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3)
2023(8090)
2022(6674)
2021(5836)
2020(4804)
2019(10651)
2018(10153)
2017(20020)
2016(10236)
2015(11496)
2014(11501)
2013(11499)
2012(11180)
2011(10181)
2010(10831)
2009(10795)
2008(9751)
2007(9072)
2006(8558)
2005(7976)
作者
(29927)
(25065)
(25023)
(23989)
(16074)
(12052)
(11370)
(9578)
(9564)
(8984)
(8804)
(8333)
(8106)
(8007)
(7978)
(7891)
(7305)
(7305)
(7113)
(6719)
(6526)
(6090)
(5918)
(5840)
(5778)
(5753)
(5394)
(5357)
(5093)
(4971)
学科
(67571)
经济(67522)
管理(28669)
(27408)
(25872)
金融(25872)
(22748)
银行(22737)
(22166)
企业(22166)
(22119)
中国(21257)
方法(19940)
地方(19575)
数学(17627)
数学方法(17440)
(13786)
(13090)
业经(12554)
地方经济(12546)
(12017)
(11513)
中国金融(11080)
(9623)
(9280)
贸易(9268)
农业(8993)
(8962)
(8648)
财务(8626)
机构
学院(154286)
大学(153682)
(79113)
经济(77621)
研究(57376)
管理(52929)
中国(51149)
理学(43968)
理学院(43471)
管理学(42756)
管理学院(42473)
(36419)
(31876)
科学(30577)
(28807)
财经(28420)
中心(27628)
经济学(27416)
(25631)
研究所(25583)
经济学院(24487)
(23830)
(21662)
财经大学(20900)
北京(20613)
(20056)
(19975)
(19730)
金融(19665)
(19459)
基金
项目(90947)
科学(71413)
研究(67901)
基金(66700)
(56975)
国家(56508)
科学基金(48285)
社会(46408)
社会科(44239)
社会科学(44229)
(34672)
基金项目(33630)
教育(29646)
资助(28475)
(28035)
自然(27801)
自然科(27164)
自然科学(27160)
自然科学基金(26687)
编号(25957)
成果(22279)
(21785)
重点(20790)
国家社会(20282)
(20118)
发展(18562)
课题(18478)
(18392)
(18305)
(18265)
期刊
(96376)
经济(96376)
研究(55139)
(32486)
金融(32486)
中国(32073)
(28952)
管理(22259)
学报(20945)
(20655)
科学(19417)
经济研究(17113)
大学(16677)
学学(16002)
财经(15963)
(13951)
技术(13404)
农业(12835)
业经(11873)
问题(11829)
教育(11619)
(10174)
国际(10081)
技术经济(9660)
世界(9163)
统计(9096)
理论(7866)
(7742)
经济问题(7453)
经济管理(7197)
共检索到26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自锋  张伯伟  王君  
文章建立了一个囊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全球均衡模型,并采用ECM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和非对称的金融市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现有的资产组合的供求关系,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而美元贬值则并不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璞  王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距"有力、均衡及可持续"的目标仍相去甚远,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产出缺口依然较大,内部及外部再平衡进展缓慢。为使中期经济恢复稳健增长,结构性改革不可或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将有所不同,前者必须持续改善其需求疲软的现状,而后者则要为外部融资环境可能出现的收紧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国间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通过必要的联合行动,有效减少全球外部失衡以及内部扭曲,真正发挥提振市场信心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作用。本刊节选该专题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翻译并发表,以供国内读者参考,作者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达  赵勇  孙瑾  
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到金融危机产生再到失衡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的基础在于,美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和实体经济中高收益行业的存在。而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经济失衡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从性质上看,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居民过度消费以及外部经济失衡纠偏调整的表现形式。同时,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改变当前的国际金融格局,在缺乏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的增长必将进入一个高波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此时任何指标反映的经济复苏都缺少创新的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为逆差融资又产生巨额外债,这些造成美国的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方  
进入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强化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从而促进了金融泡沫经济的生成和发展。金融泡沫经济指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具有独立性和广泛性而形成的一种泡沫经济。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在研究上述三者关系和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经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红  何德旭  
全球经济失衡导致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巨额盈余,以外汇储备为资金来源的主权财富基金在此背景下迅速崛起。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跨境投资,给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为了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构建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监管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付争  
本文利用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在开放经济前后两国利率、资本存量、消费和对外负债的变化,研究了封闭与开放均衡时期金融市场差异在形成两国相应经济变量数量差异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对资本跨境部门间流动和经常账户变动的影响,进而探究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在提供无风险资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它的金融部门较生产部门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更强,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恰好相反。由此,金融市场差异通过对资本的配置影响消费与投资,进而使两国经常账户顺逆有别。本文还通过将39个国家2000年后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丹涛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项目"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外资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通过引入国外高效率的金融中介完成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我们已为此付出不少成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2017年,全球经济在全球化变局中迎来新转机。中国高举开放合作大旗,先后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峰会,同时积极通过世界经济论坛、G20峰会、APEC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平台,提倡合作发展、互利共赢,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进程与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在欧洲,德、法、荷等国家选举过程中所充斥的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最终败下阵来,全球化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民意与基本
关键词: 全球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连舸  
2019年,全球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货币政策不得不同步转向宽松,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成为常态。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困局。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除印度外的15个成员国完成了所有文本谈判。以亚洲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试图打破当前国际经贸合作僵局,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政策愈发"内向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