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5)
2023(14455)
2022(12436)
2021(11835)
2020(9760)
2019(22720)
2018(22580)
2017(42485)
2016(22944)
2015(26313)
2014(26322)
2013(26209)
2012(24591)
2011(22569)
2010(22446)
2009(20975)
2008(20528)
2007(17835)
2006(15881)
2005(14336)
作者
(67543)
(56327)
(55782)
(53348)
(36093)
(26947)
(25269)
(22218)
(21409)
(20035)
(19229)
(19127)
(17917)
(17791)
(17405)
(17317)
(16696)
(16283)
(15988)
(15861)
(14106)
(13782)
(13461)
(12741)
(12641)
(12552)
(12242)
(12160)
(11380)
(10994)
学科
(112460)
经济(112347)
管理(64141)
(58222)
(47802)
企业(47802)
方法(45738)
数学(39878)
数学方法(39447)
中国(29250)
(24820)
地方(23821)
(23111)
(22212)
业经(21729)
(20063)
贸易(20051)
(19468)
(17899)
农业(16505)
(16302)
环境(15877)
(15358)
金融(15357)
理论(15345)
(15040)
银行(15003)
地方经济(14763)
(14436)
技术(13373)
机构
大学(341283)
学院(335158)
(146628)
经济(143762)
管理(130526)
研究(121388)
理学(112488)
理学院(111186)
管理学(109360)
管理学院(108774)
中国(91613)
(74042)
科学(72694)
(63702)
(61405)
研究所(55858)
中心(53518)
(51336)
财经(51205)
北京(47860)
业大(47384)
(47180)
(46689)
经济学(45495)
(44694)
师范(44336)
(43625)
经济学院(40706)
农业(40019)
(38318)
基金
项目(224117)
科学(176205)
基金(164574)
研究(164008)
(143381)
国家(142259)
科学基金(121362)
社会(105087)
社会科(99623)
社会科学(99593)
基金项目(86661)
(83364)
自然(77530)
自然科(75725)
自然科学(75709)
自然科学基金(74367)
教育(74083)
(71140)
资助(68680)
编号(65251)
成果(53851)
(50642)
重点(49925)
(48146)
(45374)
课题(44899)
国家社会(44048)
教育部(43653)
创新(42486)
大学(42406)
期刊
(165158)
经济(165158)
研究(106046)
中国(64519)
学报(52797)
科学(49721)
管理(49488)
(46749)
(46727)
大学(40237)
学学(37604)
教育(35165)
农业(33022)
(28969)
金融(28969)
技术(28803)
经济研究(27096)
财经(26051)
业经(22932)
(22464)
问题(21360)
(18873)
图书(18181)
技术经济(17879)
世界(17769)
(17661)
国际(17306)
理论(16905)
科技(15156)
现代(15029)
共检索到509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乔光华  苏日娜  
文章采用1995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月度数据,采用一个两状态三阶自回归均值和方差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对2008年中国经济衰退的拐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的中国经济衰退出现在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拐点出现在2008年11月,从2008年12月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即中国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的波动远大于衰退阶段的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文章使用1993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月度数据,采用一个二元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对2008年至2009年中国经济衰退的拐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至2009年的中国经济衰退出现在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从2009年3月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的波动大于扩张阶段的波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伟  
一、未来世界经济:很可能走走停停当前世界经济走势严峻而微妙,未来几年很可能呈W型演进态势,即经济低迷与短暂复苏交替出现。总的态势是衰退长期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Laura D.Andrea Tyson  
诸位早上好,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个研讨会。首先,我一张幻灯片都没有。刚才我的同事Gail D.Fosler,已经把那些什么指标、数据都给大家讲得很细了,我就没有幻灯片了。我知道,这次会是非常重要的,我也非常乐意能够再次和朱民博士坐在一起,因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我也跟他坐在同一个讲台上。我们知道达沃斯论坛上每年都会有世界经济的主要人士在一起集思广益,展望未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张培丽  
本文对2008年我国18本样本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前10大热点,并参照2003~2007年的热点排名,从十二个方面阐述了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对于2007年我国2008年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庆龙  
本文基于欧盟15国1990—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衰退与政府债务总额、进出口、失业率、薪资总额以及房价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欧盟15国在经济衰退阶段的平均振幅和累积损失分别为3.38%和5.28%,平均波长约为4个季度;(2)欧洲在2002、2008和2011年分别发生了大范围的经济同步衰退现象,政府债务和房价也随之同步变动;(3)出口、薪资总额和房价与经济衰退存在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天民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扬  
世界经济综合实力前两名的美国和日本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同时出现经济不景气,然而刚刚进入新世纪这两个国家就都进入了经济衰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对其他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考察美、日两国经济衰退的原困和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甘特拉姆·B.沃尔夫  刘兴坤  
2014年,欧洲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征令人记忆犹新。第一,地缘政治冲突出乎意料地回归欧盟地区。克里米亚被侵吞,乌克兰冲突爆发,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与西方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张。不仅如此,伊拉克与叙利亚之间冲突的爆发、"伊斯兰国"(ISIS)极端分子的崛起也令西欧国家措手不及。人们可能会推测,西方国家近年来的经济低迷和政治软弱导致了替代性政治概念的出现。但事实上,欧盟国家已意识到,在其家门口发生的这一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帆  滕建州  颜蒙  
把握局部经济衰退与全球经济衰退的动态转化规律对于预测经济衰退走势和合理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证分析了1961年—2013年局部经济衰退与全球经济衰退间的转换关系。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美、日、英三国共同的经济衰退是世界经济衰退的先导因素;其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印度和巴西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变动趋势开始显现,由此导致的共同衰退将直接转换为世界经济衰退;最后,东亚地区和拉美地区的局部经济衰退将通过发达国家和三个较大发展中国家间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此外,东亚和拉美的经济衰退之间无明显转换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厉鹏  
OECD国家财政刺激政策的主要特点因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及私营企业部门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在2008~2010年,除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外,先后通过采取积极的相机财政措施(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刺激经济增长。由于在经济下滑程度、货币政策空间以及财政内在稳定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各国采取相机财政政策行动的力度规模及进度安排各不相同。考虑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王轶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只要政策及时调整到位,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然存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可能财力和需求。中国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走上内需为主的格局和形成大国消费市场,基本完善民生制度框架,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总体实力更加强大。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进  
在市场经济中,决定宏观经济运动方向的是经济系统中的微观机制,即由厂商行为、利润、相对价格组合、投资和结构变动等因素组成的经济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具有促使经济作周期运动的客观性。我国现有各方面的经济条件,如投资规模的下降、产出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慢于投入品的上升速度,企业效益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比例结构的失调等等,都说明我国经济面临衰退过程。同时,总供求的变化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由于衰退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累加性质,因此可能加剧我国经济今后数年都将处于疲软之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永福  
本文采用事件窗口分析方法,研究美国近7次经济衰退与主要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的关系。发现美国经济衰退的国际相关性是动态变化的,其中1973年、1980年和2001年是国际相关性最高的3次衰退;新一轮经济周期当中东亚四小龙金融变量与美国高度相关,超过了实体经济变量与美国的相关性。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美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衰退的领先、滞后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