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9)
- 2023(2995)
- 2022(2496)
- 2021(2337)
- 2020(1951)
- 2019(4426)
- 2018(4301)
- 2017(8618)
- 2016(4549)
- 2015(4908)
- 2014(5017)
- 2013(5058)
- 2012(4801)
- 2011(4413)
- 2010(4642)
- 2009(4194)
- 2008(3801)
- 2007(3509)
- 2006(3158)
- 2005(2781)
- 学科
- 济(22439)
- 经济(22420)
- 管理(12417)
- 业(12162)
- 方法(9947)
- 企(9200)
- 企业(9200)
- 数学(9135)
- 数学方法(9056)
- 结构(7388)
- 中国(6524)
- 财(6180)
- 农(5871)
- 制(5119)
- 地方(5004)
- 产业(4587)
- 业经(4162)
- 农业(3984)
- 贸(3971)
- 贸易(3968)
- 人民(3958)
- 学(3837)
- 易(3805)
- 体(3798)
- 消费(3596)
- 融(3437)
- 金融(3437)
- 银(3401)
- 银行(3381)
- 体制(3353)
- 机构
- 学院(65140)
- 大学(65045)
- 济(30950)
- 经济(30467)
- 管理(24675)
- 研究(24025)
- 理学(21368)
- 理学院(21105)
- 管理学(20763)
- 管理学院(20645)
- 中国(18495)
- 财(14689)
- 科学(14000)
- 京(13584)
- 所(12159)
- 财经(11089)
- 研究所(11050)
- 农(10779)
- 中心(10462)
- 经(10106)
- 经济学(10040)
- 江(9533)
- 业大(9120)
- 经济学院(9058)
- 院(8955)
- 北京(8740)
- 范(8523)
- 农业(8465)
- 师范(8390)
- 财经大学(8297)
- 基金
- 项目(43244)
- 科学(34944)
- 基金(32586)
- 研究(30650)
- 家(28599)
- 国家(28378)
- 科学基金(24484)
- 社会(20758)
- 社会科(19787)
- 社会科学(19783)
- 基金项目(16780)
- 省(16298)
- 自然(15788)
- 自然科(15465)
- 自然科学(15461)
- 自然科学基金(15202)
- 教育(14395)
- 划(13892)
- 资助(13734)
- 编号(11787)
- 部(10215)
- 重点(9914)
- 发(9440)
- 成果(9177)
- 教育部(8860)
- 国家社会(8831)
- 创(8557)
- 课题(8424)
- 人文(8212)
- 科研(8205)
共检索到101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兴洲
2005年,我国经济呈现高位平稳增长的特征,各项经济指标总体上继续向好。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06年,针对部分生产资料行业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应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调整结构 扩大消费 经济形势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投资与净出口占GDP比重逐步增加,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降低。单纯依托投资与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不可持续,需求结构转型已成为今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2011年较高的通货膨胀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而信贷紧缩、房产调控等因素在短期内也影响到部分耐用品零售,这导致名义与实际消费增速较2010年出现明显下降。在"十二五"期间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关键词:
需求结构 消费需求 收入分配 扩大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王云平
一、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供求趋紧、投资增长过猛、一些行业低水平扩张加剧、价格快速上涨等势头,中央及时出台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整体来看,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斌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作为今后5年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并进一步明确指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我认为,当前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税收制度不完善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下面从四个方面对"扩大消费需求与税制结构调整"作一阐述:一、我国内外需结构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晓英
从1999年~2008年10年间国内需求的结构及变化趋势看,我国国内需求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甚至出现加剧。因此,调整内需结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把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大幅度增加投入规模的同时,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与有关部门协同攻关,实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圣文 郭纺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勇
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江苏正处在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全球化与高科技化背景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结构调整目标。资本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能够为江苏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江苏经济 结构调整 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克莎
本文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或新阶段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速下行使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L型增长也主要是依靠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坚持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适度扩大总需求是为了适度稳增长,使实际增长率不过多偏离潜在增长率,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完善需求管理政策的基本取向是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形势变化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依靠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消费较快增长,积极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防范结构性通缩与结构性通胀的交错影响。发挥需求侧协同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要协调好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协调好稳增长政策与防控金融风险的关系,协调好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与国际政策环境变化的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利国
⒈消费者信用交易: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消费者信用又称消费信贷,它主要是以促进耐用消费品销售的一种交易方式,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赊销”,二是“消费者支出贷款”。赊销又有分期付款和非即期付款两种方式,后者即一次性的信贷。在交易中,以前者为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阻碍当前农民增收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农产品消费需求不足,而农业结构不合理又是制约当前我国农产品消费需求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就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关键词:
调整 农业结构 农产品消费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立彬 陆晔翎 张箫箫
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论述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最终消费品进口壁垒的下降对中国品牌与中国制造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认为,由于中国制造业同时具备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劳动力成本、全球最完备产业链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市场规模三大优势,而且中国制造业规模巨大很难找到转移的承接方,机器替代人的可能性提升,使积极扩大进口不但不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中国"人均中等,总量第二"的基本国情使中国可以同时兼得在品牌培育和制造两个领域的优势。
关键词:
扩大进口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仁春
积极、合理、高效、优质地扩大利用外资,对我国实施“九五”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和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用战略眼光透视国际资本运动态势,树立“大外资”观念、机遇观念和紧迫观念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资本的争夺愈来愈烈。表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