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43)
2022(1270)
2021(1295)
2020(1274)
2019(2979)
2018(3343)
2017(7755)
2016(4110)
2015(4870)
2014(5001)
2013(5261)
2012(5091)
2011(4706)
2010(5002)
2009(5119)
2008(5035)
2007(4771)
2006(4662)
2005(4114)
2004(3596)
作者
(12467)
(10270)
(9934)
(9744)
(6329)
(4786)
(4671)
(3846)
(3710)
(3704)
(3383)
(3254)
(3210)
(3196)
(3134)
(2996)
(2978)
(2951)
(2941)
(2896)
(2715)
(2462)
(2459)
(2355)
(2348)
(2331)
(2309)
(2173)
(2041)
(1932)
学科
(18071)
经济(18052)
管理(11005)
(10590)
方法(8558)
中国(8166)
数学(8053)
数学方法(8018)
(7116)
企业(7116)
(6470)
(5545)
(5397)
银行(5395)
(5283)
(5206)
(5090)
贸易(5086)
(5024)
(5016)
税收(4804)
(4777)
(3838)
金融(3838)
(3663)
(3588)
制度(3587)
体制(3113)
农业(3044)
(3042)
机构
大学(66491)
学院(65720)
(30731)
经济(30071)
管理(24055)
研究(21606)
理学(19761)
理学院(19565)
管理学(19385)
管理学院(19256)
中国(19101)
(17767)
(14603)
财经(13463)
(12025)
(11148)
科学(10872)
北京(10067)
财经大学(9889)
(9877)
经济学(9875)
研究所(9563)
中心(9455)
经济学院(9046)
(8136)
(8070)
(7873)
师范(7831)
(7436)
(7201)
基金
项目(32092)
研究(25761)
科学(24404)
基金(22717)
(18728)
国家(18578)
社会(16078)
社会科(15227)
社会科学(15223)
科学基金(14954)
基金项目(11860)
教育(11809)
编号(11576)
(11540)
成果(10440)
(10013)
资助(9998)
自然(8150)
(8129)
自然科(7881)
自然科学(7877)
课题(7779)
自然科学基金(7718)
(7125)
(7123)
项目编号(7029)
教育部(6997)
社科(6918)
重点(6871)
人文(6759)
期刊
(37108)
经济(37108)
研究(24863)
(12485)
中国(11602)
(10133)
金融(10133)
管理(9459)
(7307)
学报(6968)
财经(6858)
科学(6780)
经济研究(6538)
业经(6430)
教育(6084)
问题(5936)
(5864)
(5806)
大学(5563)
技术(5173)
理论(5137)
学学(5089)
农业(4838)
国际(4818)
实践(4651)
(4651)
商业(4361)
(3644)
技术经济(3600)
改革(3540)
共检索到108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玲  江宇  
2006年我国医改确立了“政府主导”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医改方向的转变,源于我国改革指导思想的发展,源于对20多年来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源于应对一系列社会矛盾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对医改的争论更加广泛深入,主要的话题包括宿迁医改评价、医疗体制模式的选择以及“全民医保”的可行性等,这些争论深化了人们对医改的思考,为新方案的出台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同时,平价医院、社区医疗以及新农合等改革措施扩大试点为新一轮的医改提供了重要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颖  
劳资合作与冲突是劳资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目的便是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劳资冲突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形式。在近10年来的中国,劳资纠纷案件有所下降,员工讨薪成功率有所攀升,"民工荒"现象开始在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出现,这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劳资关系变化轨迹是否也遵循西方国家规律的问题。为此,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出劳资冲突确实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劳资争议案件的指标存在高估与低估劳资冲突的可能,以及劳资关系和谐的标志还包括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所以本文认为我国劳资关系的转折点虽有到来的迹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李星  
1999年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已经经历了三轮景气波动,目前正处于第三次景气波动的上升期。通过VAR模型对商品市场先行合成指数、一致合成指数、先行扩散指数以及一致扩散指数的预测,结合各指标的数据特征分析,可以判断2008年上半年我国商品市场仍保持快速发展,这一轮景气波动的波峰在2008年6月左右到来,并于2009年8月左右完成该轮景气周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凤乔  
生态文明是对包括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在内的传统文明的根本否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因具有相同的自然观、经济观、技术观和价值观,一直在同一轨道上演进,可视为传统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在否定传统自然观和价值观亦即传统文明的根基的基础上提出的,标志着人类文明处在转折点上。作为人类社会首个自觉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瑜  
近年来,"民工荒"和劳动力工资上涨问题引发了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激烈争论。本文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将其总结为四种观点。之所以产生这些分歧,既源于判断标准和依据的差异,也受到了不同统计数据的影响。但是,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同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以相当比例存在的这一基本矛盾与刘易斯模型的推论并不相符。本文认为,这个矛盾是由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导致的,并且刘易斯模型并未考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因此,不能直接地以经典的刘易斯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而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新现象亦不能简单地与经典刘易斯理论中的"刘易斯转折点"相对应。需要修正未考虑制度性障碍的二元经济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立敏  
截至201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正好十年,本文对1990-2009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七个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突变点分析,来检验入世的影响,结果发现:入世使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发生向更强增长趋势的突变,而国际竞争力的趋势突变为增长减缓;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在入世后发生了趋势突变,但七个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没有因入世而发生趋势突变,仅有部分子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发生了趋势突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来源,只有一部分来自于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而另一部分来源于国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要武  
本文从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出发,推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后应该发生的社会经济现象,然后从非技术劳动者的工资变化、非正规就业规模变化等角度检验了这些推论。证据显示,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我们应该调整教育结构,增加培训投入,提高职工的知识技能,以应对产业升级的需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建华  任婷  
经济周期研究中周期转折点的识别、判断和预测是经济监测预警研究中一项重要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通货膨胀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通货膨胀转折点及通货膨胀监测预警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相伟  
"刘易斯转折点"是内嵌在二元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探索中国就业领域里诸多矛盾现象的切入点。中国基本符合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条件,经济发展路径与二元经济理论大致相同,但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体制条件有着明显不同,可将中国简化为一个开放条件下加速解体的二元经济。要判断是否经过"刘易斯转折点",需要把数量标准作为基本依据、价格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中国虽然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年龄偏大,40岁以上劳动力占大多数,提高了转移难度;再加上中国特殊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农民工工资的结构性上涨即主要由绩效工资(即计件工资)上涨支撑、基本工资上涨幅度不大,进一步排斥了年龄偏大的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可转移劳动力已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本文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有限剩余"的现实,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出发,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转折点的到来时点做出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城市化政策的调整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长久以来,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将作为制度形式之一的市场化进程引入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以中国和东中西部3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市场化进程对EKC存在性和EKC转折点的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和东中部地区EKC均呈倒U型,市场化进程与环境污染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市场化进程提高,有助于EKC转折点提早出现,即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西部未呈现倒U型。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政策推进市场化进程,以便更好地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胡艺  
2017年时值中韩建交25周年,当前中韩贸易高度集中于电子、机电设备和化工产品是由中韩在这些产品全球价值链上的优势地位所决定,贸易商品结构和流向是由两国相对位置所决定,这也可解释多年的中韩贸易逆差。"萨德"入韩改变了中韩贸易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贸易视角看,韩国低估了其对中国的非对称经贸依赖关系,而高估了韩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对中国的优势。采用双重差分(DID)思路,发现在宣布部署"萨德"前,韩国对华贸易和出口表现都要优于中国整体贸易表现,而后韩国对华贸易和出口表现都差于中国整体表现。中韩贸易未来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可能会经历不同发展阶段,而"一带一路"倡议将可能成为两国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修·P.古德曼  刘兴坤  
2013年4季度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中国改革,这意味着亚洲地区经济大国的定位将发生改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试探性地启动了经济复兴战略的"第三支箭";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进程已临近年度期限,本次贸易谈判涵盖了世界总贸易规模的1/3。上述事件中任何一件一旦获得成功都将具有划时代意义;如果上述事件都取得成功,那么将会创造出接下来几十年的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发展轨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