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0)
2023(14886)
2022(12778)
2021(11694)
2020(9838)
2019(22484)
2018(22023)
2017(43430)
2016(22561)
2015(25502)
2014(25372)
2013(25442)
2012(23464)
2011(21485)
2010(21796)
2009(20684)
2008(18950)
2007(16565)
2006(14613)
2005(13045)
作者
(65229)
(54256)
(53778)
(51166)
(34559)
(25865)
(24507)
(21108)
(20687)
(19289)
(18455)
(18306)
(17116)
(17116)
(16874)
(16486)
(15879)
(15570)
(15503)
(15437)
(13442)
(13160)
(12995)
(12286)
(12152)
(12040)
(11847)
(11624)
(10953)
(10480)
学科
(113092)
经济(112985)
管理(65755)
(61860)
(51677)
企业(51677)
方法(47679)
数学(41675)
数学方法(41354)
中国(29914)
(28359)
金融(28358)
地方(26434)
(25752)
银行(25719)
(25511)
贸易(25491)
(25077)
(24816)
(24678)
(23889)
业经(22383)
(20716)
(19692)
(16486)
财务(16423)
财务管理(16393)
农业(16368)
理论(16166)
环境(16019)
机构
大学(330935)
学院(328815)
(148465)
经济(145626)
管理(130231)
理学(112823)
理学院(111672)
研究(111606)
管理学(110026)
管理学院(109453)
中国(87621)
(68737)
(65331)
科学(63849)
(54646)
财经(53322)
中心(51115)
研究所(49574)
(48468)
经济学(47028)
(46900)
(46139)
业大(44988)
北京(43520)
经济学院(42434)
(40539)
(40454)
师范(40215)
财经大学(39834)
(37931)
基金
项目(220970)
科学(174097)
研究(163670)
基金(162243)
(139430)
国家(138321)
科学基金(119637)
社会(105904)
社会科(100757)
社会科学(100732)
基金项目(85759)
(84633)
自然(75728)
自然科(73953)
自然科学(73940)
教育(73674)
自然科学基金(72636)
(70239)
资助(67839)
编号(65688)
成果(52936)
(49534)
重点(48937)
(47800)
(45701)
课题(44484)
国家社会(44187)
教育部(43396)
人文(42757)
创新(42688)
期刊
(161194)
经济(161194)
研究(102566)
中国(56614)
(47935)
管理(47798)
学报(47189)
科学(43488)
(42230)
金融(42230)
(41958)
大学(36661)
学学(34823)
教育(28962)
农业(28728)
经济研究(27926)
技术(27276)
财经(27188)
业经(23625)
(23231)
问题(21414)
(20757)
国际(18386)
技术经济(17295)
理论(17157)
世界(15584)
商业(15416)
实践(15336)
(15336)
现代(14803)
共检索到489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卫锋  
针对危机之前各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各国间贸易和金融联系是否与危机严重程度存在系统相关性这一问题,文章共收集了全球主要87个国家与地区2003~2009年相关指标的数据,使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于危机之前人均收入水平更高、信贷市场扩张更快、经常项目赤字更大和贸易开放度更高的国家,经济危机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在跨国传染因素中发现贸易联系的传染效应要比金融市场联系的传染效应更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卫锋  
针对危机之前各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各国间贸易和金融联系是否与危机严重程度存在系统相关性这一问题,文章共收集了全球主要87个国家与地区2003~2009年相关指标的数据,使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于危机之前人均收入水平更高、信贷市场扩张更快、经常项目赤字更大和贸易开放度更高的国家,经济危机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在跨国传染因素中发现贸易联系的传染效应要比金融市场联系的传染效应更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志波  齐中英  
站在全球经济大系统的高度,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实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和预期传染机制。为切断危机传染的途径、防范危机传染的发生,应提高实体部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抗传染能力,减少市场预期的负面影响,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祥智  钟真  毛学峰  
经济危机通过制造资金流动不畅、消费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进口迅速上升,出口不断受阻,贸易逆差逐步扩大。这不仅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带来了较大冲击,还导致了优势农产品效益的大幅下降。经测算,从2007年4月~2009年7月,中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分别增加了133.6亿美元和减少了86.45亿美元,同期中国农民的收入也下降了6.76%~14.48%。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苗  
首先定性地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出口贸易十多年的走势,探究不同时期两者之间的变化是否趋同;然后选取美国、欧元区的国内GDP和商品相对价格指标,建立这两个因素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的计量方程;随后,建立两个不同的VAR模型,第一个模型考察我国出口贸易和美、欧实体经济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外部冲击的滞后效应;针对当前金融危机造成货币紧缩,各国均采取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恢复的手段,在第二个VAR模型中,选取了较为代表性的外部因素——欧美的信贷政策和居民消费,以及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因素的我国FDI,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这些政策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长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贞洁  王竹泉  
经济危机及其伴随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对于中国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融资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发现:在危机时期,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普遍难于利用商业信用等营业活动自发性融资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性融资来源,最终导致营业活动的流动资金净需求逐步增加、融资压力逐步增大。而随着外部环境风险的累积,这些公司主动或被动地降低了短期金融性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股利和应付利息等)等高风险的融资项目,同时增加了营运资本(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的比重,最终呈现了较为稳健的营运资金融资结构。那些风险不敏感的低度外向型公司,由于忽视了对于信用风险的管控,被迫采取了更为稳健的营运资金融资结构,这意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文章通过考察新兴经济体各类商品在世界的进口地位、进口来源以及各经济体进口结构的变化,探究新兴经济体能否在日后担当起维护世界市场、促进全球贸易格局平衡的重任。从1990年到2007年,新兴经济体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份额持续攀升,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产品销售市场,这些经济体的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制造业并进行出口驱动的。新兴经济体进口最终产品占世界总进口的份额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然而该份额仍然较小,新兴经济体的最终产品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仍有待开发。因此,在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降临之际,这些经济体在短期内尚无法担当起拯救危机的重任,但发达国家通过种种努力可以在未来进一步开拓新兴经济体...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文艳  吴书胜  
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效率提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影响不存在地区差异;金融存量规模扩大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东西部地区为正相关,中部地区为负相关。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和国内投资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效应受危机时间点的影响,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效应不一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坤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阻,这也使得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再次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热议话题。全球金融危机后,流量失衡的调整并未逆转全球经济失衡的趋势,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应当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就存量失衡分解的对比分析和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回归分析展开考察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推动的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其模式在2013年之后出现了转变;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估值效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弹性汇率对顺差失衡调整和逆差失衡调整作用相反;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逆差失衡国,其调整模式与顺差失衡国以及其他逆差失衡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晨烨  王军霞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和农民工陷入困境。本文试图以对国家层面上的信息整合和知识管理为视角,探讨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带来的损失的对策,从理论上分析应对此次危机的可能途径,最终提出支持和辅助企业与劳动者尽快顺利度过难关的管理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慧君  
由于岗位竞争压力、报酬递减效应、接受区域窄化和主管风格转变等原因,经济危机中容易引发企业组织认同危机,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建议重视组织认同风险控制,搞好内部团结稳定,强化心理健康保护,实施灵活雇员策略,着眼未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好布局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为逆差融资又产生巨额外债,这些造成美国的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峰  
本文认为,在新的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形成的确有变化,独立的金融危机确定更为频繁,经济危机也可能具有更强烈的金融色彩,但不同意,在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经济危机日益转变为金融危机形式,工商业危机很少或不再发生了的观点。本文还认为这次危机不论从美国看还是从全球看,都是一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尽管金融危机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先导性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丹屏  徐长生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从而在面临危机时,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或隔离危机的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