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5)
- 2023(12231)
- 2022(10690)
- 2021(10465)
- 2020(8632)
- 2019(20394)
- 2018(20161)
- 2017(37859)
- 2016(20469)
- 2015(23345)
- 2014(23154)
- 2013(23213)
- 2012(21421)
- 2011(19501)
- 2010(19125)
- 2009(17565)
- 2008(17178)
- 2007(14323)
- 2006(12382)
- 2005(11162)
- 学科
- 济(84853)
- 经济(84760)
- 管理(55139)
- 业(51840)
- 企(42427)
- 企业(42427)
- 方法(39651)
- 数学(34659)
- 数学方法(34317)
- 中国(26184)
- 农(21003)
- 学(20452)
- 财(18902)
- 贸(17369)
- 贸易(17360)
- 易(16931)
- 业经(16913)
- 地方(15112)
- 制(14046)
- 农业(13922)
- 和(13575)
- 理论(13407)
- 环境(12856)
- 银(12329)
- 银行(12292)
- 融(12240)
- 金融(12239)
- 技术(11910)
- 行(11799)
- 教育(11674)
- 机构
- 大学(294423)
- 学院(286836)
- 济(121836)
- 经济(119530)
- 管理(115038)
- 研究(103706)
- 理学(100139)
- 理学院(98981)
- 管理学(97396)
- 管理学院(96870)
- 中国(77376)
- 京(63945)
- 科学(62489)
- 财(52421)
- 所(52079)
- 研究所(47757)
- 中心(45564)
- 农(43137)
- 财经(42734)
- 北京(41484)
- 业大(40887)
- 范(39391)
- 经(39243)
- 师范(39089)
- 江(38103)
- 经济学(37410)
- 院(37238)
- 农业(33792)
- 经济学院(33609)
- 师范大学(32384)
- 基金
- 项目(199082)
- 科学(157003)
- 基金(146817)
- 研究(146489)
- 家(127967)
- 国家(126969)
- 科学基金(108527)
- 社会(93142)
- 社会科(88188)
- 社会科学(88167)
- 基金项目(77752)
- 省(73331)
- 自然(70096)
- 自然科(68464)
- 自然科学(68449)
- 自然科学基金(67228)
- 教育(66621)
- 划(63500)
- 资助(60948)
- 编号(58665)
- 成果(48285)
- 部(45377)
- 重点(44301)
- 发(41895)
- 创(40829)
- 课题(39944)
- 教育部(39194)
- 国家社会(38797)
- 创新(38099)
- 科研(38008)
- 期刊
- 济(128401)
- 经济(128401)
- 研究(90300)
- 中国(53686)
- 学报(45295)
- 科学(43292)
- 管理(41565)
- 农(38404)
- 财(37370)
- 大学(34240)
- 教育(32830)
- 学学(31624)
- 农业(27720)
- 技术(23472)
- 融(22649)
- 金融(22649)
- 经济研究(21559)
- 财经(20587)
- 业经(18258)
- 图书(17706)
- 经(17598)
- 问题(16609)
- 业(15153)
- 理论(15082)
- 贸(14854)
- 世界(14185)
- 技术经济(13758)
- 实践(13559)
- 践(13559)
- 科技(13446)
共检索到42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肖周燕 薛伟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磊,陆杰华,吕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肖周燕 顾林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1990年夏季人口专家研讨会的第二项议题是进行关于人口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对90年代人口学研究展望的讨论。讨论的目的一是如何使人口科学工作更好地为控制人口增长服务,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服务;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人口学会和国家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在协调、推动人口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抛砖引玉,便于大家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特点,发现2008年时呈现的三大特点目前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和多元、作为研究基础的人口数据更加丰富和开放,人口学方法发展特点也因此有所演变,特别体现为大数据条件下人口学方法在时空维度的拓展。与10年前相比,人口学方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数据收集方式滞后与开放性不足,忽视方法论研究和对方法系统性和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本土性方法欠缺且推广不利,与理论的相互支撑长期阙如等问题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彻底解决。在新形势下,人口学方法的未来发展应首先针对现有问题,加强数据的整合、方法的融合和推动学术创新需要遵循独立性、包容性和原创性原则。
关键词:
人口学方法 特点 问题 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人口学方法是注重量化研究的人口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及相关问题,指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催生了人口学方法的发展,但方法的系统性不够;人口数据资料的日益丰富推动了人口学方法的运用,但数据的开放性和准确性制约着方法的发展;在对国外人口学的借鉴学习中带动了中国人口学方法的本土化,但目前本土化方法仍显不足。
关键词:
人口学 方法 发展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国宏
本文对20世纪中国的人口研究,特别是近20年的人口学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前景。认为近20年的人口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四个特点,人口学在21世纪仍将有新的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集体编写的《人口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书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大纲》包括24门人口学专业课程。它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而全面地规范人口学专业教学内容的著作,是一个创举,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开拓。 对人口数目的统计和对人口迁移分布及行业职业的管理,可以向前追溯几千年。有关人口的各种思想和观点也散见在古往今来许多名家的著作中。然而把人口本身和各种人口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对于中国近30年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的卓著成绩,一般认为,主要是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基础的作用。国内外一些研究还具体地量化了二者的比例,前者所占比例甚高。不过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正相关、较少相关、不相关三种观点力陈各自所见,引起热烈讨论。本刊将翟振武、原新、梁中堂等三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同时刊发,目的在于开展学术争鸣,促进研究的深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殷江滨 李郇
以区域经济增长、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演进的关系为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回顾,揭示了在区域经济增长影响下,人口流动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城镇化产生影响的动态机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城镇化的未来,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将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而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出劳动力回流步伐的加快,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有望获得快速发展,并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城镇化格局。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城镇化 中国 回顾 展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陈卫
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增长经历了从加速到减缓的过程,与此同时,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跨入了老年型杜会。世纪的转折伴随着人口问题的转折,而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本文考察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演进和现状,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对未来50年中国人口变化进行了预测,描述和分析了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文晶 徐丽 刘进 陈劲
以"人工智能"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中SCI、E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进行检索,以获得的2008—2017年4938篇人工智能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作者分布、主题分布和学科分布。通过对关键词和突发主题词进行共现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总结了2008—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趋势。结果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数量正呈"井喷"势头迅速增长,并呈从核心学科向周边学科渗透的快速扩散趋势,尤其是经济管理学科正迅速加入人工智能研究热潮;人工智能与创新研究的交叉领域极具研究潜力,但是当前总体研究水平不高,尚有大量研究空白有待突破。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创新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曲海波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目前还缺乏专门的研究,只有一些没有经过实证研究的假说或者简单的推论。本文从中国人口实际出发,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生育、死亡和初始年龄结构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生育率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在本世纪内,死亡率下降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而使其年轻化了;到21世纪20年代,死亡率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汪正鸣,蔡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