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2)
- 2023(5924)
- 2022(5052)
- 2021(4695)
- 2020(3933)
- 2019(9246)
- 2018(9079)
- 2017(17672)
- 2016(9224)
- 2015(10982)
- 2014(11014)
- 2013(11370)
- 2012(11429)
- 2011(10848)
- 2010(11297)
- 2009(11131)
- 2008(10869)
- 2007(9659)
- 2006(9194)
- 2005(8789)
- 学科
- 济(66999)
- 经济(66955)
- 管理(23730)
- 方法(20833)
- 业(20188)
- 数学(18704)
- 数学方法(18647)
- 中国(18336)
- 地方(16458)
- 企(14373)
- 企业(14373)
- 地方经济(12378)
- 农(12214)
- 制(11569)
- 学(10764)
- 业经(10742)
- 贸(10515)
- 贸易(10507)
- 银(10248)
- 银行(10243)
- 易(10169)
- 行(10014)
- 财(9982)
- 融(9941)
- 金融(9941)
- 体(8268)
- 环境(7804)
- 农业(7736)
- 和(7727)
- 经济学(7372)
- 机构
- 大学(153358)
- 学院(151373)
- 济(80710)
- 经济(79266)
- 研究(59770)
- 管理(53179)
- 中国(47838)
- 理学(44007)
- 理学院(43476)
- 管理学(43026)
- 管理学院(42723)
- 财(37586)
- 京(33061)
- 所(30491)
- 科学(30454)
- 财经(29012)
- 经济学(27207)
- 研究所(26868)
- 经(26148)
- 中心(25620)
- 经济学院(24268)
- 江(22680)
- 北京(22230)
- 财经大学(21280)
- 院(20648)
- 范(19790)
- 师范(19702)
- 农(19071)
- 州(18102)
- 科学院(17402)
- 基金
- 项目(83271)
- 科学(65450)
- 研究(64447)
- 基金(60917)
- 家(51505)
- 国家(51100)
- 社会(43787)
- 科学基金(42554)
- 社会科(41502)
- 社会科学(41493)
- 基金项目(31247)
- 省(30059)
- 教育(28519)
- 资助(25808)
- 划(25538)
- 编号(25536)
- 自然(23395)
- 自然科(22732)
- 自然科学(22726)
- 成果(22394)
- 自然科学基金(22314)
- 发(20090)
- 部(19861)
- 重点(19050)
- 国家社会(18706)
- 课题(18186)
- 教育部(17450)
- 发展(17342)
- 展(17157)
- 性(17020)
共检索到258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防范过热的气氛中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过热的风险。政府在高速增长和过热风险的矛盾权衡中实施宏观调控并取得成效,最终实现10.7%的经济高速增长。去年的经济增速达到10年新高,增速仍处于合理范围,相信2007年的整体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基本走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柱鲜 武征 刘俊生 黄红梅
本文首先采用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我国的潜在GDP和失业偏移率,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实际GDP仍低于潜在GDP,实际GDP增长率高于潜在GDP增长率,经济正处于扩张期。GDP偏移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致,我们预测GDP偏移率将在2009年达到峰顶。根据预测结果,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8%,通货膨胀率将达到 2.3%,失业率为4.5%。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 物价水平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周擎擎 梁雅楠
<正>与过去历次周期性经济复苏不同,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呈现新特点:明显的“疤痕效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口重压”等因素交织叠加,使经济复苏在曲折中前进。正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困难挑战,也要看中期重大瓶颈约束,还要看长期发展潜力。展望2024年,受中期“关口重压”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重点领域将呈现“三调三稳二升”的调整型增长特征。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消费和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增加、国内外经济失衡有所加重、中小企业融资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问题。2007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缓。根据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趋势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应该规范和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冲动,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继续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控制顺差扩大的趋势,大力实施结构性调控政策,改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模式。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投资需求增速明显下降、消费需求疲软与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等因素是主要原因。我国经济下行阶段,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即全面刺激经济还是实施紧缩措施。目前,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大政策采取反方向形成松紧搭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出路是,在经济上解决创新和收入分配问题,在非经济上则要把法治化、民主化和反腐败工作做好,同时在道德推进上找到经济支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201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运行已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2011年宏观调控的基调应定位于"控通胀、调结构、促内需、稳增长"。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二次探底"或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我国消费、出口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物价上涨趋势延续,通货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转向"一松一紧";金融监管政策趋紧,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资本管理与经营利润压力;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价格可能在下半年快速反弹。在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 银行业发展 发展方式转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特尔
2000年7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在选举中获胜重新组建新政府以来,与以往相比实施了务实而积极稳妥的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蒙古国主要一些经济指标的增长正在逐步得到复苏,整个经济环境明显得到改善,这一切为蒙古国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走向全面复苏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键词:
蒙古国 经济策略 宏观经济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如果要求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2006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点,毫无疑问,那就应该是“流动性过剩”。有关流动性过剩的界定有不少,不过,在我们看来,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反映流动性过剩程度的最直观的指标就是金融机构的货存比和存货差。进入2006年第三季度后,受宏观调控影响,货款增速由7月份的16.3%下降至11月份的14.2%;而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继续改善进入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经济增长趋快,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加快,物价涨幅加大。经济运行由快转热的趋向愈加明显。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连续第5个年头的快速、稳定增长的格局。GDP比2006年实际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2008年,在世界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以"双防"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出现高位稳中回落态势。预计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受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