106816)
- 家(91803)
- 国家(91025)
- 科学基金(76333)
- 社会(69159)
- 社会科(65521)
- 社会科学(65501)
- 省(57433)
- 基金项目(55589)
- 教育(51640)
- 划(49149)
- 自然(47860)
- 编号(47136)
- 自然科(46626)
- 自然科学(46608)
- 资助(45907)
- 自然科学基金(45786)
- 成果(40344)
- 部(34545)
- 重点(33857)
- 发(32813)
- 课题(32548)
- 创(30154)
- 教育部(29463)
- 性(29260)
- 科研(28728)
- 人文(28444)
- 期刊
- 济(122666)
- 经济(122666)
- 研究(79998)
- 中国(48297)
- 财(40869)
- 农(37865)
- 学报(35417)
- 管理(32818)
- 科学(32588)
- 融(31313)
- 金融(31313)
- 大学(26640)
- 教育(25474)
- 农业(25235)
- 学学(24828)
- 技术(20858)
- 经济研究(20661)
- 财经(20591)
- 业经(19816)
- 经(17693)
- 问题(16825)
- 贸(16756)
- 国际(14846)
- 理论(13922)
- 业(13112)
- 技术经济(12875)
- 实践(12518)
- 践(12518)
- 统计(12454)
- 商业(12302)
共检索到386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菁菁 范利民
文章试图对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此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科学实现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从紧的货币政策阶段、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阶段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阶段三个阶段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丽
本文将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分为1998-2002年及2003年至今两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回顾,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分析了1998-2002年和2003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回顾 有效性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小勤 雷辉
目前我国的总需求仍不够旺盛,物价指数变化率仍在低水平徘徊,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欠稳固。因此,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效应?笔者认为我国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应该产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期在相关争论中得出较中肯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远 纪春明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克服其不利影响之后,逐步迈入新常态阶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路径和目标也在不断转变。本文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变动影响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变动,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比价格效应显著,同时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期限的时滞。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论,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提出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效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思平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世界经济相继遭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调整,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对2005年7月-2012年3月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货币政策的时滞及政策协调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善燊 何炼成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城乡差异 VAR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馨 叶兵
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非常明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对投资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分析和研究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机制和效果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渠道,联系实际分析了本轮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措施及效果,从货币政策调控主体一中央银行、调控对象——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调控中间环节——商业银行等角度分析了影响调控作用发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 调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皓 邱媛
自1996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期能够扩大需求,减少庞大的居民储蓄,但是实践证明1996年到2002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003年以来,由于某些制度缺陷被弥补,货币政策效果转好。文章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制度缺陷是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发挥的,并提出一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焦瑾璞 孙天琦 刘向耘
货币政策的地区差异性在我国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论却又缺乏深入系统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理论和国际经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并对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是造成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差别的根本原因。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着力于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地区差别 传导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米建伟 卜紫洲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2003年前三季度货币供给量超常规增长原因的各种解释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评价;第二部分关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提出了我们的假说,对形成机制与作用过程在多种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经验分析,验证了我们的假说;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理论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建议;第六部分则对前面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总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有必要适应经济景气的周期阶段变化而及时调整,完成从流动性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转变。虽然中国粮食产品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但通货膨胀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趋势,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核心通货膨胀率为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中国货币政策在强化其经济稳定职能的独立性和领导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经济增长责任并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性质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实现中国经济的反向软着陆。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珂 时光
文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来剖析央行货币政策出现转变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模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流动性变化是从2007年底初见端倪、2008年上半年逐渐减少而下半年开始大幅减少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货币政策之所以出现倒V型转变的关键原因是央行对经济形势的预测失误和反应滞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