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2)
2023(4754)
2022(4213)
2021(4161)
2020(3419)
2019(8106)
2018(7596)
2017(13147)
2016(7687)
2015(8469)
2014(8394)
2013(8446)
2012(8317)
2011(7616)
2010(7433)
2009(6852)
2008(6949)
2007(5565)
2006(4658)
2005(4277)
作者
(24574)
(21041)
(20340)
(19763)
(13757)
(10506)
(9274)
(8190)
(8000)
(7846)
(7424)
(7314)
(7046)
(6899)
(6764)
(6475)
(6433)
(6327)
(6212)
(6009)
(5403)
(5279)
(5274)
(4922)
(4883)
(4849)
(4680)
(4632)
(4482)
(4347)
学科
(30220)
经济(30196)
(17128)
管理(15483)
方法(12151)
(11674)
企业(11674)
地方(11428)
数学(11035)
数学方法(10930)
(10312)
(9186)
中国(8336)
农业(7166)
(7070)
业经(5679)
地方经济(5430)
(5294)
(5003)
金融(5001)
(4800)
贸易(4798)
环境(4714)
(4616)
技术(4333)
(4296)
银行(4283)
(4117)
(3980)
财务(3975)
机构
学院(103869)
大学(103729)
研究(45136)
(39351)
经济(38490)
管理(34287)
科学(31968)
(31451)
中国(31189)
理学(29707)
理学院(29139)
管理学(28441)
管理学院(28243)
(25549)
农业(25345)
研究所(23765)
业大(22555)
(22340)
(21835)
中心(20557)
(19207)
(17777)
农业大学(16197)
(15667)
科学院(15027)
(14980)
师范(14719)
(14065)
(14017)
财经(13744)
基金
项目(77762)
科学(59852)
基金(55725)
(51692)
国家(51288)
研究(49927)
科学基金(42065)
(35387)
社会(30981)
基金项目(30152)
自然(29929)
社会科(29273)
社会科学(29263)
自然科(29190)
自然科学(29168)
自然科学基金(28630)
(27754)
资助(22490)
教育(22488)
重点(18876)
编号(18140)
(17800)
计划(17673)
(16556)
科技(16440)
(16013)
科研(15405)
创新(15198)
(14918)
(14662)
期刊
(43892)
经济(43892)
研究(29144)
(28989)
学报(27870)
中国(25179)
科学(21808)
农业(20356)
大学(19230)
学学(18479)
(13509)
管理(11723)
(11088)
(9935)
金融(9935)
教育(9727)
业大(8801)
农业大学(7803)
(7578)
资源(7522)
技术(7370)
业经(7087)
经济研究(6789)
财经(6563)
科技(5770)
(5619)
中国农业(5585)
问题(5450)
林业(5386)
自然(5149)
共检索到162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豪  任春梅  陈毓苓  范永坚  程兆榜  周益军  
利用致病性测定及Pot2-rep-PCR技术对2007、2008年采集自江苏省五大稻区的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这2年的菌株被划分为10个小种和14个系谱,其中ZG1为优势小种,JSL5为优势系谱,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稻瘟病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与1999-2002年的群体结构比较时发现,群体结构趋于简单;对病原菌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之间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明显;结合致病型与遗传系谱分析时发现,致病类型与遗传系谱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致病性和遗传系谱的地区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说明致病性和DNA分子水平上多态性检测在宏观上具有共同点,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稻瘟病菌的多样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石  陈夕军  熊如意  林玲  徐敬友  程兆榜  
根据已知的不同抗病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在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分离有相似序列的DNA片段,可以快速鉴定出候选抗病基因。选择3对扩增条带多样性较高的引物XLRRfor/XLRRrev、S1/AS3和Ptokin1/Ptokin2,对江苏27个水稻品种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PCR分析(resistance gene analog-PCR,RGA-PCR)。结果显示,3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可辨的谱带127条,其中多态性带101条,占总数的79.53%。根据聚类分析,3对引物对或引物组合扩增的RGA图谱可将品种分为多种类型,这些RGA图谱类型与稻瘟病菌7个生理小种接种鉴定的抗病表型没有完全的对应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燕妮  张晓梅  葛芸英  郭坚华  
采用ER IC-PCR、BOX-PCR和ITS技术,对江苏省6个市的24个小麦苗枯病菌(C lavibacter fangii)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其他10种病原细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似率达60%时,ITS将24个小麦苗枯病菌分成了5簇。以相似性60%为界,ER IC-PCR将34个参试菌株分为14簇,而BOX-PCR只得到9簇,暗示这两种短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不同;将两者电泳图谱结合,得到介于上述两者间的结果,所有菌株被分成12簇,24个小麦苗枯病菌分布在5簇中。3种分析方法相互验证,均说明江苏省小麦苗枯病菌基因组存在显著多样性。ER IC-PCR和BOX-PCR聚类证明了小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丹凤  王玲  刘连盟  侯恩庆  黄世文  
从黑龙江、浙江、广西3个稻区内采集稻瘟病样品,分离得到144个菌株。对其中的89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将它们分成7群3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ZB、ZA、ZC和ZE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0.56%、22.47%、12.36%和7.86%,ZD、ZF和ZG种群频率均为2.25%。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和ZB1,出现频率分别为12.36%和6.74%。黑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和ZE1,出现频率均为12.5%;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5和ZB9,频率分别达到19.15%和10.64%;广西优势生理小种为ZA11、ZA7和ZA15,出现频率分别达到16.67%,11.11%和11.11%。使用U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张志飞  罗峰  罗宽  杨静  朱有勇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似水平 ,可将 12 9个菌株分成 4个谱系 ,2 4个单元型 .优势谱系为 L1和 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 15个单元型 ,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 41.0 9%和 46 .5 1% .优势单元型为 H5 ,H6和 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 .2 8% ,16 .2 8%和 17.83% .研究揭示稻瘟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 ,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李瑞芳  李焜华  韦善富  黄凤宽  韦丽丽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刚  王健  曹奎荣  李军  孙祥良  程保山  罗伯祥  杨子博  徐卫军  唐久友  储成才  袁彩勇  
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和孕穗期注射接种法,鉴定江苏省49个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利用14个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主导品种中,未鉴定出高抗苗叶瘟和穗颈瘟的品种,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苗叶瘟的品种分别有5、7、14、12和11个,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穗颈瘟的品种分别有2、8、6、9和24个;仅有4个品种对苗叶瘟和穗颈温的抗性均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8.2%。14对引物共检测出35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00 00.537 5,平均为0.33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雄  丁朝辉  周瑚  朱华珺  李俊俊  丁宇倩  胡立冬  任佐华  刘二明  
[目的]为明确湖南桃江地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和无毒基因的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8对SSR引物对2017年从湖南桃江病圃多个晚稻品种上分离纯化的2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18个已知抗瘟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NILs)对其中的19个特异性稻瘟病菌株进行无毒基因鉴定。[结果]在相似系数0.70,差异系数0.30水平下,29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7个宗谱,优势宗谱I有12个菌株,占参测菌数的41.3%,宗谱V有7个菌株,占总菌数的24.1%,其余5个宗谱分别有1~3个菌株,占总菌数的34.6%;通过无毒基因鉴定18个菌株致病频率(致病频率=感病水稻数/所有测试水稻品种数×100%)在35%~75%。强致病力菌株(致病频率≥70%)3株,占总菌数的15.7%;较强致病力菌株(70%>致病频率≥50%)7株,占总菌数36.8%;中等致病力菌株(50%>致病频率≥20%)9株,占总菌数的47.5%;供试菌株平均致病频率为49.86%。19个菌株对NILs水稻品系毒力频率(毒力频率=对测试水稻品系有毒力的菌株数/所有菌株数×100%)超过70%的抗性基因为Pi-k~s、Pi-z~t、Pi-ta,属强毒力菌株;毒力频率介于50%~70%的抗性基因为Pi-k~p、Pi-z~5、Pi-t、Pi-sh、Pi-5,属于中等毒力菌株;对其余抗性基因的毒力频率低于50%。[结论]湖南桃江稻瘟病菌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存在复杂的致病性分化;抗性基因Pi-3、Pi-i、Pi-11、Pi-19、Pi-12对桃江地区稻瘟病菌抗性优良,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瑚  任佐华  刘品克  张译允  王恒沪  刘二明  
【目的】利用抗瘟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措施,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是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在湖南桃江病圃采集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稻瘟菌病样,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稻瘟病菌单孢并纯化获得92个单孢菌株,利用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0.19相似水平,92个供试菌株可被划分在同一遗传宗谱内;在0.70相似水平,92个菌株可被划分成26个遗传宗谱,优势宗谱XIX内含有17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18.48%,宗谱Ⅳ、XVIII中分布包含10、9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0.87%、9.78%;其他23个宗谱内各含1~5个菌株。【结论】综合表明,湖南桃江病圃的稻瘟病菌遗传差异较大,个别菌株亲缘关系较远,遗传结构比较复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娟  周益军  程兆榜  陈毓苓  熊如意  刘娟  陈夕军  郑小波  
利用Pot2 rep PCR技术分析了 2 0 0 0及 2 0 0 1年采自江苏省五大稻区稻瘟病菌的DNA指纹。单元型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在DNA水平上具有很高的多态性 ;不同的年份及地区间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但也有部分菌株属于相同系谱甚至同一单元型 ,而JSL17是各稻区均有分布的优势系谱 ;来自不同地区、相同寄主品种的菌株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说明寄主品种的遗传背景在病菌进化的变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辉  王平  卢代华  何忠全  叶慧丽  姚琳  
通过对2006年四川部分地区杂糯间栽与净栽田间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的SSR(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0.76的相似水平,来自间栽田间的45个菌株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Ⅰ、Ⅱ、Ⅵ、Ⅶ、Ⅷ、Ⅸ和Ⅹ),其优势宗谱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40.00%。来自净栽田间的45个稻瘟病菌株同样也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Ⅲ、Ⅳ、Ⅴ、Ⅵ、Ⅶ、Ⅷ和Ⅹ),其优势宗谱也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71.11%。表明尽管稻瘟病菌优势宗谱在间栽田和净栽田中没有变化,但其田间遗传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宋宇   田永恒   王奕鸣   丁英  
稻瘟病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为明确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以2021年分离自东北地区的96株稻瘟病菌为试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稻瘟病菌进行PCR检测,研究供试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水平等。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均能在100~500 bp内扩增出清晰条带。供试96株稻瘟病菌可划分为13个遗传宗谱,其中宗谱DQL02和DQL01为优势宗谱,分别包含37株和22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8.54%和22.92%;宗谱DQL04、DQL06和DQL08为次要宗谱,分别包含9株、6株和6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9.38%、6.25%和6.25%;其他8个宗谱为小宗谱,包含菌株数为1~4株。在群体水平上,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且存在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群体总遗传变异的83.37%。群体间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83 6~0.457 1,平均为0.204 1;平均多态百分率变化范围为6.25%~100%,平均为45.67%,说明有一定遗传多样性差异存在于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13个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1 0~0.187 9,存在较大差异。按遗传距离远近可将东北13个地区稻瘟病菌群体划分为4个类群,第2类群全部由辽宁省种群组成;第3类群全部由吉林省种群组成,反映出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谱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联系。研究结果可为了解东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演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刘志贤  魏林  叶华智  朱有勇  罗峰  
从湖南山区和丘陵区两类稻瘟病生态系中的60个水稻品种上采集稻瘟病标样,经单孢分离获得103个菌株.采用Pot2-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山区和丘陵区生态系病菌群体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山区病菌群体遗传组成比丘陵区更为复杂,且两类生态系的稻瘟病菌群体内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和变异潜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凡  王法明  郑小波  史阿宝  陈毓苓  陈志谊  
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 ZG1 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 出现频率达66.20% , 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稻区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品种与ZG1小种有亲和性, 只有少数品种能被ZA、ZB、ZC、ZD和ZE群小种侵染, 可能是ZG1 小种在江苏省稻区成为优势小种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翔  任佐华  陈娟芳  倪兰凤  毛锐  戴良英  刘二明  
利用抗瘟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措施,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是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于2014年从湖南桃江水稻抗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中广谱高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上分离了1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利用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75时,120个菌株可分成32个遗传宗谱,其中L1和L7为优势宗谱,分别含有20和16个菌株,各占总菌株数的16.67%和13.33%;宗谱L03,L04,L02分别含菌株11,11,13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9.17%,9.17%和10.83%;另27个宗谱分别含菌株1~6个,共占总菌株数的40.83%。对比本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