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5)
- 2023(9267)
- 2022(7959)
- 2021(7326)
- 2020(5886)
- 2019(13498)
- 2018(13432)
- 2017(25357)
- 2016(13455)
- 2015(15470)
- 2014(15716)
- 2013(16031)
- 2012(15818)
- 2011(14904)
- 2010(15393)
- 2009(14820)
- 2008(14454)
- 2007(12837)
- 2006(12134)
- 2005(11636)
- 学科
- 济(84269)
- 经济(84201)
- 管理(35024)
- 业(32996)
- 中国(26571)
- 方法(24627)
- 地方(24578)
- 企(23482)
- 企业(23482)
- 数学(21707)
- 数学方法(21603)
- 农(19392)
- 业经(16367)
- 地方经济(15543)
- 制(14586)
- 银(14230)
- 银行(14219)
- 融(14045)
- 金融(14045)
- 行(13950)
- 学(13762)
- 贸(13631)
- 贸易(13617)
- 财(13125)
- 易(13089)
- 农业(13066)
- 发(12551)
- 环境(11174)
- 体(10000)
- 和(9983)
- 机构
- 学院(209225)
- 大学(209144)
- 济(101682)
- 经济(99708)
- 研究(82231)
- 管理(74339)
- 中国(65594)
- 理学(61428)
- 理学院(60631)
- 管理学(59841)
- 管理学院(59416)
- 财(47589)
- 京(46002)
- 科学(44965)
- 所(42362)
- 研究所(37384)
- 财经(36100)
- 中心(35898)
- 江(32708)
- 经济学(32576)
- 经(32538)
- 北京(30952)
- 农(30693)
- 范(29237)
- 师范(29022)
- 经济学院(28956)
- 院(28845)
- 州(26588)
- 财经大学(26389)
- 业大(24443)
- 基金
- 项目(119834)
- 科学(94061)
- 研究(92329)
- 基金(85398)
- 家(72806)
- 国家(72142)
- 社会(60508)
- 科学基金(60483)
- 社会科(57381)
- 社会科学(57371)
- 省(45964)
- 基金项目(44027)
- 教育(41025)
- 划(38664)
- 编号(37290)
- 资助(35498)
- 自然(34591)
- 自然科(33648)
- 自然科学(33640)
- 自然科学基金(33036)
- 发(32983)
- 成果(31980)
- 发展(27588)
- 重点(27389)
- 课题(27177)
- 展(27158)
- 部(27139)
- 国家社会(25102)
- 创(24295)
- 性(23545)
- 期刊
- 济(131079)
- 经济(131079)
- 研究(77631)
- 中国(48622)
- 财(33757)
- 管理(31533)
- 农(29737)
- 融(27615)
- 金融(27615)
- 科学(26644)
- 学报(26295)
- 教育(23370)
- 经济研究(22317)
- 大学(20629)
- 农业(20411)
- 业经(20209)
- 技术(19110)
- 学学(19042)
- 财经(18877)
- 问题(17296)
- 经(16429)
- 贸(15226)
- 国际(14176)
- 技术经济(12438)
- 世界(12291)
- 商业(11644)
- 理论(11134)
- 经济问题(10944)
- 统计(10889)
- 经济管理(10732)
共检索到358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07年,我国政府将按照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强社会性管制,保持经济较快更好增长。初步预测,2007年经济增长率将在9.6%~10%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在1.2%~1.5%之间。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走向 发展趋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余海丰
2006年,我国非寿险市场高速发展,市场格局多元化趋势明显;随着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加,产险公司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呈现多元化特征;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活跃,保险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但中介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保监会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为中心,加强对市场主体和保险中介的监管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展望2007年,我国非寿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主体将继续加快调整步伐,中介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保险监管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国刚 何旭强
在资本市场中,债券属基础性证券,政府债券与公司债券的每年融资额占基础性证券的90%以上,远远高于股票的融资额。另一方面,由经营性机构发行的各类债券又远高于政府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2006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积极型转向稳健型,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主要动用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为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下,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有较大回落,取得了明显的调控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封越健 魏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经济所90年发展回顾和未来展望"主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封越健、魏众两位研究员主持。参加分论坛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所所长高培勇学部委员,经济所原副所长朱玲学部委员,经济所副所长朱恒鹏研究员;1940-1946年间经济所前身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在地四川宜宾市、翠屏区、李庄的父老乡亲;"文革"后期1969-1972年间经济所建立的"五七干校"所在地河南息县的父老乡亲;曾经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工作的已故前辈的亲属;经济所所友、荣休老同志和现职同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晋川 叶建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始终围绕国家现代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改革与完善等重大议题进行研究,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确立及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过程。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经济学术接轨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益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在全球经济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朝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研究范式 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晓华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各方面都很关心中国经济的表现。事实表明,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不很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国民经济整体表现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明显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均接近1000美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2005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下,保持了本次经济周期呈现的平稳、高增长、低膨胀特点。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将受到贸易顺差、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从9%以上的高位上滑落下来,价格总水平也将降低。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8.5%,价格总水平上涨0%~1%。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贸易顺差 产能过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对产能过剩、贸易顺差、收入差距、生产安全、投资与消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预测 产能过剩 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伯伟 张兵
自2002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良好的增长阶段,2003~2006年全球GDP增长率均超过4%。尽管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仍会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各国的实力对比会发生进一步的消长变化。只要不出现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世界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贸易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洪礼,刘晓越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1996年回顾及1997年展望谢洪礼刘晓越ABSTRACTBasedon"AnnualModelofChian'sMacro-economy",theauthorsmakepre-liminarypredictionofthede...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雷广平
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快速发展,三大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恢复发展,物流需求稳步复苏,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物流供给质量稳步提高,物流运行环境持续改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稳步转换,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全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二是提质增效降本稳步推进;三是供应链物流引领转型发展;四是一流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五是创新驱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六是物流网络布局均衡发展;七是绿色低碳物流影响提升;八是制度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但是,我国物流业也面临一系列比较紧迫的问题,结构调整叠加有效需求偏弱,物流需求仍处于恢复期,需求不足企业占比较高,企业经营普遍承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低于GDP增速,短期内行业新动能难以撬动存量大市场,现代物流正进入温和增长阶段,需要妥善应对。我国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发展,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建设物流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保障。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尽管经过多年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工作,但是无论从经济结构、货物结构、产业布局等宏观层面看,还是从市场主体、方式手段、主要环节、政策措施等微观方面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推动降本的难度仍然较大。为进一步提升物流业竞争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物流低价格、低效率、低效益的现实,通过激发物流需求侧变革动力、再造物流全链条组织方式、用好物流新质生产力、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供应链韧性安全,打造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新模式,激发产业升级新活力。可以预计,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一是大盘稳定,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二是结构调整,需求贡献持续分化;三是提质增效,物流降本仍有空间;四是产业融合,全链条系统化整合;五是市场导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六是韧性安全,保供稳链更为迫切;七是设施联通,物流网络高效畅通;八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提速;九是绿色低碳,物流社会价值提升;十是多方合力,行业共治统筹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