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3)
2023(4475)
2022(3711)
2021(3685)
2020(3018)
2019(7146)
2018(6911)
2017(13022)
2016(6817)
2015(7922)
2014(7611)
2013(7921)
2012(7648)
2011(7350)
2010(7001)
2009(6626)
2008(6653)
2007(5261)
2006(4607)
2005(4381)
作者
(18875)
(15730)
(15686)
(15200)
(10091)
(7457)
(7049)
(6102)
(6061)
(5598)
(5383)
(5238)
(5160)
(5041)
(4946)
(4939)
(4635)
(4591)
(4576)
(4082)
(4067)
(3751)
(3673)
(3645)
(3556)
(3551)
(3500)
(3154)
(3037)
(3021)
学科
(35888)
经济(35861)
方法(16808)
数学(15506)
数学方法(15467)
管理(15343)
(14120)
中国(12813)
(11247)
贸易(11239)
(11103)
(10411)
企业(10411)
(7509)
(6376)
金融(6376)
(6371)
银行(6369)
(6292)
(6267)
(6052)
关系(6046)
(5679)
业经(5658)
(4740)
(4703)
出口(4645)
出口贸易(4645)
(4645)
环境(4566)
机构
大学(104200)
学院(99857)
(57415)
经济(56804)
研究(44109)
中国(36942)
管理(36288)
理学(30927)
理学院(30571)
管理学(30334)
管理学院(30147)
(23745)
(23022)
(22126)
科学(21567)
经济学(20164)
研究所(20029)
财经(19396)
中心(18784)
经济学院(18204)
(18114)
北京(15781)
(15444)
财经大学(14830)
科学院(13735)
(13167)
研究中心(12700)
(12571)
金融(12438)
社会(12280)
基金
项目(63958)
科学(51969)
基金(51156)
研究(47370)
(44973)
国家(44731)
科学基金(37751)
社会(33864)
社会科(32368)
社会科学(32364)
基金项目(25723)
自然(22341)
资助(22199)
自然科(21886)
自然科学(21881)
自然科学基金(21584)
教育(21042)
(18901)
(17979)
中国(17919)
(17026)
编号(16318)
国家社会(16086)
教育部(15059)
重点(14795)
成果(13898)
(13815)
人文(13530)
社科(13127)
(13088)
期刊
(58980)
经济(58980)
研究(36838)
中国(19970)
(16284)
管理(15279)
(14622)
金融(14622)
科学(13929)
学报(12862)
经济研究(11725)
(11691)
(10756)
国际(10613)
财经(10607)
大学(10369)
世界(9847)
学学(9656)
(9369)
农业(8360)
问题(8122)
技术(7014)
教育(6914)
(5888)
业经(5870)
技术经济(5311)
统计(5096)
(4983)
贸易(4983)
经济问题(4584)
共检索到160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哈继铭  
大家下午好!我也看出来了,上一轮基本上是给政府出谋划策的,谈应该怎么做,政策优化,我们这一拨人基本上是市场上的人,不管政府怎么做,告诉我怎么挣钱。但是我们做这个市场研究肯定也是离不开政策了,我这里最多的还是想展望一下未来我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不是说政府应该怎么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拉亚  
1994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性的一年,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性的一年,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关键性的一年。在中国经济处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时刻,1994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形势格外引人注目,可谓举世关心,全民关注。 1993年的“双十三”,即社会零售商品物价指数13%,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3.4%,为1994年的经济形势定下了基调。对不相信“洋迷信”的中国人来说,“双十三”对1994年的发展是喜忧对半,凶吉对开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理论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曾红颖  邱琼  张香君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文整理了2007年重要产品(包括粮食化肥、重要工业原料、日用消费品及房屋)的全年价格走势,对下半年进行了重点关注。同时,整理了权威机构及专家的主要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哲  
1978年以来,我国价格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价格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建立了以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价格模式,与此同时,价格的管理体制也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国家只进行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节的方向过渡。与其它事情一样,这几年价格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80年第一次通货膨胀(6%)算起,经历了1984年和1985年“洋跃进”时的第二次通货膨胀(8.8%),1988年和1989年第三次恶性通货膨胀(18.5%),到1993年和1994年这一次通货膨胀(预计为1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预测了2004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全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中度通货膨胀。第二部分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严重低估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第三部分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暂时不能用来衡量我国通货膨胀程度的理由。第四部分分析了通胀程度被低估的不良后果。第五部分分析了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特征。第六部分对2012年的通胀形势作了分析预测,我们认为2012年通胀压力犹存,但属温和。第七部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及时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范章  
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举世注目的热点问题。《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形势与特点》一文的作者认为: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症结是要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使目前的转轨型经济不宜持续过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用  崔伟  
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生产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同期增长70.7%的高基数上,仍增长36.1%,金融形势稳中偏紧,整体经济过程依然过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物价涨幅在高位上继续攀升,1-2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比1993年同期上涨20%,消费品物价指数上升22.5%;35个大中城市零售物价指数增长21%,消费品物价指数1月份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钱宗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次高通货膨胀期,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对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紊乱。然而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却往往由于统计指标和方法的局限得到不可靠的结论。本文在回顾中国通货膨胀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和探讨合理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的构建,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轨迹图1描绘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年变化率。可以看到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分别在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1994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李杜  
研究表明,M0,M1,M2均对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且不能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在短期内不能单纯采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即便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仍不能否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也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发行货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远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启志  范从来  
现有测度通胀惯性的常用模型是仅含自身滞后因子的自回归模型,该模型不能有效反映通胀预期和波动性对通胀惯性的影响。本文在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通胀惯性、学习型预期和波动性特征的通胀动态模型。该动态模型从均值和波动项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通胀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针对上述模型不能有效反映通胀状态体制变化的缺点,本文还引入Markov机制转换模型来测度我国通胀水平的状态转移特征。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下的自回归模型、本文构建的通胀动态模型以及Markov机制转化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胀的动态特征。分析表明:我国通胀水平具有较强的惯性特征;通胀惯性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学习型预期只能部分解释通胀惯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德焐  
本文结合中国实际,综合运用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近似理性理论确定中国通货膨胀合理区间。当前我国还不太可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建立控制通货膨胀的合理区间还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合理区间对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货膨胀率在合理区间内,政府可以通过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来提高通货膨胀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实现;超过合理区间的阀值就应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