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7)
2023(12730)
2022(11178)
2021(10803)
2020(8755)
2019(20616)
2018(20402)
2017(38700)
2016(20917)
2015(23905)
2014(23833)
2013(23702)
2012(21949)
2011(19844)
2010(19828)
2009(18411)
2008(17742)
2007(15341)
2006(13622)
2005(11966)
作者
(60107)
(50717)
(49553)
(47356)
(31793)
(24143)
(22561)
(19809)
(19129)
(17810)
(17348)
(16877)
(15786)
(15651)
(15308)
(15175)
(15028)
(14590)
(14341)
(14061)
(12459)
(12351)
(12133)
(11640)
(11366)
(11323)
(11226)
(11009)
(10176)
(10034)
学科
(85649)
经济(85551)
(63137)
管理(52370)
(50802)
(41423)
企业(41423)
方法(35253)
农业(33761)
数学(30687)
数学方法(30370)
业经(23594)
中国(22820)
(18650)
地方(18546)
(17496)
(16014)
(15131)
贸易(15124)
(14742)
(13763)
技术(12975)
农业经济(12574)
(12508)
银行(12473)
(12399)
(12385)
金融(12383)
(12344)
环境(12305)
机构
学院(293049)
大学(292312)
管理(119723)
(117908)
经济(115380)
理学(104018)
理学院(102893)
管理学(101236)
管理学院(100714)
研究(100609)
中国(78385)
(66567)
(62450)
科学(62326)
农业(50730)
(50659)
业大(50412)
(50341)
中心(47996)
研究所(45854)
(42908)
财经(40299)
(39696)
师范(39410)
北京(39264)
(36942)
(35465)
(34990)
经济管理(33265)
经济学(32929)
基金
项目(204339)
科学(160327)
研究(153137)
基金(147747)
(128645)
国家(127206)
科学基金(108651)
社会(95661)
社会科(90079)
社会科学(90053)
(80075)
基金项目(79560)
自然(69595)
教育(68101)
自然科(67874)
自然科学(67861)
自然科学基金(66642)
(66595)
编号(64825)
资助(59334)
成果(52360)
(45244)
重点(44963)
(44255)
课题(42947)
(42166)
创新(39210)
国家社会(38825)
科研(38718)
教育部(38310)
期刊
(134913)
经济(134913)
研究(87446)
(69636)
中国(59416)
学报(47992)
农业(47202)
科学(44888)
管理(38893)
大学(37193)
(35657)
学学(34940)
教育(32411)
(31536)
金融(31536)
业经(27328)
技术(24287)
(21881)
问题(18455)
经济研究(18400)
财经(18313)
图书(17022)
(16359)
理论(15618)
农村(15431)
(15431)
(15409)
农业经济(15123)
科技(14957)
世界(14787)
共检索到440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王琅  
本文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实施的"2006年农村家庭借贷情况调查"所返回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和简要分析。第一节主要介绍调研目的、内容、方法和样本情况。第二节对分户抽样调查所反映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包括借款发生额和年底余额、来源、需求、期限、用途、方式、月份和利率等特征数据。第三节对村级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包括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数据和农信社贷款情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珂珂  吴猛猛  
本文利用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实地调查的样本数据,对现阶段农村居民家庭借贷行为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从家庭经济能力、户主家庭特征、金融借贷环境三个方面入手,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研究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借贷行为的因素。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家庭投资经营活动、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政治资本、家庭负担水平、外出务工、金融借贷环境均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借贷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睿  
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自我信贷配给农村家庭财务能力水平与其非正规借贷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具有自我信贷配给特征的农村家庭,家庭财务能力与非正规借贷数量显著正相关;其中财务能力较低组农村家庭,其财务能力与借贷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财务能力中等组农村家庭,其借贷规模受到财务能力的正向影响;财务能力较高组农村家庭,其借贷规模受到财务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从而验证了我国农村"越穷越借,越借越穷"与"量入为出,不愿负债"并存的现象。因此,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培训与普及、引导农村居民形成理性财务思维,提高农村家庭财务能力将有助于农村家庭更好地通过使用非正规借贷优化家庭财务效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再华  李敬  郭新华  
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与137个县区的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相匹配的数据,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了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借贷行为的可能影响,并讨论了家庭在面临健康冲击时新农合所具有的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健康冲击会对农村家庭借贷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不同类型的借贷的影响存在差异。健康冲击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家庭医疗借贷概率与规模,而对非医疗借贷规模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第二,新农合缓解了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借贷行为的不利影响,且县内住院补偿比例越高的地区,缓解效应越明显。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投入、降低农村家庭债务、提高农村居民经济安全感与幸福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阳  蒋佳伶  冯瑞河  尹志超  
本文针对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中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借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家庭获得生产经营正规借贷的概率越大,正规借贷金额也越多。考虑了租入农业土地而导致的内生性后,自有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进行生产经营正规借贷行为及金额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此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生产经营民间借入的影响也显著为正。本文用上下1%缩尾和分地区子样本回归,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地规模经营对家庭借贷的正向影响,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汉生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农村借贷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借助农村借贷资金的力量来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地发展。为了探讨上述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来研究农村借贷的活动,我们对监利县近几年的农村借贷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地调查了高息借贷活动的情况。监利县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是主产水稻的湖区。全县农业人口101万,耕地面积183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户的储蓄行为目标是比较明确的 ,主要是为了社会保障。与政府降息政策出台以及开征利息税制度的实施初衷不一致。民间借贷行为是正规金融借贷行为所不能替代的 ,其形成与繁荣是正规金融组织弱化农村信贷服务功能的一种结果。民间借贷以“亲情”和“友情”等两情借贷为主 ,借贷中“立字据”与“付息”比例并不占优 ,但在需要付息的案例中 ,其利率程度已进入“高利贷”之列。在向民间借“高利贷”与向正规金融组织贷款的选择中 ,农民优先选择的是“高利贷” ,理由是成功率和利息率相比 ,成功率为主 ,再低的利率贷不到也等于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戎杰  蒋建林  邢泷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1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探究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基础下,农村土地租赁以及农民阶层的分化对于农民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租赁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影响;收入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正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职业分化对正规渠道借贷有负向显著作用,对非正规渠道借贷无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慧玲  孔荣  
本文从收入增长效应视角阐释了正规借贷影响农户家庭消费的机理,基于山东省622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农户参与正规借贷的影响因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测算了正规借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影响效应,比较了影响效应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下的组群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增长效应视角下正规借贷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亲友供职于信用社或银行、家庭资产、对正规借贷的了解情况、未来三年融资需求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正规借贷;正规借贷会促使农户家庭总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分别显著提升82.1%、164.3%和71.1%,对生产性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活性消费的促进作用。组群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年龄段与受教育程度的户主,正规借贷对户主年龄处于45~55岁、户主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此外,农户获取正规借贷后通过增加收入进而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机理得以验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田庆刚  
家庭资产的资本价值向金融价值有效转化是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关键。本文采取分层抽样法,定点选取了重庆市9个区县的1046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对农户家庭资产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家庭资产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在众多家庭资产中,只有城镇住房、养殖业在产品对农户正规借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资产反而有明显负向影响;对非正规借贷影响显著的资产包括农村住房、城镇住房和金融资产,且影响方向均为正;总体来讲,农户融资担保方式较为单一。由此可见,当前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潜力较大,但现实开发力度不足,如何加大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力度对破解农户融资难题至关重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付玲  冯中校  
在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与银行信用相比,这些民间借贷不规范,但作为银行信用的补充,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必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当前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武云灏   陈广新  
长期以来,一提起自由借贷,不少人就谈虎色变。在他们头脑里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观念,自由借贷就是高利贷,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自由借贷在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中和社员群众经济生活中究竟有没有积极作用?在目前农村信用中应该不应该存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最近到南阳县、方城县部分公社,调查统计了几十个生产队的情况,我们的答案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郭家  
1988年,江西省农村民间借贷总额已达5.76亿元,比1987年增长50%;民间借贷份额占农民借贷总额的比重由1987年的55.56%提高到59%(据江西省农业银行对全省640户农民家庭经济定点调查推算的结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言  
我国粮食生产具有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不高、市场波动大的特点,因而农户家庭存粮在全社会的粮食平衡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有关方面反映农村家庭储粮急剧下降,为此,我们选取了辽宁、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利用2015年浙江大学(CFD)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二值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其他经济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综合作用下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正规金融对农户家庭有形资产如固定资产、耕地、收入要求高,这些因素对非正规金融并无显著影响;非正规金融主要面对的群体是穷人、教育程度低且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户,而这部分人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斥;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存在异质性差异。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将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允许与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